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虎崽”反击

10年前 [08-12 15:17 周一]


2013年0803日13:20  

《新闻晚报》记者 孙立梅 综合报道


  在两年前风靡一时的畅销书 《虎妈战歌》的后半部分,蔡美儿坦率地提及自己在大女儿身上行之有效的严格教育,却遭到小女儿的强力反击,因此不得不重新调整家庭教育方式。这两个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女孩,成年后会走出怎样的道路,目前我们还难以断言。但另一位华裔女作家黄锦莲(KimWongKeltner)在今年5月份推出的非虚构作品《虎崽反击》,却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在虎爸虎爸的严格管教下成长起来的“虎崽”的童年伤痕和呐喊。在“虎妈”之后,“虎妈幸存者痛苦症”(TPSDTiger-ParentingSurvivorDistress)成了又一个热门词汇。

  44岁“虎崽”回顾童年伤痕

  黄锦莲现居旧金山,美国媒体称她曾取得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双学士学位,38岁之前完成过3部小说,婚姻幸福,育有一女。但在《虎崽反击》一书中,她写道:“你知道我妈妈是如何看待我的吗?她认为我很懒。 ”

  黄锦莲在书中描述了自己从小在旧金山唐人街长大的经历,其中非常多的是在父母看来是“批评”、在孩子看来却是“羞辱”的言行。黄锦莲写到父母对自己的体型一直不满,“你瞧瞧哪个中国孩子是你这样的!你胖得跟美国佬一样”;“没人拥抱我,反而嘲笑我胖已经成了一种家庭消遣”。而当她摆出一个可爱的漫画式的亲吻表情来等待晚安吻时,妈妈的回应是说她很恶心并从此以后再也不给她晚安吻。作为第三代移民,黄锦莲的童年面对的是永恒的学业压力。 “要比兄弟姐妹成绩好。要比同学成绩好。如果身边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就要比上一周成绩好。如果你已经达到了理论上的100分……那就再多做些作业来让老师给你的100分画上表示赞叹的下划线和感叹号”。

  成年后的黄锦莲说:“所有这些追求全A的努力,不断地追求好成绩,在很多情况下会让小孩开始认为家长只关心他们卷面上的分数。最后他们就会决定‘如果什么都不能使你们满意,那我干嘛还要努力? ’”

  黄锦莲更坦率地回顾了父母是如何干涉自己的婚姻大事的。她爱上比自己年长7岁的白人男生Rolf,却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认为男方一方面年龄太大,二来看上去也不像是一个成功人士。当她与男友约会时,甚至被家人骂为“婊子”。姨妈也出面做思想工作,称“如果你到三十岁还没有开上一辆奔驰车,那你就是一个失败者”。从小对父母言听计从的黄锦莲这次选择违背父母的旨意,并最终和男友走入婚姻殿堂,如今两人已结婚18年。

  在今年5月《虎崽反击》一书出版并迅速引起关注之后,黄锦莲与父母的关系也进入又一个低谷。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起母亲的反应:“我在好几个月前就跟她说我在写一本关于我童年的书,而这本书可能不那么‘好看’。但是当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她还是非常不开心。她说:‘你真是在宣扬家丑!没有一个有脑子的亚洲人会这样做! ’”

  呼吁认识“虎妈幸存者痛苦症”

  《虎崽反击》从书名到内容,很明显是受到蔡美儿《虎妈战歌》的影响,甚至有人称之为两位华裔女作家之间的“对决”。黄锦莲认为类似的对比并不存在,她只是想让读者看到在“虎妈”的传统教育方式下,孩子的情感和自尊从小被贬斥,除了追求学业上的“成功”外,所有个人的情感宣泄和自由都会受到父母的打压,导致孩子从小就缺乏自信,不敢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对于情感内敛的文化传统以及想让子女为自己争光的父母们,我想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危害有多大。 ”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虎妈战歌》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响,是因为最早选载该书内容的美国媒体,为之取了一个很有争议性的标题:为何华裔孩子更胜一筹。正是这个“更胜一筹”不仅把华裔、亚裔,更把所有关注教育问题的美国人拉进了讨论圈。而《虎崽反击》则让读者看到,“更胜一筹”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黄金莲说,通过这样一本书,“我首先想表达,高成就亚裔人的刻板印象只是一种刻板印象而已,那些看上去优秀的全优学生也有不好的一面。其次,有很多亚洲人在这种养育方式中,饱受内心的孤独与焦虑之苦。 ”

  黄锦莲将自己的早年生活描述为 “千人一面的华裔美国人”,后来的生活则是“关在落寞虎笼里的女强人”,但她一早发誓自己不会当“虎妈”。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当她发现自己身上受父母影响而显示出“虎妈”的特征时,她会立刻叫停。她回忆说,女儿在读四年级时,一些有关除法的内容,总是掌握不好。在向女儿演示了几遍后,女儿还是没有领悟,黄金莲开始失去耐心,但她马上意识到必须阻止自己即将发作的歇斯底里。“当发现自己也可能会变得与当年令人讨厌的父母相差无几,只会对孩子大吼大叫时,我想是到了必须纠正自己的时刻了。 ”

