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幼儿园的孩子拿回了别人的东西,怎么办(周玉萍)

10年前 [01-04 15:55 周六]

事例

 

上周二,川川放学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气球。妈妈觉得纳闷,哪里来的气球呢?就问川川。川川说:“妈妈,这是我从小朋友的盒子里面拿的。我拿了两个,一个给了铭浩,一个自己留着。”妈妈看到孩子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知道怎样跟孩子说这是不好的行为。

 

分析

 

幼小的孩子,他们的“顺带”行为,与大孩子的“偷拿”行为,它们有本质上的区别。偷窃,从性质上来说固然是一种不道德的问题行为,但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偶尔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不能算是偷窃行为,也不能看作是道德品质问题。

 

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还未形成伦理道德观念,他们还不能理解真正意义上“偷”的概念,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事物,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据为己有。孩子对此的解释通常是:喜欢这个玩具,所以就带回来玩玩。

 

因此,孩子偶尔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是一时的自然冲动,父母不能将孩子的这种行为定性为通常意义上的“偷”。不能用“偷”这个字眼来描述孩子的行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也会逐渐形成,当孩子理解了什么是“偷”的时候,就不会再去“偷”了。

 

有一个小女孩,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父母每次知道后都会狠狠地打她骂她,强调这一行为有多么多么的不好。平时也总拿这件事提醒她,害怕再犯。后来,这个小女孩也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坏人了,她很厌恶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她就问她的哥哥:“人小时候是坏人,长大会不会是坏人呢?” 哥哥很肯定地告诉她:“不会!!!!!因为这个人知道那是错的时候就不会再去犯这个错了,以后也不会了……”就是“不会”这两个字,给了她好大信心。自从那一次聊天后,她再也没有偷过东西了,在以后的读书生涯里面都是一个品学优良的好学生。慢慢地童年这些事带给她的羞愧感也渐渐淡去了,她也没再偷过东西。

 

所以,面对孩子“偷拿”的行为,不应该直接给他们扣上“偷”的概念,更不应该说“拿别人的东西就不是好孩子”,这样沉重的“石头”落在孩子的心里,的确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要搬掉心中的这块“大石头”却更是不容易的。

 

其次,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孩子出现这种行为,例如,孩子的合理需求如果总是得不到满足,就容易拿别人的。相反,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不管合理不合理都会盲目满足,使孩子养成了想要就要、想拿就拿,任性自私的习性。这时候,就不只是孩子的问题了,父母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学会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那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行为,是否就意味着“听之任之”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孩子的这一行为虽然和道德品质没有关系,但,如果父母不管不问、听之任之,也会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也许真的会酿成“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后果。

 

应对策略

 

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喜欢、想要的东西是很重要的,你教会了孩子,孩子自然知道怎么去处理了,就避免了看到想要的东西就拿走的习惯。

 

1.父母要向孩子强化物品所有权的观念。

 

父母要问孩子“这个东西(玩具)是你的吗”,如果孩子回答“是我的”,这就是孩子分不清楚这个东西到底是谁的,父母要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是小朋友的,是属于小朋友的,不是你的。而且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丢了玩具的小朋友会着急的,幼儿园老师发现玩具不见了也会着急的,明天一定要把玩具还回去,并向玩具的主人道歉。父母不断向孩子强化这种物品“所有权”观念:这个东西不是我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反复几次之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得到增强,也就不会再拿别人的东西了。

 

2.教孩子如何面对喜欢并想拥有的东西。

 

告诉孩子,喜欢别人的玩具时,先要征得小朋友的同意“我可以玩一会儿吗?玩完了我就还给你。”小朋友同意了,我们才能拿来玩,玩完了就还给小朋友。如果小朋友不同意,我们就不能玩了,去玩别的玩具。或者还可以问妈妈能不能给你买一个相同的玩具。

 

建议性做法

妈妈问川川:“你很喜欢这个气球,对吗?”

川川点点头。

妈妈:“妈妈知道你喜欢所以就拿了。你拿的时候小朋友知道吗?”

“不知道。”

妈妈:“川川,你说这个气球是你的吗?”

“不是。”

“那是谁的。”

“是小朋友的。”

“这个气球是小朋友的,是属于小朋友的,不是你的,那这个气球你就不应该拿,应该还给小朋友。你没有经过小朋友的同意就拿走了他的东西,这是不对的。我们一起去向他道歉,好吗?”

川川点点头。


周玉萍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