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第七十一讲:少数民族的家教习俗(二)

17年前 [03-09 17:21 周五]

10.基诺族的成年教育习俗

基诺族是我国云南省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共有一万四千余人(1985
年统计数字),主要居住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区。

基诺族人从少年进入成年要经历一次重要的仪式——成年礼,这个仪式
在基诺人的一生中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一夜之间,经历了这个仪式,
一个少年就成为拥有成年人全部权利的村社成员。

在此之前,少年可以随父母下地劳动或从事家务劳动,但这只具有实习
性质,家长并不以正式劳动力去要求他们,但经过这次仪式后,他将作为一
名成年人正式参加劳动了。少年时无忧无虑、没有任何负担,但成年礼之后,
就要作为一名平等的村社成员,分摊村庄内集体性村社负担,过去还要向傣
族土司负担一定贡赋。村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习惯法,而青年组织“波勒”
是习惯的监督者和执行者,任何人犯法都要受到应有的惩处,届时青年们要
根据传统法律对违法者进行处治。这一切,对于未成年的少年,即使见到违
法者,也是不必过问、无权过问的。但经过这一仪式,他就可以正式参加“波
勒”组织,享有维护社会秩序和习惯法的权力和义务,也负有维护村社边界
和维护村社利益的权力和义务。

尤为重要的是,此时,青年人已到了性的成熟期,只有经过成年礼、改
装易服,才能取得谈恋爱的权力,而在这之前,少年是无权谈恋爱的。少年
的衣服虽与成年人大致相同,但上衣却没绣有征象月亮的花徽,也不能背挂
成年人绣有月亮标徽和美丽的几何花纹的“通帕”——挂包,而这正是一个
自由的村社社员的标志,有了这种衣饰的标志才能取得恋爱的自由,才能寻
找自己心爱的伴侣。

传统的成年仪式是隆重而热烈的。全寨人喜气洋洋,人们要举杯痛饮,
酒后要彻夜歌舞。接受仪式的青年要接受劝酒,接受两包祭品(牛肉),还
要接受一次对自己的突然袭击式的捕捉。通常当受礼者经过彻夜歌舞、手捧
两包神圣的肉回家后,举家共食这神圣的祭品时,父母要向他们祝福,并赠
以全套农具和成年人的衣饰。从此,他们就正式进入了成年人的行列。

基诺族的成年礼,是在突然袭击式和浓厚的原始宗教的神秘气氛中度过
的,但它仍富有传统的教育性。在这种神圣的古老仪式上,长者们不但带领
大家歌颂史诗,歌唱生产过程的古老的生产经验,而且歌唱传统的生活规范。
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经验,是长者们教育青年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但教育青年
们如何谈恋爱,如何忠于爱情,如何举行结婚仪式,还要向他们讲述关于爱
情的道德以及禁止氏族内通婚等习惯法。这种包罗万象的歌唱中尽管蒙上一
层原始宗教的纱幕,但它却是基诺族人民千万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接
受成年礼的青年们,正是在这里受到了社会教育与熏陶。

11.布依族的家训
布依族世代沿袭的乡俗礼仪中,特别重视族规家训,这是言传身教的社
会大课堂,也是布依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年的“六月六”节,村
村寨寨都有召集老少乡亲“吃乡利”的习俗。“吃乡利”就是集体制定村规
民约,其主要内容有:不许偷盗田禾、鱼虾、猪羊、鸡鸭;不许打家劫舍;
不许哄抬物价。在解放前,还有共同对付外来侵略的条规。制定完毕杀猪宰
牛,共同进餐,以示共同遵守。违者要罚款,屡教不改者要给于罚跪、鞭打
的处罚。

家训以族规为内容,实际上是宣传族规。目的是淳化族风,防止儿女们
成为好逸恶劳的人。家训主要有“摆古”、编唱民歌和使用谚语形式。“摆


古”是通过讲述祖先的功德伟业和唱古歌的形式,将古老的布依族历史和文
化一代一代传下去,以启迪后人。用编唱民歌进行生产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教
育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女儿要出嫁,母亲的心是复杂的,担心女儿的未
来生活,母亲也常以歌代教。

用谚语教育后代是布依族家训中的主要手段。如用“钱在白岩;不苦不
来”,教育子女财富是用劳动换来的;用“人靠人帮,花靠叶扶”,教育子
女要团结互助;用“会讲不过理,会跑不过雨”,教育子女守理守法。这些
谚语无处不见布依人的心地善良和教育子女的用心良苦。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