  在《虎崽反击》中,黄金莲反复强调,希望孩子热爱学习,更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 “也许有一天,我的孩子将必须学会自己写一篇论文,可能需要从我这里获得很多手把手的帮助,但我不认为即便如此这般之后,孩子仍然得了个C是件什么坏事。 ”“原本学校里的生活已经非常紧张,如果你再让一个得了C的孩子感觉到,父母因此就会不再爱他,只会对他大吼大叫,你毁掉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自尊,这对他的一生来说危害极大。 ”

  “悠闲型”父母也比“虎妈”好

  就在《虎崽反击》出版几周之后,另一位华裔女士——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教授金洙荣发表的一份追踪研究报告,在网上引发热议。这项研究通过追踪美国旧金山湾区400多个华裔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发现虎爸虎妈教育出的孩子在心理健康以及学业成绩两方面的表现,均不及在推崇温馨关爱教育方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可以说,这份报告从统计学的角度,佐证了黄锦莲在《虎崽反击》中的观点。

  金洙荣在上大学时就认识到,课堂上描绘的各种父母的特征,似乎都不适合亚裔美国父母。 “课上讲到的有专制型、专制-民主型和忽视型父母,但是我身边家庭中的父母似乎不是任何一种类型。在欧美孩子里,你可以发现他们的社交和心智成长是和学习成绩同步的,但是亚裔孩子不是这样。我认为,这一定和亚裔父母的模式有关系。 ”

  金洙荣在读博士期间,决定把研究焦点放在亚裔父母的教育方式上,并且招募了超过400家旧金山湾区的华裔家庭来参加纵向研究项目——在八个维度(四种正面,四种负面)上评价那些父母的教养方法,追踪他们在这8年中如何变化,也测量他们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最后她把家长归为4类:高负面低正面的(本质上冷淡、有距离感但又严厉、爱控制人)的称作“苛刻型”;高正面低负面的(温暖、参与性强、灵活的)称为“支援型”,低负面低正面(冷漠懒散的)称作“悠闲型”,但她当时不知道怎么来命名最后一种高负面高正面的类型。直到2011年蔡美儿《虎妈战歌》出版,她认为这种“双高型”的特征非常符合虎妈,所以就把这种命名为“虎妈型”。

  调查发现,“支援型”父母的孩子成绩最高,“苛刻型”父母的孩子成绩最低,令人吃惊的是居于当中的两种,“悠闲型”的父母孩子成绩要比“虎妈型”的好。此外,“虎妈型”和“苛刻型”父母的孩子也更容易得抑郁症,并且心理健康程度也更低。研究还表明,无论他们是哪种父母,都有一个负面维度的打分特别高,这就是 “羞辱”。金洙荣说:“即使是支持型的父母也经常羞辱孩子,因为他们是亚裔。 ”

  “虎妈”“虎崽”都在反思

  《虎崽反击》的出版,再次将蔡美儿拉回到讨论中心。蔡美儿表示:“我觉得黄锦莲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她的视角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关注。任何真正读过整本《虎妈的战歌》的读者都会明白,黄锦莲所表达的观点与我在书中阐述的结论不谋而合。在《虎妈的战歌》的最后几章中,我谈到了自己的父亲,谈到了他与他家庭的格格不入,他有多么憎恨自己的华裔母亲以及他对自己强势父母的激烈反抗。我那时就在书中讲到,这种严格的教育方式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在我父亲成年以后,他和他的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感情。没有哪位父母希望这种事情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

  黄锦莲同样也并不乐于被视作蔡美儿的对立面,她说:“我的书只是讲出了另一种教育方式,而非对《虎妈的战歌》的驳斥。坦率地讲,蔡美儿看起来聪明、幽默、才华横溢又非常漂亮,如果我们一起出去玩的话,说不定两个人都会很开心呢。 ”

  我们可以将蔡美儿和黄锦莲的成长经历做个对比。蔡美儿是第二代移民,父母均是名校毕业,她本人其实也是一位“虎崽”,在成年后选择做一位“虎妈”,她的家庭都是理工科或者商科背景,她被期待的更多的是“不要让家门蒙羞”和“给华人增光”;黄锦莲是第三代移民,父母是普通华裔,她从小在华人街长大,她被期待更多的是“超越现有的家庭背景”。

  当然,作为一个已经长大成人并逐步拥有强大内心的“虎崽”,在回顾童年阴影时,黄锦莲也公允地指出,自己并不简单地认为“虎崽”就是百分百的“受害者”,虽然大部分亚裔小孩从小遭受父母各种心理上的贬低,但“虎崽”其实也是改变这种教育方式的正能量。大家可以从小处做起,从小锻炼敢于为自己说话的勇气,从父母那里为自己争取喘息的空间,逐步改变亚裔父母们传统的严苛教育方式。

  (原标题:虎妈不知“虎崽”成年后的苦)

http://news.sina.com.cn/o/2013-08-03/132027853184.s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