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让热爱成为兴趣和学习的主动力(转)

11年前 [11-23 17:02 周五]
     如今孩子们生活在应试教育时代,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在围绕孩子读书、上学、考试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素质教育已经产生畸形,本是为提高孩子综合素质和修养的教育内容,但现在却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很多父母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去学这些东西,都要一窝蜂状给孩子选报,结果呢?在幼儿、小学阶段还在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到了初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压力,孩子们大都放弃了。

       再回头看看,孩子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得到了什么?素质提高了吗?修养提高了吗?但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颗颗不怎么快乐的童心,失去自由玩耍的童年时代,还有好习惯养成、道德品质的培养期的错失。前面分析的观念误区中,我想父母定会非常清楚,孩子没有兴趣,不管干什么,包括学习,绝对不可能产生动力。

       ■ 走出误区看问题:

       ● 误区1——不陪孩子,他就不认真学习。陪是什么意思呢?是帮助和辅导之意,但是很多父母给曲解了,把陪当成了监督孩子。监督是什么意思?那是对孩子不放心,不信任的意思。如果父母缺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和信心,对孩子来说,肯定自己不会摸索出规律的,因为小孩子自控能力有限。所以,请父母要认真思考一下,如果你总长期陪孩子写作业,你的“勤奋”会带给孩子什么呢?我想答案很简单,孩子依赖性无法减轻,父母越来越疲惫。

       ● 误区2——看别的父母都在给孩子报班,我也不能旁观。这种一窝蜂式的给孩子争先恐后报兴趣班,到底是孩子感兴趣呢?还是父母感兴趣呢?这里父母要清楚,孩子尽管暂时性对某种特长学习感兴趣,可能源于孩子有好奇心,好玩儿。但当孩子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你会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好玩儿心理逐渐消失了,当孩子感觉到这种学习很枯燥时,便不想再坚持去学习了。所以,父母要认真把关,尽可能帮助孩子渡过假性兴趣阶段,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孩子真正爱上所学的兴趣。

       ● 误区3——不补课,孩子就落后了。很多父母特别乐于拿补课说事,总认为孩子学习时间越长,做题越多,孩子的成绩就会越好。事实并不见得如此,在一些成绩出色的学生中,并没有每天搞题海战术,好成绩来源于浓厚的学习兴趣,来源于灵活的学习方法,来源于孩子强烈的上进心,还来源于孩子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有激活了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让孩子自主管理学习,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 误区4——多学点特长,将来用得上。看似很合理的观点,实际上如果父母去跟踪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很多幼儿和小学阶段还在学特长的孩子们,到了初中后还有多少坚持在学的。另类,艺术类院校招生的条件你清楚吗?孩子有没有某方面的艺术天赋呢?如果你一厢情愿为孩子将来做设计,不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个人喜好去培养的话,可能你会浪费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学习时间,浪费你的血汗钱。

       ■ 换位思考看问题:

       ● 站位一:出于工作的需要,领导经常让你去客户吃饭。而你又特别反感应酬,更不愿意喝酒。每次领导安排任务后,你都心里特别反感,但是为了工作还得勉为其难。长此以往,你会形成什么样的心理?

       ● 换位思考:孩子一放学回家,你第一件事,就告诉孩子:“马上去写作业,写完好吃饭。”再看孩子,本来想和你说说今天在学校发生的感兴趣的事,让你的安排给阻断了。孩子马上失去了兴奋劲,很不情愿地去写作业了,但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却是磨磨蹭蹭。当你看到孩子这样的学习态度,你反思过自己的问题吗?

       ● 站位二:你平时在单位是业务骨干,尽管效率很高,但是领导不断给你安排任务。当你发现一个部门只每天忙你自己,其他人都无所事事时,你做何感想?是感觉领导重视你呢?还是你自己像老黄牛一样,只低头拉犁,不抬头看天呢?

        ● 换位思考:每到周末,你的孩子像赶场一样,这个兴趣班学习完了,又接着去赶另外一个兴趣班的学习。结果周末非旦没有让孩子得到身心的放松和休息,相反却让孩子疲惫不堪。你是否想过孩子的心里感受?你是否关注过孩子的快乐感?

       ● 站位三:有一位父母,文字能力相当不错。在单位领导把很多写材料工作交给他,与此同时,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不断找来请他帮助写一些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无休的材料写作,让他感觉身心疲惫。但是又不能不写,因为不写会得罪人,尽管工作很枯燥,还得咬着牙坚持。

       ● 换位思考:上面这位父母,在家里最爱干一件事,就是每天盯着孩子学习写作业。孩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后,还要再给孩子买来一些习题试卷,做完一套还不行,还要再加上二套,三套。再看看孩子,每天次都是硬着头皮,在父母的严厉关注下去写完。每天这个孩子都要写作业写到十一、二点钟。请父母想一想,孩子这样无休止地做习题,他能快乐吗?

       ● 站位四:有一位父母,望女成凤心切。看到同事的孩子都在学钢琴,便和爱人商量,也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主意打定后,问题又来了,夫妻两人收入都不高,孩子学钢琴学费很贵,还要买来钢琴。思前想后,东凑西借,终于给女儿报了班。没学多久,问题来了,孩子不愿意学钢琴,父母每天打着骂着,直把孩子逼的哭哭啼啼,到头来孩子也没有坚持多久,终于放弃了。

       ● 换位思考:如果孩子对钢琴特别感兴趣,父母花再多的辛苦,借再多的钱去培养孩子学习,倒也可以理解。但是当父母看到孩子对钢琴不感兴趣时还要强迫孩子学习时,父母是否认真思考过,你这样做既让自己背负经济上的负担和压力,同时还要让孩子每天不开心,是何必呢?是在和谁较劲呢?

       通过上面误区分析和换位思考,我想父母你定会清醒地看到,无论是学习还是课外兴趣的选报,都要紧紧围绕孩子的兴趣进行。如果父母不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肯定让孩子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相反和孩子一谈到学习,就会让孩子产生心理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当孩子兴趣丧失后,父母的强迫便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所以,请父母在平时要少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从学习的过程入手,去引导孩子建立学习目标,让孩子清楚是在为自己学,并不是给老师学,也不是给父母学习。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孩子把学习变为自觉行为。让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后灵活去学习,这样才能不断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从而激发孩子的上进心,逐渐让孩子进入独立管理学习的状






http://www.hjzcn.com/Primary/fmjy/20121024/8720_2.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