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被骂脑残 鹰爸的孩子成绩中下等

11年前 [01-15 08:46 周二]

鹰爸教育方式被骂脑残 孩子成绩属中下等

 

2013年01月15日07:53解放日报
 
 
鹰爸教育方式被骂脑残 孩子成绩属中下等


“鹰爸”何烈胜与儿子多多

“裸跑弟”走红一年后,也许更值得关注——

“鹰爸”真实的教育实验

 

1月2日中午12点,南京新街口地铁,一位留着“小兵张嘎”头、不足5岁的小男孩,拉住一位路人:“阿姨,买份报吧!今天新闻可不少,不能闯黄灯啦……”下午2点,又冷又饿的他,小乞丐般接过爸爸递来的半个馒头和一瓶矿泉水,狼吞虎咽。

这小男孩,便是去年因一段在零下13摄氏度的雪地中裸跑的视频而出名的“裸跑弟”多多,他的爸爸,正是“严酷”训练儿子而被网友所称的“鹰爸”。“鹰爸”说,卖报,是自己鹰式教育法中的“财商”训练。

过去一年中,和“裸跑弟”相关的新闻条条弹眼落睛:8月16日,参加青岛OP级帆船赛,成为世界年龄最小的国际帆船比赛选手;10月3日,在爸爸的陪同下,勇登日本富士山,拉出一条横幅:“钓鱼岛属中国,我要登岛去钓鱼”……

“鹰爸”不断炒作?质疑从未停止。然而,当记者走近“鹰爸”父子几天的日常生活时,“鹰爸”由衷地说:“媒体能不能不要老盯着那些奇怪好玩的,而是全面关注下我的教育探索?”

当前多多的另一身份,是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的研究对象,采用了全市独一无二的上学方式,中心主任谷力说:“多多注定要一直当个特殊的孩子。无论探索成功与否,都会给后来者启示。”

 

最近一次数学测验,多多考了61分

 

对于这个成绩,“鹰爸”说自己很满意,特意带多多去了一趟肯德基,尽管他实在搞不懂“肯德基对孩子怎么如此有魔力”,尽管认为“小孩不能吃垃圾食品”,还是让多多吃了土豆泥,“只因为孩子喜欢”。

鹰爸名叫何烈胜,是一位拥有十几亿元规模生意的企业经营者,曾当过10年教师。说话时,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口气却十分坚定。

去年2月,在一片质疑声中,鹰爸让只有4岁的多多成了小学一年级旁听生。今年9月,在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的专家等建议下,对多多采用了全市独一无二的 “教育方式”——上午上小学二年级,下午上幼儿园大班。

谷力解释,这是为了避免出现中科大少年班曾经遇到的问题:一群只有十三四岁的高智商少年上了大学,但情商并没有得到很好发展,导致进入社会后出现了问题。希望多多获取一种平衡方式,既可以让智力发展水平较好的他早些学习文化课,又可以在和同龄伙伴的交往中更快乐地成长。

研训中心曾用8岁孩子的智力量表对4岁多的多多做过测试,在最高成绩135分的情况下,多多得了128分。这意味着,多多的确智力超群。

在那张得61分的考卷中,有这样一题:一堆箱子的总体积是30立方米,每个箱子是6立方米,请问有几个箱子?

多多在题目下方写:6×5=30,换来一个大大的叉号。

他认真地抄上正确答案:30÷6=5。

问他懂了吗?他挠挠腮,笑嘻嘻:“之前就知道,写错了。”

鹰爸说,如果考试时老师用口语将题目解释一遍,他的正确率就会高很多,能超过90分。只是到了二年级,老师就不再采用这种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考试方式了。

数学老师发现,多多的口算能力在班上都是领先的,就是考试时在一些题目的理解上,会有些问题。即便这样,她还是给多多爸爸打了电话:“孩子进步了,不容易,要表扬他一下!”

