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案例:因材施教(莳苡)

10年前 [08-18 23:58 周日]
 

有一个视频短片在网络上引起大量家长的注意,一个幼儿园大的孩子在背诵乘法口诀的时候,一背到3×5的时候就背错,妈妈惩罚她背了好几个十遍3×5,效果都不好。在成人看来,这个孩子太笨了,这么背也记不住,而且也对这个女孩哭哭啼啼的样子感觉很可爱。可是,在大家谈笑一过后,是否引起这样一个反思:对于学前孩子的学习,我们究竟怎样帮到他们?

 

先给大家讲个事例。

有一位心理学女博士,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就碰到了一件令她难堪的事,起因是她向自己实习的幼儿园园长抱怨:这个幼儿园的孩子很笨,95%以上的人数数都数不到20!结果,她被院长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告诉她明天不用来这个幼儿园上班了!

 

女博士觉得自己很冤枉!第一个星期上班,她就对幼儿园3~6岁的孩子做了一个测试,发现那些孩子中能数到20的人只有6个,而整个幼儿园有将近120个孩子呢!女博士急了,她非常敬业地熬了几个通宵,洋洋洒洒写了将近2万字的一份大报告,有理有据地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学不好数学对这些孩子将来发展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根据孩子不会数数的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末了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向园长申请,由她来完成这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递上报告,她喜滋滋地等着园长夸奖,哪里想到没过几分钟园长叫她进去了,沉着脸说:“我们看在推荐你的人是德高望重的老专家的份上,才接受你来我们幼儿园实习的,但你的报告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下个星期你不用来幼儿园上班了!”女博士心想,辛辛苦苦赶了几夜,为幼儿园的发展谏言献策,不表扬也就罢了,还要赶我走,美国佬也太欺负人了!于是据理力争,质问园长:自己哪儿做得不对了?园长不客气地回敬道:你还是儿童心理学的博士,难道你不明白数学的抽象对于低龄儿童来说是非常难以跨越的鸿沟吗?谁告诉你幼儿园的孩子数不到20就有问题?你从小学到博士,学过的数学,除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跟未来的生活沾点边以外,其他的内容除了专业人员,又有多少人会在生活中用到?会影响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吗?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独特性,如果教育者善加利用,因材施教,可以说每个孩子都能成才!相反,你做老师的教育观念有问题,仅仅因为不会数数,就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那才有可能扼杀孩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呢!

 

女博士虽然没能继续在幼儿园实习,这件事却让她获益良多。她说那个幼儿园给孩子教数字时,有很多专门的教具,形象而生动,非常直观。比如说以“1”为单位,用10厘米长的一截红色木板标注,那么“5”呢就用50厘米长的木板标注,每10厘米分别用红、黄、蓝、绿、紫5个不同颜色区分开,孩子们用代表“1”的红色木板丈量那截代表“5”的五色木板,就会发现原来“5”就是5个“1”相加。有时为了让孩子掌握数学概念,老师还会拿着苹果、辣椒、西红柿这些生活中孩子经常见到的食物到课堂上来,帮助孩子跨越理解数学概念的鸿沟。老师告诉小朋友,5个不同的水果相加,就好比5截红色的“1”相加,不管它们颜色、品种有何差异,但答案都是“5”,就像那一截长的五色木板和5截短的红色木板加起来,颜色不一样,但长度是一样的。孩子们慢慢就会发现,哦,原来“1”这个数字跟一个苹果有关系!所有数字符号都代表着某一个或多个具体事物,从对日常生活的理解转化到对抽象数字的理解,并且有的孩子还会渐渐对奇妙的数学王国产生兴趣,抽象的数学鸿沟就这么一点点跨越过去了。(事例来自《心灵导航教子有方》)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我想大家一定会为开头那个小女孩感觉到冤枉!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对儿童来说,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不是从客体本身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从自身内部构建数学关系的。”儿童是通过摆弄物体和操作实物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的。皮亚杰还指出,12岁之前的孩子认知必须要靠实物。尤其是对学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抽象思维能力差,硬性背诵记住结果,不能让孩子对数学的学习理解和接受,再加上家长的批评和惩罚会让孩子感觉痛苦和恐惧,就更不能促进孩子积极地去思考,促进他们智能和响应能力的发展。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前孩子的学习主要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数学更是如此,孩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而这些关键看我们家长是否善于为孩子提供易学、乐学的学具,并且是否能激发孩子的操作兴趣,而且还要有方法。

 

“每个父母都是从儿童成长起来的,但大多数人长大成人之后,却忘记了自己从儿童时代走过来的坎坷,忘记了跨越数学鸿沟的艰难,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少了些耐心和宽容。”就像事例中的那个幼儿园园长说的那样,“谁说幼儿园的孩子数不到20就有问题?”我相信大多数孩子都是健康而且聪明的,而有问题的却是我们这些成人吧!没有发现天才的眼睛也就罢了,没有这些先进方法去教授也就罢了,难过的是,连了解孩子的能力都没有,这是最大的问题。

 

莳苡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