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第十七讲:早期劳动教育的艺术

17年前 [03-09 09:52 周五]

早期劳动教育的艺术
孩子在幼年时,看到家长整理房间、洗衣服、洗菜做饭,会有一种新奇
感,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非常乐意模仿家长做这些家务活。你洗衣服,他
就在旁边玩肥皂;你包饺子和面,他就伸手去揪一块面玩。多数家长不太理
解孩子在这个年龄的心理需求,认为孩子还小,用不着他干这些活,或者担
心孩子年幼无知,笨手笨脚,弄坏了东西,弄脏了衣服。家长干家务活时,
总是不愿让孩子插手,不是让孩子老老实实坐在一旁,就是叫他自己去玩别
的东西。有时,孩子实在憋不住了,未征得家长同意,擅自去干了一件家务
活,本想博得家长赞扬,结果出了差错,家长往往严厉训斥,或者唠叨个没
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挫伤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错过了培养孩子
良好劳动习惯的最佳时机。如果幼年时未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到
年龄大些了,有能力干这些家务活了,他们却又没有兴趣干这些事了。因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的。产生了新的更广泛的兴趣,与同
龄人的交往,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家长下班后,忙着洗菜做饭,孩子却在
房间里走来走去,无所事事,家长支使孩子干这干那的时候,他则很不情愿,
表示怠慢和反感,家长必然十分生气,若态度不冷静,还会造成家长与子女
之间的矛盾争吵。如果自幼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会愉
快地参加家务劳动,并不感到辛苦,也不会认为是额外负担。锗过了幼年的
时机,后来再行补救,就十分困难了。

研究证明,手脑并用的劳动训练,是发展思维的良好手段。劳动是一种


促进智力发展的实践活动。凡是热爱劳动,双手灵巧的孩子,都在智力上表
现得更加聪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
“尽量多地让学生的手和手指多做动作——这是在劳动过程中培养智慧的原
则之一。”这位教育家认为,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得到发展。他还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
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
激发这些区域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
沉睡状态。在童年时期,少年时期,如果没有把这些区域的活动激发起来,
那么它们就永远也不会觉醒了。”

劳动的道德价值在于,只有劳动,才能使儿童理解生活的意义,认识自
己的力量和才能,珍惜自己的荣誉,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激发奉献的愿望。
这种奉献的心愿使孩子在心理上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到由衷的喜悦,这就是
劳动的幸福。

劳动的美育价值在于,孩子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搞好了个人
卫生和环境卫生,美化了自己也美比了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创造了可以直接
感受到的物质成果,满足了自身、他人或社会的某种需要,受到了别人的赞
扬,自己的体力和才智得到表现,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心理上获得巨大满足。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审美感官和审美能力获得发展,认识到“劳动创造美”
的伟大真理,这就是劳动的审美价值。

为了搞好儿童早期劳动教育,向家长提出如下建议:

(1)家长要适应幼儿好动的心理需求,对孩子进行由易到难的力所能及
的劳动训练,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
(2)儿童参加劳动愈早,劳动教育愈富有成效。家长应尽量为孩子创造
直接参加劳动的条件。
(3)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应当抓住有利时机从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开
始。孩子通过这样的劳动训练,可以体会到劳动是生活的必须,是每一位家
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孩子受家长委托,长期负责浇花,打扫房间,清洗餐具,
收拾书桌书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条理性和独立生活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迁
移到他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去。
(4)对孩子的劳动训练,其着眼点不应放在劳动的效益上。而应当放在
劳动对孩子个性全面发展的巨大意义上。不是劳动需要孩子,而是孩子需要
劳动。幼儿参加劳动也可能会给家长带来更多麻烦,但是从教育孩子这个长
远目标考虑,还是值得的。
(5)家庭为孩子安排劳动,要尽可能避免简单重复。要给孩子提出任务,
鼓励孩子开动脑筋,想办法把事情办得好些,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创造性,及
时表扬肯定,促进孩子手脑并用,全面发展。
(6)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要同步进行,使孩子切实体会到,一个人的物
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与他对社会的劳动贡献的依存关系,在共同的
劳动中,个人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学会与别人合作共事。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