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第六十九讲:中国古代家教习俗(二)

17年前 [03-09 17:07 周五]
家庭教育的内容

(1)年龄和进度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注意到要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实施不同内容的
家庭教育,《礼记·内则》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喻
(男孩子要训练他迅速应答,女孩要让她明白事理)。6 年,教以方名。
7 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8 年,出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9 年,教之数日。10 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又有:“女于10
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学女事,以供衣食..”。

这两段话概括了西周时期家庭教育内容上的年龄进程,也反映了男女有
别的鲜明倾向。这种重男轻女的倾向,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在今天看来无
疑是错误的、有害的。这一时期的家教内容和进程,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长
远而深刻的。

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的智力也有了不断的发展,
孩子入学年龄有所提前,家庭教育的年龄进程的内容有了较大发展,司马光
是北宋中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在《涑水家仪》一文中指出:在孩子能吃饭
的时候,要教他使用右手拿筷子和汤匙;孩子开始说话了,要教他们说出自
己的名字和练习应答、问好一类的语言;孩子刚一懂事时,要教他们恭敬长
辈,听从兄长;长到6 岁,开始教他们数数以及东、西、南、北的方位名称、
男孩子开始练习写字,女孩子开始学习简单的女工;到了7 岁,男女孩子不
能同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开始读《孝经》、《论语》(女孩也不例外)。
这以前的孩子被称为孺子,即属婴幼儿时期,婴幼儿可以早睡晚起,饮食没
有固定的时间和次数。到了8 岁,孩子就已进入学龄期了,出入门户、进食
都要在长者之后,要教他们知道谦让,男孩读《尚书》,女孩不出中门;9
岁时男孩诵读《春秋》和诸史,要为他们讲解,让他们明白其中的义理,对
女孩则要给她们讲解《孝经》、《论语》、《列女传》、《女诫》一类的字

书,使她们懂得文中的大意;孩子们长到10 岁,男孩就要外出就读了,他们
要寄宿在外,读“经”、“传”,听从老师的讲解,理解仁、义、礼、智、
信的含义,并开始阅读诸子群书,不断深入,女孩则留在家中教他们柔顺服
从,做较为复杂的女工活。

综前所述。我国古代婴幼儿、学前期及学龄初期家庭教育的内容,大体
上包括四个方面:生活能力的培养;自然知识的传授;道德习惯的培养;身
体方面的训练。

(2)注重道德品质的教育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徐特立同志称孔子的这句话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总纲。这里主
要涉及的是对子弟道德品质培养的问题,可见古人对德育是十分重视的,其
内容主要是培养以下几方面的品德:

①“孝”、“弟”。
“入则孝,出则弟”是说孩子在家中要孝敬父母和祖辈,在外边要尊重
长辈和年长的人。“孝”、“弟”是维护封建社会人与入关系的纽带,教育
孩子知道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做到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懂得长幼有序的道
理,这当中虽有其封建色彩,但是这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的道德
传统。儿童热爱、关心父母,在长辈面前讲文明、懂礼貌,在今天也是应该
大力提倡的,为此必须从幼小时就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为日后发展打
下牢固的基础。

②“谨而信”。
“谨而信”是说儿童要从小养成严谨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要言
而有信,诚实不欺,战国初期曾子杀猪和孟母买肉的故事,都生动地告诉我
们古人是非常重视培养子女诚实、正直的品德的。因为这种待人处世的美好
品德一旦养成之后,对子女成人后的立身行事,取信于人是至关重要的。

③“爱众”、“亲仁”。
“泛爱众而亲仁”是要培养儿童爱一切人,养成善良的品德,要求儿童
亲近仁者,学习他人的长处,所谓“泛爱”还包括其他有生命的蜂蝶、虫蚁
之类,要求父母和长辈在儿童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要阻止他们随意捕捉,任
意杀害生灵的行为,以养成乐善好施的品德。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泛爱”,
显然有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的鲜明动机,应该予以批判,剔除。但
是,强调儿童从小接近善人善事,接受良好的社会环境的薰陶,养成善良、
好学的美德,无疑也是值得我们提倡和继承的。

④谦虚谨慎。
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和日后的安身立命,古人十分重视对子女谦虚品德
的培养。《尚书》中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为历代教育家所推崇。明
代家庭教育家朱柏庐曾教育后代:“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偕诉?当忍耐三
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从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的角
度,教育子女要谨慎从事,不要自以为是。清初教育家张履祥说:“心虚则
随处能得益”,则把培养谦虚美德的好处推广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言有招
祸也,行有招损也,君子其慎所立乎”(《荀子·劝学》),从立身行事的
方面,告诫后人言行均要谨慎处之。汉代刘向说:“智者慎言慎行,以为身
福;愚者易言易得,以为身炎”(《新书·大政》)则把谨慎行事提到人生
祸福的高度。明朝仁孝文皇后在《内训,慎言》中说;“口如扃(jīong,门