多多现在班上成绩属于中下等,1米14的个子,在一群普遍1米3—1米4的8岁孩子中,只到别人肩膀。

排队时,他铁定站在最后,小小的个子,始终一张笑脸。


什么是鹰式教育

 

“鹰爸”解释,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老鹰会狠心把它赶下山崖。当幼鹰往谷底下坠时,会拼命拍打翅膀阻止自己继续下坠,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飞翔本领。要说鹰式教育的极端,则体现在对“断崖”环境的塑造和选择,更体现在家长内心的忍耐和对孩子所谓痛苦的承受。但遵从孩子内心诉求,从不采取暴力。

“这仅是核心。鹰式教育包含了健商、智商、情商、财商、德商、逆商、胆商的‘七商’训练,内容丰富。比如德商,又有孝顺、爱心、尊重、正直和宽容训练。”

“鹰爸”最看不惯的,是总把孩子抱在手里的“熊爸”,“如果我的教育方式传播出去,让10%的家长对孩子严格一点,10%的家长溺爱少一点,能影响到20%的人,‘抛砖引玉’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多次参与抗震救灾和其他慈善事业,捐款超过千万元。但现在觉得,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更有意义的“教育慈善”。

然而,网上的质疑甚至辱骂声,远超过了对他的支持赞赏声。

有网友直接在微博上骂他“脑残”,鹰爸也不删帖。他说,我的尝试本来就有争议。争议越大,对现有教育理念的影响冲击越大。很多批评出发点是好的,大家关心我儿子,我要感谢。这些批评也像一面镜子,让我反思自己的方式不成熟的地方。

对质疑最多的“狠心”,鹰爸反问:“哪个父亲不心疼儿子?更何况我41岁得子,孩子是一出生就被判为可能‘脑瘫’的早产儿?正因为此,我必须锻炼他的身体、磨练他的意志、培育他的心智。我的狠,在于让他穿上溜冰鞋、让他登上帆船那一刻的松手,为他创造鹰式教育环境。”

现在回想那段网上走红的雪地跑步视频,他说是偶然中的必然。“多多从保育箱中抱出来第10天,我就坚持让孩子游泳,水温控制在25摄氏度。多多两岁时,就跟着我爬紫金山,累了就歇一歇,自己坚持爬到山顶。我每天还陪他进行其他训练,诸如3公里快走慢跑,练习滑轮车、自行车、武术……估计不少上网都要红。”

5岁的多多,体质已很好,长这么大,没再进过医院。

学这么多吃得消?“鹰爸”说,孩子4岁前,兴趣没真正形成,多种尝试是为了综合训练孩子的大脑和身体。能坚持,说明他有兴趣能适应。

“鹰爸”希望,儿子以后成为这样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和财富自由。多多是个活泼的男孩

他见人不怕生,会很有礼貌地打招呼,然后拉着你玩。

第一次去他家里采访,他踩着小凳去拿饼干。然后,逐一分给大家,最后才给自己。

他想看动画片,让记者抱着他摁电视顶端的开关,然后指指身边一张椅子:“阿姨,你坐这儿吧。我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回答你的问题。”

“你最喜欢做什么?”“玩。”

“你喜欢上小学还是幼儿园?”“幼儿园。”

“爸爸让你在雪地上跑步,你冷不冷?”“阿姨你说冷不冷?”

“你知道去爬富士山是为了什么吗?”“锻炼身体!我以前就爬紫金山的。你可以去看网上那段视频。”

“你元旦去卖报感觉怎么样?”“累死了。你要买份报吗?一块钱一份。”

再问就不回答了,全神贯注地进入了动画片世界。

看完后,他就在屋里跑个不停,因为学了“跆拳道”,还拉着人要“比武”。

第二次见他,是学校组织的游泳比赛现场。

换泳衣时,小小的他最后一个才出来,显得安静了许多,原来一件泳衣怎么也找不到了,只得勉强套上一条大点的。

比赛项目是25米自由泳,手扶气垫,双腿打水。也许情绪受到影响,第一回,多多落在了后面。只见他抿着嘴,眼含泪花,问教练“还要游几圈”,第二回,就游在了中间。

之后,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多多居然主动提出还要游。就见空旷的泳道上,一个孤单小身影,足足游了4个来回。

班主任吴老师说,多多在5岁同龄孩子中是超群的,自理能力很强,注意力集中,能基本跟上8岁孩子的文化课进度不容易,和班上同学相处也不错,一些懂事的女孩还会照顾他,就是小手写字速度慢,作业考试会比较吃亏。

临走时,多多用力抱住吴老师,亲昵地靠了靠。


“鹰爸”这一年挺纠结

 

