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第六十七讲:家教名事(二)

17年前 [03-09 16:31 周五]

7.好男儿志在四方
司马谈在汉武帝初年任太史令,职掌天时星历,同时也职掌记录、搜集
和保存典籍文献,是一个地位不高并为社会所轻视的小官。司马谈位卑却忠
于职守,学识渊博,思想进步。他做为一个太史令,深深认识到中国的历史
除一部《春秋》之外,便是一片空白,急需有人搜集资料,重新整理出一部
历史书来。这需要阅读和研究许多古代留传下的书籍。而汉朝以前的古文字
和汉朝通行的文字又有很大的不同,很不好读。为了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司马谈把儿子司马迁从老家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带到了长安。

司马迁(公元前145 年——公元前87 年)10 岁来到长安,告别了耕牧
生活,开始从父学习古文。后又从师有名的学者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代
历史和经典文献。

但是,由于古代没有印刷术,纸张也还没有发明,书籍本来很少。再加
上秦始皇焚书坑儒,只留下一点断简零篇,记载也很简略。不少事的记载还
互相矛盾,真假难辨。司马谈鼓励年轻的司马迁亲自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
看各地的地理和风土人情,观瞻历史遗迹,搜集书本上没有记载的遗闻轶事。

司马谈所处的是儒家思想统治的时代,儒家的规定是“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活着就到外边旅游,是不孝的行为。何况那时司马迁仅20
岁,当时交通不便,孤身远行,是很危险的事。但司马谈能冲破儒家礼教的束缚,大胆地鼓励儿子远出。

司马谈为儿子远行做了充分准备,详细地教给儿子,一路上应当注意的
问题,有哪些可能的线索,怎样才能搜集到可靠材料的方法。

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出武关,经过南阳,到江陵,然后渡江南下,到汨
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而后,他又到九嶷山,瞻仰了舜的葬地。到庐
山,考察大禹治水的遗迹。到会稽,访禹穴,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到姑苏,拜访伍子胥的神祠。过长江,到淮阴,收集韩信的故事。到曲阜,
了解孔子的生平。看了汉高祖刘邦的家乡沛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大泽乡。经
过二、三年的考察,司马迁熟悉了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发生的地理环境和风
土人情,搜集了历史资料,纠正、补充了文献上的许多疏漏,也大大扩展了
他的眼界和胸襟,为后来的《史记》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110 年,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司马谈应当随行,但他因病留
在了洛阳。这时司马迁南巡归来,在父亲的病榻前,父亲流着眼泪对他说:
“我们家世代为太史,想著一部历史,但始终没有做成。我死了之后,如果
你能当太史,就可以继承我们的祖业了。希望你能继承我的遗愿,把书写出
来。”

司马迁含泪接受了父亲的遗命,便东上泰山随从汉武帝。三年后司马迁
继任太史令,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实现其著述理想,司马迁倾注了毕生的
精力和全部的热情。后来司马迁由于直言得罪了皇帝而受了宫刑,他本来想
死,但想到父亲的遗愿尚未实现,便忍辱负重,刻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司马迁贡献给我国文化宝库中晶莹的瑰宝,是作者一生心血
凝聚而成。

司马迁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同他父亲的教导关系极大。他父亲传授给
他知识,引导他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在艰险的跋涉中,司马迁不仅增长了
知识和才干,而且锻炼了坚强的意志,以致在后来的坎坷人生道路上,他仍


能坚强地著书立说,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8.洛阳纸贵皇甫谧(mì)(公元215年—282年)晋朝人。他的曾祖皇甫嵩曾做过汉朝太尉。到了晋朝,家道已经没落了。皇甫谧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叔父母家中。

皇甫谧虽然家道中败,但毕竟是富家子,所以从小养成好逸恶劳的公子
哥儿的习惯,整天东游西逛,不学无术。人们对他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是“朽
术不可雕也!”也有人说他“恐怕是个痴呆!”

皇甫谧的婶母任氏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一天,皇甫谧得到一些瓜果,
便拿去孝敬任氏。任氏平时很爱这个孤儿,总是好言相劝,不见效果。这次
决心刺激他一下。于是婶母沉下脸,不高兴他说:“你以为拿点瓜果回来就
算孝敬了吗?你都长到20岁了,还不务正业,不认真学习,不懂得道理,我
怎么能感到安慰呢?”