闩。作者注),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用闭门的门闩作比喻,形象地
告诫后代慎言多虑才能有恒,而言多语失难免兑现的道理。

⑤“克已”、“利人”。
培养儿童利人的品德,也是古人教育子女的重要内容。“已所不欲,勿
施于人”、“君子学通则爱人”(《论语》),都是强调做人要关心、爱护
他人。因此要从小培养儿童不为私欲私利而损害他人利益的品德。“厚者不
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是说道德高尚的人不靠损害他人的手段
作有利于自己的事,仁爱的人不危害别人来邀取功名,“为人者重,自为者
轻”,《战国策》上这两段话都把“为人”提到人生观的高度来认识,以告
诫后世做人的道理。

(3)注重规范行为的培养
为了保证对儿童德育要求的落实,古人十分注重在日常生活当中从幼小
时期就加强对子女的严格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里仅举战国时期《礼记》中有关篇目的记载,扼要地做些介绍。

①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礼记·曲礼》中说:“凡为人子弟者,冬温而夏清(gìng 凉),昏定
而晨省。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意思是说,凡是做
子女的,冬天必须使父母温暖,不遭受风寒侵袭;夏天必须要让父母凉爽,
免受暑热之苦。晚上就寝前,要为父母铺好床,盖好被;早晨起床后,要先
去探视父母问询安康。外出之前,一定要向父母禀告,得到长辈的允许;返
回家后,必须要先面见父母,汇报外出情况。游玩的地方,应该是父母知道
的常去的固定场所;学习、阅读的内容,必须是父母规定或要求的专业。

《礼记·王藻》中规定:父母呼叫时,子女应马上答应,不能违背。如
果正做事情,要立即放下手中的东西,赶到父母身边来;如果正有吃东西,
要立刻吐出来,跑步迅速来到父母面前。除此以外,还要避免做一些让父母
担心、操心的动作或事情,如“不登高、不临深”等等。

幼童在侍奉父母过程中,只要做到这些要求,就算初步做到孝顺父母了。

为了培养儿童尊敬长辈的礼貌行为,《曲礼》说:小孩子会见父亲的同
辈时,进退都要听从吩咐,不可自作主张,以示对长辈的恭敬;年长者如牵
着儿童行走时,要用双手拉着长者的手,长者背负或挟抱孩子时,与孩子谈
话,孩子应该掩口回答,以免出气、唾沫触污长辈;孩子如果同长辈一起走
路,必须走在长者的后面,等等。

②诚实不欺,正直磊落。
《曲礼》说:母亲要经常教育子女不欺诳的道理。父母更要在子女面前
作出诚实不欺的榜样。为了养成幼儿正直的品德,《曲礼》还说:“立必方
正,不倾听”,要求父母平日要经常提醒子女端正的站立,面对着固定的方
向,不能随意偏转侧身,更不能邪歪着头听别人说话。可见古人不仅注重身
教言传、还特别注意结合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来帮助孩子养成诚实和正直
的品德。

③行为规范。
为了培养谦虚的品德,《曲记》要求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居不主奥,
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奥是室内西南角,通常是长辈的居所,
小孩子不能住;当时没有桌椅,人们坐卧都在席子上,小孩子不能一人坐在
席子的中央;走路时孩子不能走在甬路的中间,要靠边儿走;不能站立在门

的中央。这些行为训练的目的,都是为提醒儿童要时刻注意自己晚辈的身份,
要随时注意对尊长、客人的尊重和谦虚。

对年龄稍大一点儿的幼儿,在与小朋友的交往当中,或者在日常生活中,
《礼记,少仪》要求孩子要做到“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毋
拔来,毋报往,毋读神,毋循往”。意思是不能偷看别人的隐私,不邪眉挤
眼与人纠缠,不能揭别人的老底、旧账,不能有戏弄,侮辱别人的神情和动
作,平日行动要安祥,不要慌慌张张地跑来跑去,不能轻慢了鬼神,不要追
忆、留恋过去那些不正当的事情。

《曲礼》中还规定:“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
言不声则不入”等等。要求孩子到别人家去时,进门前应该高声叫门、通报,
让主人知道有人来了,做好准备。如果人家门外有两双鞋,说明里边有两个
人正在谈事情,要等听到里边人招呼后再进去。进门时应注意不能踩着别人
的鞋,不要踢着别人的坐席,要提起衣服、坐到屋角的位置上,谈话时更要
认真听、谨慎答等等。

《礼记》所记载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都是战国时期父母要幼儿学习和
遵守的,目的就是为孩子们长大成人后的待人处事打好基础。仅从上述三个
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人不仅十分重视对婴幼儿童的思
想品德教育,而且十分重视在日常生活的细微行动中严格要求,按照一定的
行为规范细心培养子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曲礼》对后世影响很
大,到了宋代司马光、朱熹的时代,又在此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要求的行
为规范也更加严格、细致了。比如关于进餐,司马光要求儿童必须在长者之
后。而南宋朱熹,则进一步提出:儿童进餐不能贪多,喝汤不能流出嘴角,
咀嚼时不得发出声音,不能把碗里的鱼肉再送回菜盘里去,好吃的菜不能独
揽一个人吃,不能边吃边抠嘴、剔牙等等。这些要求在《曲礼》的基础上,
发展得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加严格,也更加科学了,对从小培养儿童的
文明的饮食习惯无益是有益处的。

