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农村教师 卅一年任内无一生辍学

11年前 [08-17 10:01 周五]

小学教师农村任教31年 任内无一学生中途辍学(图)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15日 09:37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学教师农村任教31年任内无一学生中途辍学(图)
刘效忠老师送学生回家。(资料图片)

  照亮西二屯的那盏灯

  ——记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东兴镇五一小学教师刘效忠

  个人档案

  ●出生年月:1954年11月


  ●任教学科:小学数学、语文

  ●从教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木兰县东兴镇五一小学

  ●任教经历:1980—2011年木兰县东兴镇五一小学下伸点西二屯学校 2011年至今木兰县东兴镇五一小学

  人生箴言

  用大山般的情怀,点燃农村学娃的梦想,是我一生的追求。

  同事评价

  刘效忠老师在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做好了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

  ——木兰县东兴镇五一小学校长 李文军

  刘老师是一位在农村任教30年的老教师,在乡村教育这一平凡岗位上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平凡而激越。他几十年如一日,让平凡工作变得不平凡,我为刘老师的工作精神所折服。

  ——木兰县东兴镇中心校教研员 于广顺

  学生评价

  刘老师慈眉善目,可对我们却很严格,每回作业都是认认真真地批阅,很多小错误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木兰县东兴镇五一小学学生 毕志伟

  他用心去呵护每一名学生,被乡亲们戏称为“老抱子”(老母鸡)。

  他用爱创造了奇迹——30年来西二屯没有不入学的适龄儿童,没有中途辍学的学生,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西二屯,先后竟有16名学生考入大学。

  他用大山般的浑厚魂魄凝结成的灯,照亮了西二屯人的心灵。

  他就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东兴镇五一小学教师刘效忠。

      “乡亲们焦灼渴望的眼神,让我走上了教师岗位”

  西二屯位于哈尔滨市木兰县东兴镇最北端的大山脚下,距离最近的五一村有大约4公里山路。31年前,这里的孩子要想念书就得翻山越岭到五一村小学,春夏雨水大,山路附近的积水齐腰深,孩子们根本无法行走。

  1980年,木兰县实施密网布点、屯屯建校,西二屯也设了“下伸点”,建了所学校。可谁来当老师呢?以生产队的工分为工资和两间四面透风的茅草房这样的条件根本招不来外乡人。

  镇总校和五一村的领导瞄上了本村唯一的知识分子,初中毕业的刘效忠。那时的刘效忠正年轻,是生产队的好劳力,担着生产队好几项工作,工分是队里最多的。让他去哄小孩,工分要落下两倍,家里人坚决反对,自己也觉得划不来。


  村领导几次上门劝说,看到满屯乱疯乱跑的孩子,看到乡亲们期盼的眼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应承下来。他成为这所学校唯一的一名老师。

  这一干就是31年。“是乡亲们焦灼渴望的眼神,让我走上了教师岗位。”回想当年,刘老师深情地说。

  学校是村里临时搭建的两间毛坯草房,十几个野性十足的孩子,校长、主任、各学科教师,他一肩全挑,孩子的年龄参差不齐,班级是四组复式。一天最少备一至四年级各学科的课,再加上批改作业,他成了屯里挣钱最少工作最忙的人。

  一砖一瓦把学校盖了起来

  两间四处透风的小土屋、一块大黑板、两盒粉笔、四五张缺胳膊少腿的桌椅。这就是刘老师当时任教学校的全部家当。

  刘效忠从自家拿来木板钉子把桌椅修好,从村里要来报纸带领学生把墙棚裱糊一新,自费买来玻璃和油漆把门窗装饰一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教室明亮起来了,国旗飘起来了,小操场平坦了,鞍马、单双杠、篮球架竖起来了。而这一切都是刘效忠公休日的杰作。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学生课桌凳基本都是自带。有一年,刘效忠听说村里五一水库里有两根五尺围的大杨树要砍掉。在得到村干部许可后,他不顾严寒,脱下外衣,敲碎坚冰,手拿绳索,跳进齐腰深的水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与村民们合力将大树弄上岸,为的是给学生做课桌凳。