任氏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说:“从前孟母为了教育孩子,搬了三次家;
曾子杀猪教子。现在你这样不成材,究竟是为什么呢?说是我教育不好吧,
我也已经费尽了苦心。其实,学问、道德,学了都是为你自己好,与我有什
么相干!我养你这么大,真是白辛苦了。”

皇甫谧受了感动,决心改过学好。

皇甫谧离开了舒适的家庭,扛着锄头,去拜了乡村的一位学者席坦为师,
一边劳动一边读书。皇甫谧读了诸子百家的许多书,树立了远大的志向,终
于成为大学问家。他一生写了诗、赋、颂及传纪等许多著作,他的不少门人
都成了晋朝的名臣。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左思写了《三都赋》,特地去向
皇甫谧请教,皇甫谧大加赞赏,并为他写了序。消息轰动洛阳,人们争相传
抄,一时大街上的纸张紧张起来,商人趁机提价。“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便
出于此。

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有时也会有反复。皇甫谧虽然成了名人,但思
想上有时也仍会出现问题。皇甫谧成名以后,不幸得了半身麻痹症,经庸医
治病,反而病情加重,病魔缠身,无限痛苦,为了解脱病痛,他想自杀。任
氏这次又教育帮助他说:

“你读了那么多书,就是要为世界做点事;随便就死,过去的辛苦不是
白费了吗?现在虽然痛苦,但是怎么知道病一定不能治好呢?”

皇甫谧听了婶母的话,重新振作起来。医生医治无效,他就自己找医书
看。终于看到针灸可以治痹痿症的记载。他仔细研究了有关医学书,并在自
己身上实践。最后皇甫谧不但医治好了自己的病,还写成了一部《针灸甲乙
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针灸专著。

9.官职越高越要严要求
宋代的陈省华任谏议大夫。一向严于律已,对家里人要求也很严格,不
准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在他的严格教育下,大儿子陈尧叟中状元后当了
宰相,二儿子陈尧咨中状元后,当了节度使,三儿子陈尧佐中进士后,当
了丞相。一家子都是显贵,但陈省华家规极严,男人们在外为官清廉,妇
女们在家必须下厨房参加劳动。

大儿子是宰相,娶了尚书马亮的女儿为妻,小两口相亲相爱。妻子私下
对丈夫说:“你当宰相我是相夫人,还要天天下厨房,烦死人了,你去求求
爸爸,免了我下厨房吧。”丈夫说:“爸爸铁面无私,家规森严,我不敢。”


他的妻子没办法,只好回娘家哭诉。马尚书心痛女儿,决定与亲家公交涉。

一天,马亮在上朝路上碰到了陈省华,马亮说:“亲家,我女儿从小娇
生惯养,不会做饭,你就别让她天天做饭了吧!”

陈省华听了,心里不高兴,说:“谁让她一个人做全家的饭了?她只是
跟着我那笨拙的妻子在厨房里打打下手罢了。她连下手也不打打,难道让她
婆婆独自干吗?”

马亮听说主持家务做饭的是亲家母,便不好说话了,马亮心想:陈家一
门都是朝廷的大官,名声很好,原来是由于家教严格啊。他很感动,便诚恳
地对亲家公说:“亲家,是我不对了,我的小女就烦你多多教育吧!”

这虽是个封建大家庭的典范,但于我们今天仍有惜鉴意义。一个家庭要
想搞好,首先是家长以身作则,要为官清廉,首先是家长自己行为端正。要
儿媳妇下厨房劳动首先婆婆要带头。其次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家庭应有
几条规定,人人必须遵守,这样家长对子女教育也有个遵循,有个准则,这
叫“有言在先”,谁违背了家规,惩罚起来,也有说服力。

10.林则涂挂匾制怒林则徐(公无1785 年——1850 年)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进士。
林则徐1838 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去广东禁烟。林则徐严辑
走私烟贩,惩处受贿官吏,迫使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 万多斤,在虎门当众
销毁。林则徐的禁烟行动大灭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威风,也大长了我中华民
族的志气。这样的清官,必遭暗害,曾被清政府流放新疆伊犁。著有《林文
忠公政书》、《信及录》、《林则徐集》等。

我们在看赵丹扮演的《林则徐》片中的林则涂时发现,林则徐的卧室或
书房里墙上挂得有一幅字,这幅字仅“制恕”二字。为什么呢?

原来林则徐小时候是个急脾气,做事有时难免毛糙。林则徐的父亲林宾
日认为这毛病对孩子将来做人做事都很不利,于是林父就把儿子叫到跟前,
和蔼的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林则徐平日就爱听爸爸讲故事,便安静地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听。

林宾日针对儿子性子急,办事毛糙的毛病,讲了一个“急性判官”的故
事。

从前,有个判官,非常孝顺父母,所以每遇不孝的罪犯,就制得特别的
严。一天,有两个人扭来一个年轻人,他们对判官说:“这是个不孝之子,
他不仅骂他的娘,还动手打他娘。我们把他捆了起来,他还是不停的骂,我
们就堵了他的嘴。老爷,象他这样大逆不孝的后生该不该罚?”判官一听是
个不孝之子,立刻火冒三丈,就喊:“来人呀,给我结结实实地打这个逆子
50 大板!”这个年轻人有口莫辩,只好挨了50 大板,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
这时,有个老婆婆拄着拐杖急匆匆起进来,边哭边焦急地说:“请大人救救
我们,刚才有两个盗贼溜进我家后院,想偷我家的牛。我儿子捉住他们,要
送官府。可是,两个强盗反把我儿子捆走,不知弄到何处去了?求大人赶紧
替我找找儿子,我只有这么一个孝顺好儿啊!”

