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网络挑战家长的智慧

11年前 [07-29 21:50 周日]

网络,孩子是否“在劫难逃”

成年人担忧孩子上网学坏,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沉迷网络游戏;二是网络交友不慎。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沉迷游戏,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交友不慎。

六类孩子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

1.希望得到娱乐的孩子;

2.感到孤独需要伙伴的孩子;

3.想逃避现实、摆脱压力的孩子;

4.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的孩子;

5.在班级里经常被批评的孩子;

6.在学校里受到较低评价的孩子。

五类孩子更容易沉迷到网络交友:

1.在现实中出现交往困难、感到孤独的孩子;

2.在家庭中缺少亲情与交流的孩子;

3.被家长严格管理、交友范围较小的孩子;

4.感觉自己在生活中很失败的孩子;

5.情感单纯、防范意识差又渴望友谊的孩子。

孩子到网上“重新作人”

孩子各有特点,决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我们现在衡量孩子的标准比较单一,基本都用学习成绩来做尺子,很多具备其它才能的孩子得不到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被定格为“好孩子”,成绩落后的被定格为“差生”。孩子被贴上“差生”、“问题生”的标签,很难改变他们在别人心中的印象。

孩子被冠以“问题生”的称号,这样的称号伴随孩子每一天,烦恼就会随孩子每一天。可是他们发现,到网络去,这种烦恼没了。网络里没有他人的成见,那里谁都不知道他的底细,他在那里可以“重新打鼓另开张”。这当然是很有吸引力的。这是一些孩子迷恋网络的重要原因。

方法1、揭掉孩子的上的标签

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孩子曾经努力过,但是都被教育者的“有色眼睛”挡住了。他们做出的成绩较小,不被重视;即使成绩突出被重视了,也不可以下滑,一旦下滑就会旧事重提,老师、家长马上拿来标签再帖在孩子身上,孩子知道无法去掉脸上的“金印”,自己再努力也很难改变,于是萎靡不振或破罐破摔。

“好学生”也是一个标签。好学生对这样的标签满意吗?未必。很多好学生都巴不得自己能放肆放肆,发泄发泄。可是不行,他已经习惯了做表率。

被贴了标签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走进网络,他会惊喜地发现,在这里没有人知道他原来的表现,没有人知道他身上的标签。网络上的人们,无论你过去如何,大家都在一个起点上,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这是一种重生的感觉,当然令人兴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差生如此迷恋网络了。对他们来说,去网络绝不是简单的游戏和聊天,那是一种新的生活。

好学生进入网络也会有一种轻松感,因为他们可以暂时摘下面具,可以表现真实的自我了,可以做另一个人了。所以,平日文质彬彬的好学生在网上聊天却说脏话,这并不要奇怪,这也是一种“解放”和发泄。

因此,我们要撕掉孩子身上的标签,要不断地给孩子渗透一个新的观念:就算你学习不好,你也是好孩子!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路还很长,改正自己的错误,一样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注意事项:

家长和教师就应该注意,不要轻易给孩子下结论,不要让成绩不好表现欠佳的学生失去信心,也不要逼着好学生处处作榜样。只有对自己现下生活不满意的人才会希望换个活法,让学生在现实中活得比较充实快乐,他们就不会那样积极地上网络去“重新作人”了。

家长作为期望者,不可避免地要经常评价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不应该忽略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一定会犯错误,也愿意改正错误,所以,存在着很多教育机会。当孩子接受别人的评价,从心里接受“我是坏孩子”的暗示时,我们教育孩子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方法2、永远给孩子希望

孩子们喜欢网络有他们的道理,因为网络给孩子希望。他可以在网上隐姓埋名,可以说自己是三好生,可以对任何一个见不到的网友炫耀自己,可以从新做人。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很难把自己“藏”起来,当成绩不好的事实摆在孩子面前的时候,孩子真的不敢挺起腰杆说自己是好孩子。

人无完人。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把话说绝了,说得孩子看不到希望就会比较麻烦了,要给孩子一些光明。最“差”的孩子也会有较强的地方,各科知识的学习必定有长短之分,找到孩子最擅长的一项,鼓励孩子学下去。孩子旧习难改,让孩子自己想一个巧妙的方法解决,要比家长不停地提醒好,而孩子有进步,就告诉孩子那一点进步了,孩子就会觉得有希望。让孩子知道明天不是末日,他就不会自暴自弃了。

