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作业

11年前 [03-21 16:00 周四]
 

 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

                                      一年四班刘英鑫家长

    家长常常为孩子学习不好而担心,为孩子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而慨叹,为孩子恨铁不成钢而揪心,为孩子不听话而恼怒……于是,忍不住每天都要说说他骂骂他,希望他将来有出息。可不知怎么搞的,我们越说往往孩子却越做不好,而且人显得越来越孤僻、自卑、不言不语,与家长隔阂加深,甚至与家长对着干,家庭笼罩着一片阴影。我们愤怒,我们难过,我们焦急,感叹为什么自己有这样一个不长进的孩子。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笔者曾听说过一个故事,对我们做家长的很有启发意义。

    一个老员外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的智商都不高,老员外很发愁,怕自己的家产败在儿子的手中。老员外决定给三个儿子找一个家庭教师,让教师教三个儿子学学文化。老员外找到当地一个很有名气的老秀才,聘请他来做家庭教师。老秀才说,你请我做你儿子的家庭教师可以,但是不能破了我的规矩。老员外说你有什么规矩?老秀才说我得考考你的三个儿子,他们通过我的考试我才能收他们。老员外心里暗暗叫苦,可又不能破了老秀才的规矩,只好说:“那就照先生说的办吧。”

    考场就设在老员外家的客厅里。考官自然是老秀才,老员外坐在一边,只许听,不许出声音。第一个考生是老员外的大儿子。老秀才出的题目是:东边一颗树,让员外的大儿子对下联。员外的大儿子站在秀才跟前,急得头上冒出了汗,也想不出该对个什么下联,只是嘴里一个劲儿的念叨着“东边一颗树,东边一颗树……”在一边的老员外急得直从心里往外冒火,心说你倒是对呀,咋一个劲的念叨!就在这时,老秀才说话了:“此生记忆力不错,我说了一句他就记住我说的是什么了,可教也,这个学生我收下了。”

    老员外松了一口气。第二个考生是老员外的二儿子。 老秀才还是出的那道题:东边一棵树。老员外的二儿子进这间屋子之前,已听他哥说过老秀才出的什么题,哥哥是怎么回答的,他想他不能像哥哥那样只是一个劲地念叨“东边一颗树”,不能只是让老秀才夸他有记忆力,他得比他哥哥强,不就是“东边一颗树”吗,这还不好对?老二张口就说:“西边一颗树!”气得坐在一边的老员外恨不得上前来扇自个儿的儿子一嘴巴。就在这时,老秀才说话了:“此生把方向改得好,把东改成了西,对得好,可教也,这个学生我收了。”老员外又松了一口气。 第三个考生是老员外的三儿子。

    老秀才给老员外的三儿子出的仍是那道题:东边一颗树。老员外的三儿子想:我该怎么回答?不能像他的大哥那样嘴里一个劲儿地念叨“东边一颗树”,也不能像他的二哥那样把“东边一棵树”改成“西边一颗树”。想了半天,没想出个好的答案来,急得他大哭起来。气得老员外直跺脚,心说你哭什么,真是丢人现眼,没出息!这时候,老秀才说了:“此生有羞耻感,可教也,我收了。”老秀才收下了老员外三个儿子,并把他们都教育成有用之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家长。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做家长的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亮色。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