主页

静待花开

10年前 [01-11 22:28 周六]

静待花开


学 习家庭教育一有段时日了,总想写些什么,却又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教育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从事其他工作时,总要有些相关的知识或工作经验的积累, 工作起来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而养孩子教育孩子则不同,目前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更极少有经过专业培训过的。虽然有些父母曾经接触过一些育儿宝典 或者其他什么有关怎么教育男孩女孩的书籍,但一到自己和自己孩子身上时,似乎那些方法都是白纸黑字,再无别的用处。我也跟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想尽各种办 法希望给女儿以最好的教育,希望她优秀成才,更希望她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虽然我也看过了许多相关教育孩子的书籍,但困惑还是多多,时常让自己手足无措,甚 至心力交瘁。

自学习了家庭教育后,我似乎顿悟了:

1、 自己太心急了,总希望立竿见影。教育的投资是个漫长的过程,要静心等待,不可能一蹴而就,养孩子也是如此,更教育孩子要耐心十足,来不得半点急躁。在与女 儿的相处中,我最为缺少的就是耐心。平日里,教育学生时很有耐心,即使那个学生捣蛋至极,把你气个半死,我也总会耐着性子加以管教,不厌其烦地与他谈心。 但是轮到自己的孩子时,似乎所有的耐心都早已被耗尽了,只要孩子稍稍一动或刚刚说了两句话,就总会极为不耐烦的加以制止,甚至会气急败坏的大吼,有时也会 失去理智棍棒交加。当看着哭泣的孩子时,我心里总是很懊悔,痛恨自己的不理智。但是一到那时自己总还是无法克制自己,又不由得发火。就这样,在懊恼中纠 结,在自责中痛苦。学习了家庭教育后,我明白了孩子需要“养”,就如养花一样,掌握其习性特点,并且要静等花开,不得急于求成。因此,在后来的日子里,每 当要发火时,我都会不断的提醒自己要耐心,要耐心,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思想想孩子,这样我发火的情况渐渐少了,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更融洽了。

2、 缺乏耐心,总想找终南捷径。我们总希望有那么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让我们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特别是在自己迷茫时,稍稍看了几篇有关教育孩子的书就以为找到 了“金手指”,并把它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殊不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件物品。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责任都寄托在那几本 有关教育孩子的书籍上,以为抱住了那几本书,孩子的教育就万事大吉,就可以以不变而应万变了。那样想就错了。我的孩子今年上四年级了,生性活泼好动,有主 见,有思想,吃饭穿衣都有自己的想法,特别反感父母左右她。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就要严格管教,父母说的就要孩子严格遵从,不得有半点反驳。但是我错了,如 此换来的总是母女的争吵和女儿哭泣中的不服。后来我也问了问同事,也翻了翻家庭教育的书籍,还按书上的去试了试,却大失所望。后来在家庭教育的培训班中学 习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自己有些照搬教条了,更忽略了自己孩子的个性。孩子不是电脑,你输入什么程序,他会按你的意愿呈现出来。孩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 自己的理解,因此,不同的孩子,对于相同的方法,照样会有不同的结果。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教育孩子,而不能视相关教育 书籍或培训班为“金手指”,企图逃避自己应该尽的职责。

3、 常为世俗攀比、虚荣所左右。孩子初上小学时,自己常常受“老师的孩子学习不会很差”的思想的左右,生怕孩子学习不好或考试没拿高分,身为教师的自己很没面 子。于是对孩子要求很严格,管得也很多。但是事与愿违,我自认为付出了很多却没有收到我所要的成绩。曾几何时,我沉浸在自己的虚荣中,变本加厉的要求孩 子,责骂孩子,更有甚者会因一道小题不会而大吼大叫,有时会大打出手。每每此时,我都会很后悔,明明知道自己已成为面子的“奴隶”了,但还是无法控制自 己。在自责与懊悔中,我苦苦寻找,终于在家庭教育的学习中我觅到了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找到了自己错误的根源,知道孩子的教育就如同种花一样,不 同品种的花对光、热、水分等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性喜阴,有的性喜阳,有的需碱性土,有的需酸性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因此,我们应该有一颗平常心, 不为世俗攀比所左右,坦然的看待孩子的优点,更正确的对待孩子的不足,努力为孩子提供适合她的沃土,静待花开。否则,孩子会生活在“比”的阴影中,失去自 信,不仅成绩无法提高,还会身心饱受摧残,失去快乐健康的童年。

       总之,此次家庭教育,我收益颇丰。这种收获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了解,更是思想观念的革新。身为父母,我们也应该提倡“学无止境”,多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时俱进,与孩子共同成长。



顾晓鸣[访问ta]回复2014-01-11 22:02:29@58.38.242.16

这种现象(但是事与愿违,我自认为付出了很多却没有收到我所要的成绩。)不只是在老师身上,也同样在太多的家长身上表现出现,我们还不懂,还没有认识到我们的家庭教育素养长期没有人抓,更不要去学习家庭教育了。这是十分可悲的教育现象。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42949&b_id=248586晓岩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