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会孩子怎样处理同学纠纷

11年前 [07-21 20:55 周六]

2012/03/15 00:00:00 来源:  发表评论

分享到:MSN开心网人人网豆瓣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更多
本文导读:
(1 /1张)


 

  儿子晚自习回来,饭桌上发现,脸上、手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抓伤,情绪低落,半天不做声,只顾埋头吃饭。忙问怎么回事。儿子说坐在他后面的同学蛮烦人,上课的时候老是发出怪声音,骚扰课堂,并经常在后面踢他的凳子,今天他实在忍不住,回头说了那同学几句,那同学不但不理他,反而还更挑衅,他忍不住打了他一拳,于是两人交上了手。我说你没打伤他吧。儿子说没太大事,差不多平手,他比我的伤看上去严重些。我问告诉班主任了没有。儿子说这事哪有告诉老师的,他像无赖,课堂上老是烦死人,老师也懒得管了。想想也是,原来自己读书那会,班上同学吵架打架不太严重都好像也是自己消化,生怕老师知道,哪有主动告诉老师的。

  这样的事也不是这一次,初一的时候,他也曾和别班的同学发生过一点小纠纷,不过比这个事情小些,他自己解决了。这样大的孩子,正是青春躁动的时期,也不懂得怎样去处理,极容易发生事情,少年戒之在斗,不无道理。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知道很多这样的同学,成绩不好,也没信心了,又期待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别人越是不理他,他越是要扰乱别人,反正他不想学,也不想让你们自在。我想了一会儿,对儿子说,这样吧,像这样的同学,你尽量不去惹他,但现在摊上了,毕竟是你先动的手,先赔礼道歉,再说你坐在他的前面,你们总是要做同学天天在一起的。儿子说,他那样的人是说不清楚的。我说你先自己做到君子吧,先自己做好,再看情况。

  第二天儿子回来后,问他怎样。儿子说,跟他讲不通吧,你还以为你这套君子理论能行得通,他不但不听,还嚣张地说,他已经请了某某班上的同学,花了四十元钱,叫我放学后等着。我开玩笑地问,你怕他吗?儿子头一昂,说我怕?打就打呗,谁怕谁。我问想没想过打伤了怎么办?我要花医药费,你还要耽误课,伤自己伤别人都是两败俱伤的事情,有好处没有?儿子沮丧地说没有。我说那你听妈妈的不,妈妈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好不好?儿子点点头。我说你明天到学校后,去找班主任,主动交代和同学打架这件事情,并承认错误,是你自己先动手,说你已向同学道歉,但现在同学不接受道歉,反而要找人打你。儿子说没用的,老师不会管的,也管不了。我说你先试一下,不试怎么知道,再说班上出事了,班主任是有责任的,怎么会不管,你是不是怕老师责备你?儿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拍拍他的肩说,没事,老师不会批评敢于承认错误的男子汉。

  第二天回来,我问事情处理得怎么样?找班主任没有。儿子说找了。班主任没有责备你吧?他说没有,班主任把那同学找去训了一顿。我说那就好,他不敢怎么样了的,你放心。儿子说,怎么可能,那同学回来对着我说,别以为告诉班主任又怎么样,一样的修理你。我宽儿子的心说,没事,别怕,你该做的都做了,他要再敢打你,你别怕就是了,但别生事,搞好你自己的学习就行了。儿子说我知道。

那几天我不放心,天天放学后去接他,也怕那同学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事情轻重,真的继续挑事打他。接了几天见没什么情况,就没管他。

  过了一两个月,突然想起了这事,问儿子,那同学后来又怎么样了,两人有没有再摩擦。儿子笑笑说没事,现在他和我很好了。我惊问怎么回事?又好了?儿子说他后来估计是老师知道了,不敢找人打,但继续有事没事在后面骚扰一下,那天再一次烦不过,猛地转身,用手掐住他的脖子,吓了他一下,他后来就不敢了,估计被我从来没有过的凶相吓倒了。我连忙说,吓只吓,千万别生事,别伤人,知道吗?儿子说,你别担心,我知道怎么处理。看着又恢复笑意的儿子,我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初中阶段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是自以为长大了,自以为什么都懂其实不懂的年龄,一不小心就会生事,闹事,出事。做家长的平时要多关心,多注意,多开导,切莫简单处理,武断对待,或不问青红皂白打骂自己的孩子或别人的孩子,更不能怂恿孩子去生事,也不能出了事情到学校去闹,找老师,找校领导。孩子间的纠纷,最好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我们做家长的,只是教会他怎么去处理事情,一定不要激动地去找对方家长,也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找对方家长,无异于让孩子懂得出了事情有父母来处理和承担,这样会让他失去独立性和产生依赖性,也更激化本不大的矛盾。埋怨孩子会让他产生对同学的不满,使他不能明辨是非,也不利于他们日后和解。其实孩子间的事情,也没有想像中的严重,关系随时都在变化中,处于不定性中,时好时不好的,不要过于揪心。

  孩子间的争吵、打架、和解等一些小事,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一来一去中,锻炼了他们的交往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和妥协处理问题。家长如果越俎代庖,只会让事情更复杂,让孩子学会粗暴地处理事情。宽容、不偏不倚、公正地告诉孩子怎么去处理这些问题,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孩子才会顺利健康地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文/胡承红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