说起网上流传的那篇 《开学一月摧毁六年教育观》,“鹰爸”叹了口气:“我太赞同了。”

在“鹰爸”的观念里,学习成绩不名列前茅,一点关系也没有,哪怕只有六七十分,但孩子的综合素质高更重要,“我不是培养应试的精英”。

然而他发现,尽管和其他学校相比,这所国际学校已相当重视综合素质教育,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们还是不得不应付各种考试卷。

更让他困惑的是标准答案。“有道很复杂的数学题,多多用珠心算很快就算出了答案,可因为他没有列算式,一分没得到。”

“有的题目列方程很容易算出来,孩子很快能学会,但考试要求一定要用规定的方法,有这个必要吗?”

“有些知识要反复学好多遍,浪费时间。孩子有这个时间,不如进行‘七商’训练。”

“有时候我真怕,这种方式对多多这样的孩子杀伤力更强,禁锢他的思维。”

另一方面,他又有些理解:“毕竟学校是大众化教育,要兼顾大家。当前中国最公平的依然是考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他说:“有朋友向我建议,能不能组织一个针对孩子的教育培训机构?可惜我没有时间。”

“鹰爸”现在的想法,依然是让多多继续上学,哪怕成绩勉强跟上,也是知识熏陶和体验,而幼儿园里的玩耍,是为了与同龄伙伴的心灵沟通。

按专家建议的模式,以后的多多会继续小学高年级和低年级同时学,然后初中和小学高年级同时学……

“我强烈呼吁,国家应更加重视智力超前孩子的精英教育。我没说让多多10岁上清华,但觉得按照我的教育方式,小学课程一年能学完,初中高中三四年能学完。”

多多幼儿园的孟老师,则对这样一件事印象深刻:“有天上午,幼儿园安排孩子去郊外采摘棉花,偏偏多多的小学上午有场考试。最终,家里人选择送多多来参加野外活动,放弃了那次考试。”

孟老师记得,那天的多多,充满好奇,特别开心……

 

采访当天,“鹰爸”与妻子又吵了一架

 

“鹰爸”的另一个烦恼,来自妻子和家人与他教育观念的冲突。

“我和妻子吵架99%是为了孩子,观念几乎天壤之别,到了差点要离婚的地步!”

为了增强多多的体质,“鹰爸”在家严格规定:孩子的冬天衣服不超过3件。而妻子怕孩子冷,给他穿了保暖内衣、棉衬衫、毛衣,外加一件棉袄。采访那天晚上,“鹰爸”带多多一进饭店,发现他已满头大汗。

“鹰爸”说,妻子在女性中算得上十分温柔,娇惯孩子,让自己的理念无法完全施展。“连我让孩子使用筷子,锻炼他的手指和大脑,也被家里人常给他勺子而破坏。难道,用个筷子也会伤害他吗?”

然而,“鹰妈”也委屈。“他的教育理念不错,就是对孩子要求太超前、太严格了!”她说着摇起头。

她说,雪地跑步那次,自己就在边上却没法阻止,因为挡15秒,他爸就会让孩子在雪地里多站15秒,孩子更遭罪!不如喊着“多多加油”让他跑完算了。

提到多多训练帆船,也让“鹰妈”心疼得要命。原本,学校每周一次帆船训练课。但多多太小,教练开始不让他独自驾船。“鹰爸”倔劲上来了,说你给他条船自己驾,我在边上看着负责,第一次开了半小时,第二次就加到一小时。这不算,“鹰爸”还给多多加了一对一小课,暑假别人都休息的时候,让他每天头顶烈日训练一个多小时。

尽管防晒霜已涂得像京剧脸谱,多多还是不可避免被晒伤了,他的皮肤出现了红疹。用多多的话说:“我从喜羊羊变成了灰太狼,又变成了黑猫警长!”但在医院确定无碍后,“鹰爸”继续横下一条心:“练!”

