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菜单指导:让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

16年前 [04-03 13:35 周四]
   在成年人看来,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事实上,孩子也有自己的忧愁和痛苦,自卑就是其中一种。对于孩子的自卑,一些家长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或者是无法理解,从而不能尽早发现,及时补救,致使自卑心理伴随孩子从童年步入成年,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一、孩子自卑的表现形式
      自卑的幼儿通常会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甚至是样样不如别人,常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以及周围的人,而且对周围人的言行、态度反应格外敏感。但由于个性不同,自卑程度不同,幼儿自卑的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
1.消极的退缩行为
     由于有自卑感的孩子常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因而在学习或社会交往活动中会表现出一定的退缩。
(1)不敢尝试新事物:在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过程中,谨慎保守、退缩不前、不敢尝试。
(2)向困难挫折低头:在做事过程中,只要遇到困难挫折,就轻易放弃,无法坚持,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费力气。
(3)不敢参与竞争:虽然十分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但由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通常还未交锋就断定自己会失败,因而不敢参与任何竞争或竞赛。
(4)较少与同伴交往:在集体生活中,从来不愿抛头露面。很少主动与同伴交往,一般没有朋友,或者过分依赖于某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同伴。
2.不恰当的过激行为
     一般有自卑感的幼儿都非常在意他人的态度和评价,有时为了维护强烈的自尊感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
(1)经常疑神疑鬼: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因而常怀疑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对他人言行态度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更是反应过激。
(2)过分追求表扬:由于自我评价较低,因而特别希望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所以往往会比一般幼儿更渴望家长和教师的表扬。
(3)言语或身体攻击他人:由于过分害怕他人歧视或欺负自己,有时会错误解读同伴的话语或行为,从而做出过激反应,用言语或身体攻击回击同伴,保护自己。
3.情绪压抑、多愁善感
    由于过分看轻自己,自卑的孩子常悲观地对待任何事物,遇事总往坏处想,因而,总是心情抑郁、自怜自哀。
二、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
    自卑心理的形成有着多种原因,大体可以从幼儿自身、家庭环境、他人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身心缺陷或不足
     由于身体上的残疾或缺陷,如肢体残缺、聋哑、口吃、过于肥胖、过于矮小、身体虚弱等或智力发育不及他人,如绘画或数学学习不如别人等,在多次经历失败或遭遇他人嘲笑后,幼儿都可能会怀疑自己,认为自己不如他人,产生深切的自卑感。
2.不良的家庭环境
     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幼儿,由于家境贫寒,在吃、穿、用等各个方面都不及其他小朋友,很可能由此产生自卑感。
     然而,即使家庭条件不错,但如果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幼儿也可能因为无法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  和照顾,或因为与其他小朋友的幸福家庭相比,自己家庭缺少和睦或缺少父亲、母亲,而产生自卑心理。
3.他人的消极评价
      幼儿还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此期的幼儿更多是通过他人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因而他 人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幼儿自卑心理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诱发和强化作用。因身心缺陷或家庭因素而遭致他人的歧视或嘲笑,很容易激发幼儿的自卑心理。另外,父母对幼儿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如在幼儿学着独自解决某问题时,父母或催促幼儿或嫌弃幼儿做事拖拉;再如当幼儿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父母将成功的原因归于机遇、巧合或任务难度低,而贬低幼儿的能力等,这些做法都有可能使幼儿产生自卑。
三、帮孩子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为消除幼儿心中的自卑,让孩子拥有一个灿烂、快乐的童年,家长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教师、同伴对幼儿的态度。作为幼儿的重要交往对象,教师和同伴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直接影响幼儿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因而,家长应与教师多交流,与教师携手改变幼儿的同伴群体,使幼儿所处的同伴群体能不因幼儿自身或家庭的因素而嘲笑歧视幼儿,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关心爱护、尊重、理解的环境氛围。
    2.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应客观公正地评价幼儿的表现,尤其应肯定幼儿表现出的能力以及为克服困难付出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应事事代劳,剥夺幼儿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也不能在幼儿经过多次尝试都失败后,仍袖手旁观或开始冷嘲热讽,而应给幼儿一些提示或帮助,帮助幼儿获得成功。
    3.引导幼儿正视自身或家庭的缺陷。虽然幼儿年龄还小,并不懂得什么深奥的大道理,但他们能够理解家长诚恳真切的教诲。家长可以如实和孩子说明孩子自身或整个家庭事实存在的问题,表明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都是爱他的,让孩子获得一种安全感,让孩子坦然接受事实。
     4.增加幼儿的成功体验。成功经验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的关键。家长应给孩子创造条件,增长他的知识技能,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条件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从而帮助幼儿建立信心。[来源:家庭教育网]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