  后来条件好了一些,政府投资改造学校教室。为减轻群众负担,刘效忠利用课余时间,抬石头、垒墙脚,到村林场砍树。他早上帮泥工们把泥和好,白天上课,课间干勤杂活,晚上睡在工地看材料……几乎日夜泡在工地。在他的努力下,一所新校舍终于提前竣工,学校告别了危房。

      “刘老师,您就是我的亲爸爸”

  西二屯地处贫困山区,农民们对孩子上学的事并不十分在意,能认识一些字、会写封信、算个账就行了,更何况家里都不宽裕,哪有闲钱供孩子上学。因此,学生辍学在当地是常见的事。作为班主任,刘效忠决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1981年冬天,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李冬雪没来上学也没请假。放学后,刘效忠来到李冬雪家。跨入门槛的瞬间,刘效忠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大冬天里窗户没有玻璃,嗖嗖漏风,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坐在炕上冻得发抖。

  李家共9口人,有7个孩子。年龄稍大的李冬雪不仅要帮父母做家务,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李冬雪的父亲说:“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再让闺女上学!”刘效忠承诺,找学校领导协商学费减免,或者帮她垫付学费。李父仍然不同意让李冬雪去上学。


  “如果李冬雪辍学,耽误的可是孩子的一辈子呀!”夜晚回到家里,刘效忠辗转难眠。第二天凌晨5点,天还没亮,他就踩着湿滑的雪路奔李冬雪家去了。从一条冰冻的河面上走过时,因为着急,他重重地摔倒,脚被扭伤了。

  当李冬雪父亲大清早打开房门,看到刘老师喘着粗气,走路一瘸一拐时,这位汉子眼睛潮湿了:“冬雪,你跟刘老师回学校吧,为了老师,你也要好好读书。”

  学生王晶的父亲遭遇车祸去世,她与年迈多病的祖父相依为命,无力继续读书。刘效忠就主动承担了王晶的全部读书费用,并且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多年后,当王晶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时,一头扑在刘效忠的怀里,哽咽着说:“刘老师,您就是我的亲爸爸。”

  刘效忠用爱创造了一个奇迹,30年来西二屯没有不入学的适龄儿童,没有中途辍学的学生。

  “他的教案每年都不一样”

  “一个连小事都不能做好的人,将来很难服务于社会,也无法为社会作贡献。”刘效忠这样说。

  走进西二屯小学,随时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早自习教室传来朗朗晨读,见到客人的声声问候,课间操场上学生们整齐的步伐。礼貌懂事,健康文明,朝气蓬勃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体现在学生们的举手投足之间。这些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教出来的,这是刘效忠呕心沥血苦心教育培养的结果,这样的好习惯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刘效忠是一个努力钻研业务、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的人,一人教四个年级,一堂课上要讲四个不同学段的内容,但40分钟的课堂,总是安排得体、井然有序。学生喜欢上他的课,因为他的课堂总是充满趣味,一道道复杂的数学题经过他的演绎就会变得简洁明了,一篇篇黑白的文字在他的口中变得有色彩,妙趣横生。

  刘效忠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喜欢创新,他的教案每年都不一样。因为,他总是把上一年的教案扔掉。面对记者疑惑的目光,他笑着说是怕自己偷懒而因循守旧。

  “我没有什么其他爱好,寒暑假的时间总是用来备课。”刘效忠说。他是圈内出了名的爱钻研,年轻时如此,老了也不松劲,除了熟读教材外,他一有时间还要潜心学习知名教师的教学方法,从中汲取养分,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来。遇到好的资料,刘效忠总要不惜代价买下来。

  刘效忠的学生魏茂岭,200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与了神舟八号的设计,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我庆幸这个小山村有刘老师。自小到大,我得益过许多良师,您不是知识最渊博的一个,但您是第一个扶我走上知识台阶的人。”魏茂岭动情地说。

  2011年,因“下伸点”撤并,他被调回了五一村小学。虽然已年近花甲,但人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为孩子的成长、为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忙碌的身影。(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张士英 通讯员 王雪菲)

                    录入者         陈应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08-15/4108225.s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