(4)讲究初生儿护理
古人为使子女健康成长,非常重视婴幼期的护理工作。经长期经验的总
结,形成了一整套婴幼儿家庭养护学说,成为古代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对于初生儿,古人强调以下几个护理环节

①、“拭口”。古人认为婴儿刚出生时,口内含有脏物,被称为胎毒,
如果咽入腹内,日后会发展为惊风、瘟疹及疮疥等病。因此,“小儿初生,
先以棉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尼、恶血。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
成百病矣。”(唐、孙思邈《千金方》。)应该在婴儿哭出声之前迅速为其
除去“青尼”和“恶血”。
②、“儿啼”。婴儿降生后如果不哭,必须立即挽救,不然性命难保。
挽救的方法,“可取儿脐带向身却捋之”或“呵脐以温之”(南未、刘方明
《幼幼新书》)。
③、“断脐”。古人提倡新生儿应先洗净,然后剪断脐带,继而“炙脐”
(再截断施热处理,以消毒井补足阳气),炙脐后还要裹脐,“婴儿初生,
最重裹脐,梢有不慎,致成脐风、噤口、撮口等恶症”,并在20 天左右打开
检查。这一过程均要求在关闭门窗,室内温暖、洁净的情况下进行。
④、“浴儿”。水必须冷热适宜,否则婴儿受惊,也会导致五脏生病;

洗浴时间不要太长,时间长了易“伤寒”,夏季时间长了则“伤热”;洗的
次数过多,背冷发稀;不洗则婴儿毛发易于脱落。

(5)讲究婴幼儿的养护
古人养育护理婴幼儿的总原则是“食勿过饱,穿勿过暖”。正如北宋名
医钱乙所说:“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这里强调了衣着和饮食两
个主要方面。

①衣着。
《礼记、曲礼》说:“童子不衣裘裳”。指出幼儿不要穿皮衣,因为带
毛皮的衣服过于暖和,透气性差;不穿下裙,因为行动不方便。主张穿棉布
类的衣物,不仅价钱便宜,便于制作,更重要的是棉布较皮质、丝绸一类的
织物吸水性强,透气性能好,不仅保暖,还有利于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

钱乙是我国儿科医学的始租,他对婴幼儿养护的“薄衣”原则阐述得较
比清楚。他认为:幼儿的衣腿穿得过暖了,势必缺少身体锻炼,反而难于御
寒。应该穿得轻些、薄些,同时让幼儿常到室外游戏,活动筋骨,可以疏通
血气。明代医生薛凯说:“更宜数见风日”指出这样“则血气刚强,肌肉致
密。若藏于重帏密室,或厚衣过暖,则盘骨软脆,不任风寒,多易致病”(《保婴撮要、养护》)。进一步指出多到室外活动,接受日光、空气,对婴幼儿童身体锻炼的积极作用,这些经验为现代医学所证明是正确的。

②古代医学家积累了长期的育儿经验,强调母乳喂养的原则,这也是为
近代医学成果所推崇的成功经验。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品,不仅含
有婴儿成长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而且比例适当,易于吸收。母乳喂养还要
注意“乳儿不可过饱,饱则溢而呕吐”;夜间喂乳,母亲必须坐起身来,抱
着孩子喂,切忌侧卧喂奶;喂后须使婴儿直身,防止奶液溢出;还强调母亲
哺乳期间,属下述情况不得喂奶:性交后,发怒时,呕下痢时等等。“儿多
因爱惜太过,三两岁犹未进食,致脾胃虚弱,一生多病。半岁后,煎陈米稀
饭、粥面,时时与之。10 月以后,渐与稀粥、烂饭,但不与乳并,自然无病
而易养”(《幼幼新书》)。钱乙这段话,指出喂养母乳的同时,喂食其他
食物的方法和重要性,这一主张与现代科学喂养的方法也是基本一致的。
③身体训练。
古代医学家认为婴儿长至两个月以后,眼内瞳人长成,孩子能哭,能识
别人了。“自此为有识之初,便当诱其正性,父母、尊长,渐次令其别之。
童仆、婢妾不可训其手舞足蹈,无礼骂人,高举放倒,盘推闪避。儿虽强笑,
失色惊骇,乖张恶性、自此无端。”(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婴幼论》。)
徐春甫还说:婴儿满百日,会翻身了,应该节制他的喜怒,逐渐让他适应冷
暖;半岁,尻骨形成,应教孩子坐;超过200 天,掌骨形成,应教孩子匍匐;
300 天,骸骨形成,可教其站立;周岁,膝骨形成,该教幼儿行走,应“扶
持之,勿使倾跌也”。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