此间,“鹰妈”多次和“鹰爸”吵架,没少为孩子流泪,但没有任何效果。8月,多多参加青岛OP级帆船赛拿了奖,之后,秋冬天坚持训练,一课不落。

帆船教练夏冰雨说,“鹰爸”是所见过的做事最持之以恒的家长。

对妻子和自己的分歧,“鹰爸”说,好比一个球,我在前面打气,她在后面泄气,球的形状没那么好了,但好歹也算是个球吧。

记者观察,多多的确在妈妈面前“不那么听话”。那天,妈妈正在开车,他坐后面玩手机,妈妈数着“一二三把手机给我”,他就是不放,妈妈无奈重新数起。

“多多,你恨爸爸吗?”“恨过”

随后,小家伙立刻对记者“警觉”起来:“你会忘记这话吧。”

“鹰爸”听说后,笑笑:“小孩的爱和恨其实很模糊。”他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六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年被寄养在亲戚家,亲戚对他的严格训练超乎想象:每天雷打不动地早上6点晨跑、练珠算、写大字、画画。“当时觉得好累,对亲戚恨得要命。可我成年以后,最感激这位亲戚。晨跑锻炼体质,珠算训练大脑,写大字训练注意力。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那段经历让我受益无穷!”

“鹰爸”为多多制定的未来规划,是当一名企业家。

这一点,似乎得到了孩子的认同。问起“长大后想做什么”,多多说:“当企业家,赚很多钱,还能帮别人。”

“鹰爸”已为此做了很多准备。比如这次街头卖报。他拿出一本记账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每份报纸,价格1元,成本0.7元,利润0.3元,一共100份,利润30元。

“我不仅把账目写给多多看,还详细分析情况:同样在小区门口,下午比上午卖得好;同一时间,地铁口比小区卖得好;多多嘴甜一点比不说话卖得好,以此告诉他做生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那天的另一个收获,是多多饿到两点才吃,让有时不好好吃饭的他知道“吃饭不容易”。

孩子对这些训练似懂非懂,只知皮毛,“鹰爸”不以为意:“知识需要传承,我现在教给他10句话,他能听懂一句,我就很满意了。广种薄收,潜移默化。”

爬富士山那次,虽然多多到现在也说不出所谓“保钓”的含义,但他的意志力却让同去的23岁表姐大为惊讶:“15小时山路,海拔3000多米,我累得不想上去,多多居然边爬边为我鼓劲!”

“鹰爸”想好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多多10岁之前,会严格按照我的规划行进,家长是教练;10岁到16岁,我作为参谋长,允许多多独立思想介入;16岁以后多多将以他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我只是顾问;20岁以后,我成为观众,为他喝彩,为他疗伤。

随后,他有点痛心地提高了声调:“可惜很多家长搞反了。小时候放任不管,长大发现出问题了,再对孩子指手画脚!”

 

“鹰爸”教育,可以复制吗

 

谷力说:“鹰爸为孩子花了那么多精力,十分执着,难能可贵。方法值得借鉴,但不适合每个孩子。”

根据谷力观察,多多是位机灵、话不多、动手能力强、擅长体育、注意力持久的孩子。在同龄孩子中,综合能力较高。目前特殊的教育方式,需在家长、学校和专家等各方有效配合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切忌“以考分论英雄”。

专家给“鹰爸”的建议是,争取发展孩子的独立兴趣。对孩子严格教育有助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但要避免孩子服从中埋下仇恨的种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比如当他完成任务后,抱抱他、亲亲他。”

在家里,“鹰爸”让多多读一段课文,一直笑眯眯地看着他,之后爱抚地摸摸他的头。房间的墙壁上,一张拿破仑骑马的画,同样惹眼。

“鹰爸”说,自己也在摸索,战术上也许有失误,但战略正确。希望更多人有选择地参考,因为未来社会需要有毅力、能担当的人。他一位朋友受到启发,从以前天天汽车接送4岁孩子上幼儿园,到每天陪孩子走一小时,开始孩子不适应,现在孩子体质明显增强。

也有位邻居,想让孩子像多多一样,学习各种技能,可坚持几个月就不行了。“孩子坚持不了,90%以上是父母意志不坚定,心软。”“鹰爸”固执地认为,每位孩子都可以训练出来,“我儿子生下来被判可能脑瘫,哪有什么天赋?为什么帆船教练说他方向感好?因为我从小就对他进行前庭训练,在他荡秋千时用动感卡片给他识字,溜冰保持小脑平衡。为什么你觉得他有礼貌?因为他上幼儿园时,我就让他学会分享,常带吃的给别的小朋友,每天20分钟情商训练……”