判官一听,心中禁不住忐忑不安起来,心想:莫非刚才是恶人先告状,
刚才打的就是她儿子?忙叫人去找那两个捆人的人,但他们已溜得不见了踪
影。这时,被打昏的人突然呻吟了一声,老婆婆循声一看,那不是自己的儿
子吗?怎么被打成如此模样,心里一急就昏倒在地,再也起不来了。林则徐
听了爸爸讲的故事,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意义,便说:“爸爸,你放心,我


一定好好克服急燥情绪。”

林宾日说:“我看你性子急,很为你将来担扰,通过这个故事,希望你
好好改正自己的毛病。”

林则徐从此就非常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做了大官以后,仍不忘父亲的
教导,在书房里挂上“制怒”匾,以时时警诫自己。

11.李大钊的家教
李大钊(公元1889 年——1927 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出生在直隶(今河北)乐亭。 1913 年赴日本在东京早稻田大学学政
治本科。 1918 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经济学教授。1927 年4 月6
日在苏联大使馆旧俄兵营内被军阀张作霖逮捕,同月28日在北京京师看守所
被秘密绞杀。遗著有《李大钊选集》、《李大钊文集》等。

李大钊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革命家,他工作不但繁忙,而且时时都有
生命危险。但李大钊性格开朗乐观,他很爱孩子,也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

李大钊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带着儿子葆华、女儿星华去拍卖行,买了一
架旧风琴。他经常抽时间和孩子一起,他弹琴,孩子们唱歌。有一次孩子们
唱了一首校歌,李大钊听完歌后说:“北河沿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怎么
能说是孩子们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呢?这首歌的歌词太不真实了。”父
亲借此机会便教孩子们唱《国际歌》、《少年先锋队歌》等革命歌曲。教完
歌还给他们讲解歌词的含义,讲解他们从事革命的道理和美好的社会主义苏
联的情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李大钊还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冬天下雪了,李大钊对孩子们说:
“雪下大了”,我们快拿扫帚到院子里扫雪吧!要是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
也好哇。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借雪吟诗,这比我小时候只能隔窗望雪作诗要好
得多呀!”

孩子们听了很高兴,立即拿扫帚要出门,祖母和母亲马上表示反对,奶
奶说:“外面太冷、东坏了孩子怎么办?”李大钊说:“应当从小养成吃苦
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何况人只有经常活动活动,身体才会有
抵抗力、扫扫雪哪就会冻坏了。呆在屋里不动弹,才更经不住风寒呢!”

李大钊说完就带着儿女出了门,他们一边扫雪,李大钊一边给孩子们讲
革命故事。
两个孩子在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学习努力,积极投身革命,后来都
成了党的优秀干部。

12.伟人的家庭教育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日理万机,但他仍是一位好父亲,百忙之中,
仍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成长。
毛泽东自己很注意锻炼身体,在长沙读书时,天天用井水洗澡,年纪很
大了仍然坚持锻炼。他认为人有了壮隍的身体,才能经受苦难,才能承担繁
重的工作。他也以此教育孩子。岸英和岸青小时候,父母鼓励他们去屋前的
池溏游泳;去屋后的树上掏鸟。下雨天,岸英和弟弟踏进积水,边跑边喊:
我们敢在大海里航船,开船啦!孩子们淋得浑身湿透,父母不仅不责备,反
而站在那儿欣赏孩子的勇敢,鼓励孩子敢在风雨中锻炼。

毛泽东始终注意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他的教育不是口头
上的,而是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岸英从苏联学习回到延安,与父亲分离
18年之久,毛泽东是爱儿子的,但他并没把儿子留在身边,而是立即决定让


他背着小米和行李,步行到模范村吴家枣园去学习劳动,学习劳动人民,了
解农村社会。临行,毛泽东对儿子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
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很
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理论只是知识的一半,你光有外国的书本
知识还不够的,还要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行哩!你还应当上上中国这个
大学,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你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

毛泽东要求子女都非常严格,要求他们不倚赖父母,不搞特殊,永远和
人民在一起,他的子女也都遵循父亲的教导,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一开始便
上了前线,为了保家卫国,贡献了年轻的生命。在三年困难时期,小女儿李
纳正在上初中,孩子小正在长身体阶段,但毛泽东要求她住校,回家来也不
得与自己同桌。他做为父亲,内心并不是不心疼自己的女儿,但他要求自己
和家人与全国人民一起共渡难关。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