上网的孩子,不是所有的游戏都玩得很好,而是某一两个游戏能力突出,这足以让他们信心大增,继续过关斩将,忘乎所以了。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有一个科目让孩子成绩较突出,就不会对学习彻底丧失信心。很多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长项,而是抓住孩子学习的薄弱环节不放,结果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科目不突出,比较困难的学科也没有提高成绩,天真的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成绩不好的孩子,看到一个科目有希望,都会很努力地学习,因为,这一科如同救命稻草,可以证明自己有能力,所以,我们要更关注孩子的强项。

注意事项:

有的家长说,我给孩子希望了,但是孩子还是没有自信。这可能是孩子没有感受到您给他的希望。或者是只有家长认可他,而老师、同学不认可的。

很多孩子长期处于对自己的不信任之中,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认可不容易接受,此时,家长要有耐心,多用事实证明给孩子看,孩子就会逐渐相信了。

方法3、教孩子接纳自己

家长要让孩子接纳自己,让孩子理解:谁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我们这里不如别人,别人那里可能不如我。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尽自己所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可以了。

很多孩子钻牛角尖,不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想事情,于是陷入错误的认识中不能自拔。请家长教会孩子站在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帮助孩子理解自己和别人。家长会担心这样孩子变得圆滑,不无道理,但是,现实生活中,钻牛角尖的孩子比遇事圆滑的孩子多。钻牛角尖的孩子容易做偏激的事情,圆滑一些的孩子,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得心理疾病的较少,而且只要学会掌握分寸,灵活就不至于变成圆滑。

 

网络挑战家长的教育智慧

一份调查说,目前全球有2亿多网民,其中有1140万人患有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人们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而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的时间则越来越少。调查还说,在上网的青少年学生中,有20%的人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12%的人与家人疏远。

韩国的专家们研究了网络游戏中毒症患者的中毒过程发现,这些患者的中毒都是一样的过程:孤独-中毒-中断学业,或者中毒-家庭暴力-孤独。可见,沉迷网络的孩子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另外,还有研究发现,生活在不同家庭氛围的孩子使用的媒介是不一样的。生活在父母离婚、打架、酗酒、打骂子女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特别容易迷恋一些暴力的电子游戏。孩子可以在网上发了疯一样地使劲按、使劲打、使劲地发射炮弹,这其实也是在发泄心中的郁闷情绪。相反,那些家庭生活比较幸福的孩子,就比较喜欢一些文学的、知识类的内容。

因此,网络的发展,给家长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对父母的教育智慧是极大的挑战。下面的方法也许可以供家长们参考:

1.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交友状况、学习状况等。

2.为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网外生活,经常带孩子去郊游、运动等。

3.父母要多学习,了解孩子们在玩什么电子游戏,喜欢哪些时尚运动,有时间尽可能和孩子一起游戏。

4.制定上网规则,最好能帮助孩子有计划有目标地上网。

5.树立正确的计算机教育观念,让孩子明确电脑及网络的各类用途。

6.随时观察孩子登陆过的网站,安装安全上网软件,将家中的电脑放在客厅里或者父母的房间里。

7.在生活中让孩子体验更多的成功,鼓励孩子与同学或者小区里的伙伴交往。

水宜疏不宜堵,一旦孩子陷进去很深,家长不妨退一步,对孩子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御不良媒体的关键。生活在信息时代,家长们要特别尊重孩子,因势利导,不要让孩子成为机器的奴隶,在网络世界里迷失。要让孩子学会把握自己,成为网络的主人,就需要父母多投入一些亲情,多给孩子一些陪伴,让孩子在生活中处处感受到关爱和快乐。另外,在生活中成功的人,受网络的消极影响较小,而在生活中失败的人,容易沉溺于虚拟时空。所以,父母要经常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相信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孩子就一定会在网络上健康地冲浪,并学习到信息时代的新知识新技术。

http://www.wangjinzhan.com/show/16632_3.html【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