多多所在小学的外籍校长保罗认为:“每位父亲都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哪种方法最好?适合自己孩子的最好。鹰爸没有触犯法律,通过挑战孩子体能极限的方式锻炼孩子的身体和意志,孩子也能坚持下来,就无可厚非。目前看来,多多性格也很阳光。”

保罗说,在欧洲,对孩子进行极寒训练、帆船运动,都很平常,但方法一定要讲究科学。可在中国,为什么很多父母那么舍不得孩子?也许,适度向“鹰爸”靠一靠,并非坏事。

不过,他更希望包括“鹰爸”在内的家长都思考两个问题:“你的孩子开心吗?他是不是真正学会了做自己?”(记者 周楠)

 

             录入       陈应俊

 

                     http://edu.qq.com/a/20130115/000047.htm

 

附:让4岁儿子每天跑3000米 鹰爸:做法不极端

 

2012年11月12日09:10新华网
 



 
 
让4岁儿子每天跑3000米 武汉鹰爸:做法不极端


武汉“鹰爸”王劭彦和他的孩子王鼎森。《武汉晨报》供图
 

今年春节期间,南京4岁男孩何宜德在美国暴雪天气中裸跑迎接新年的视频爆红网络,“鹰爸”何烈胜的极限教育方式引来广泛议论。

近日,在武汉常青花园第三社区组织的徒步比赛中,4岁男童王鼎森一口气走完18公里,将不少大人甩在后面,陪同的妈妈也自叹不如。当地媒体采访后得知,小男孩在爸爸的特训下,每天跑步3000米,日复一日从不耽搁,并且经常洗冷水澡,18公里的徒步其实只是开始。“鹰式教育”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前天,本报对话武汉“鹰爸”王劭彦。他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不极端也并不特别,只是相对一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而言,显得比较严苛。他只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平凡快乐的人,懂得生命的意义。

 

谈理念

教育书籍启发很大

 

京华时报:为什么要这样训练孩子?

王劭彦:孩子刚出生时,我们也很迷茫。我的同龄人对教育孩子的观念比较传统,但传统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教育孩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对我现在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启迪。

京华时报:都包括哪些书籍?

王劭彦: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它把我的思想观念彻底改变,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还有《哈佛女孩刘亦婷》和攸武的《儿童的高级教育》。

京华时报:书中哪些理念影响你?

王劭彦: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不过大人的教育方式和引导方式不同,有的孩子变成了凡夫俗子,有的孩子变成了天才。教育孩子要越早越好,包括孩子的身体、智力发展,怎么样去开发孩子的智力,卡尔的书说得非常详细。我认为能够做到书上的50%,我的孩子就非常了不起。

京华时报:您对孩子的教育有详细计划吗?

王劭彦:有的,洗冷水澡、跑步、骑自行车,包括开发智力都有计划。当然,跟孩子相处时,会感觉到孩子的世界跟大人是相反的,并不是大人所有的想法都能如愿实施到他的身上。所以,只有把理念渗透到行为里,再把行为实施到孩子身上,根据与孩子相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来应变,这样更实用一些。

 

谈生活

洗冷水澡不是蛮干

 

京华时报:什么时间开始训练孩子洗冷水澡?

王劭彦:2009年4月,孩子1岁零3个月的时候。

京华时报:为什么是这个时间?

王劭彦:孩子年龄太小时,机体没能达到一定的承受能力之前不敢实施。1岁以前,孩子经常感冒发烧,但发烧前3天我们不去医院,而是通过物理降温,充分调动孩子的身体抵抗力。另外,给孩子穿衣服比较少。经过准备,孩子到1岁零3个月时,我觉得他的抵抗力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尝试洗冷水澡。

京华时报:第一次洗了多长时间?

王劭彦:10分钟左右。一开始不完全是冷水,而是用对小孩来说水温较低的温水,大概33到36度。从高温到低温,经过几天过渡到冷水。冷水澡并不是冰水澡,也不是直接用自来水,那太极端。

京华时报:一开始小孩会哭吗?你怎么办?

