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值得做父母的人深思的一句话

11年前 [09-17 22:59 周一]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手机报》副刊,有“IN语”一栏,收集编发一些当下流行的语句。这些语句或幽默风趣,或隽永俏皮,大都简明生动,很多值得一读。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晚间看了一会儿电视,从中央电视台到本地电视台,都在播出与儿童欢庆节日有关的内容。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以丰富多彩的方式欢度自己的节日,不免也很开心。

手机里存的《手机报》,把彩信收件箱占满了,需要删除一些。我就逐个地打开看,以便把有用的内容保存下来。我边看电视,边清理手机报,在5月22日的“IN语”看到了一句话,与儿童有关,而我当时好像没有很在意。

今天不同啊,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所以一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应该把它记下来。尽管这句话有些刺耳,却是真的值得做父母的人深思。

这句话是“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

我猜测有不少做父母的人,难以接受这句话。不过稍作细想,就会觉得确实很有道理。

正如我国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开篇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孩子自呱呱坠地,到慢慢长大,一直到成人,受到的教育固然很多,但是接触最直接、感受最深刻、影响最深远、效果最明显的,恐怕非父母的言传身教莫属。

对于孩子,人们挂在嘴边儿上的两个词,一个是管教,一个是家教。管教,突出一个管字;家教,突出一个家字。而我们做父母的,往往就是在所谓的管教过程中,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养成了孩子的一些习惯。这些习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不好的就成了毛病,而且难以克服,因为“习惯成自然”。

最常见的,比如,孩子正在玩耍的兴头儿上,呵斥他去做作业;孩子正在做作业的时候,喊他去帮忙做事,像买酱油醋、捡拾饭桌等。这些做法,会使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久而久之养成心不在焉,精神不能专注的毛病。

再如,孩子做错了事,无论后果严重与否,只要他一说出来,首先就是一顿训斥,说他不该。有的甚至一味强调事情的结果,对孩子拷问不休乃至于责罚、打骂,而忽略孩子的心态和感受。如此一来,孩子上回当就学回乖,再有错失就不会跟父母讲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孩子本想瞒过的事,很可能马上就被父母知道了,那就更糟啦。这还了得,干了错事,竟敢瞒着,当然没他的好果子吃喽。实际上,起初怪不得孩子。孩子犯了错,能向父母报告,父母就应当注意处理方式,问清情由,就事论事,需要父母出面解决就出面解决,把事情处理妥当,教孩子记取教训就可以了。一听说孩子有过失,就训斥、责骂,难免会逼着孩子学着隐瞒或者撒谎。

还有的人,平时对自己的父母声严厉色的,对旁人口是心非的,却指望自己的孩子孝顺自己、对人忠厚,那有多少把握可以如愿呢?

孩子自幼耳濡目染的,是父母的言行举止,很多方面是在父母身上学来的。孩子自出娘胎来到娘怀,就开始接受父母的培养和教育,从说话到走路,从待人到接物,无不为父母所左右。

父母身为孩子的第一老师,一直可以当到孩子的最老师,不夸张地说终身都是孩子的老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一颦一笑,都是孩子的模范。在我们指摘孩子的毛病时,的确应该反思一番,那些毛病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孩子身上有没有父母的影子。

“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

这句话,真的值得做父母的深思。想想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成人的同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免得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了,却辛辛苦苦地让孩子养起了一些本可避免的毛病。


云舞天外写于http://hi.baidu.com/ywtwhpz/item/88988708b6790d68d45a11c5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