王劭彦:当然,家长跟孩子相处的方式很重要。如果大人觉得这是一件很紧张的事情,并把紧张情绪带给他,他一定会感到非常害怕。我会告诉他,你跟别的小孩子不一样,你很棒,你的身体也比一般小孩好,这样积累起他的自信心。虽然第一次他觉得受不了,但他坚持下来了。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也就好办了。

京华时报:你当时心里不难受吗?

王劭彦:非常难受。但难受归难受,我知道这是科学的,不是蛮干。在西方包括在日本洗冷水澡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只是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里面难接受。

 

谈运动

跑步是锻炼意志力

 

京华时报:为什么让孩子练长跑?

王劭彦:孩子肢体比较灵活,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比较好,就想带他运动,尝试让他冒险。1岁3个月时,我曾鼓励他自己走上防洪堤坝再走回来,没有人扶他。他成功了,自己也很高兴。我觉得他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了,就经常带他出去玩,带他跑步。

京华时报:一开始就要求跑3000米?

王劭彦:当然不是,是循序渐进的。

京华时报:孩子坚持不下来怎么办?

王劭彦:会鼓励他,有时也会给一定压力。刚开始坚持不下来,就让他中间快走休息,现在基本不用。

京华时报:两年多下来,孩子与同龄人有何不同?

王劭彦:身体上的反应比较明显,不怎么生病,意志力也比较坚强,在幼儿园从未请过病假。

京华时报:除了身体,在智育方面如何教育孩子?

王劭彦:每周会请个大学生给他上生物课,因为生物是自然科学,直接讲授大学或高中的课程。不是让他掌握课程内容,而是为将来做铺垫,我想让他从生物过渡到物理、化学,再过渡到奥数。我不给孩子报英语培训班,但英语我从未放松过,每天坚持给他播放《走遍美国》半小时到1个小时,你玩你的,我放我的,让他在玩中学。这是我从《儿童的高级教育》中获得的启发。

 

谈质疑

我的方法不极端

 

京华时报:媒体对您的教育方式报道后,网络上褒贬不一。网上的评论会对您有影响吗?

王劭彦:不会。我愿意同所有的家长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即使把我当成反面教材也没问题,有争论才会有进步。

京华时报:有网友质疑训练孩子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对此如何回应?

王劭彦:这种质疑很正常。让孩子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会是什么结果?孩子肯定会做有利于他的事情。孩子是没有辨别能力的,大人应该把他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京华时报:让孩子过早地进行这样的体育训练,是否咨询过相关专家?

王劭彦:没有,但我事先查阅了很多资料。跑步这件事完全不用担心,看孩子的适应能力,绝不勉强。洗冷水澡也一样,我不走极端,达到健身效果即可。

京华时报:有人觉得您对孩子的教育太残酷。

王劭彦:我对孩子的锻炼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对他意志力的磨练,谈不上残酷。残酷是逼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我没有。只是我的方法可能很少有人用,相对来说显得严格。

京华时报:网上把您与南京“鹰爸”相比,您对武汉“鹰爸”的称谓怎么看?

王劭彦:我的做法是比较鹰派,对孩子确实比较严苛一点。我认为,真正的“鹰爸”应该是孩子教育很成功的人,我担当不起,我就是个普通的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改进。

京华时报: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劭彦:成为一个平凡快乐的人。这里的快乐是广义的,就是让他知道生命的意义,善待自己,善待家人,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他能够做到这个,我想他以后一定会有成就。

 

-专家说法

适度锻炼有助健康

 

北京体育大学(招生办)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曹建民教授认为,4岁孩子尚处于幼儿阶段,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按正常生长发育,并不提倡进行过度的体育锻炼。孩子在3至4岁期间,可以进行一些柔韧性训练和适当的体能训练,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过高强度则可能会对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曹建民表示,孩子不像成人有自我掌控能力,“孩子一兴奋,大人一鼓掌,可能会掩盖很多疲劳感,从而导致过度训练、过度疲劳的现象。”

 

教育动机应该纯粹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说,在“鹰爸”的教育中,家长应该对自己的童年有很好的认识和剖析,才能真正觉察到教育孩子的行为和动机,到底是纯粹的还是对自己过去的补偿。“如果是补偿性的,家长不会过多地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不是有利的。如果出发点是纯粹地培养孩子,那么有些开创性的教育方式值得一试。”

 

             http://edu.qq.com/a/20121112/000087.htm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