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巧妙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11年前 [06-17 11:27 周日]

同情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格品质,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及其对其行为的关心、支持、援助的情感,是人的道德情感之一。道德情感教育是幼儿品德培养的重要内容。同情心作为道德情感的一种,对幼儿顺利融入社会,协调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一、幼儿缺乏同情心的因素分析

1.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成人往往忽视与幼儿进行沟通,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致造成代沟;幼儿间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时间相对减少,缺少施与别人同情的环境;随着竞争的加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于自身而排斥他人,这种现象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

2.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同情心的培养;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受人欺负,对幼儿进行消极教导,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想玩你就拿”等,在家庭教养中,父母自身缺乏同情心,难以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有些家长只给孩子爱,却不教孩子爱同伴、爱别人。这就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缺少必要的同情心。

二、幼儿同情心的培养途径

1.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就是幼儿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如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以及与集体的关系,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等,尤其是幼儿园的整体气氛,都属于社会环境的范畴。为幼儿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使幼儿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人间珍贵的友情和同情。

2.善于发现、保护幼儿的同情心。

同情心强的幼儿能够觉察别人的困难、需要,能产生同情的情感与帮助的行为,这正是孩子同情心的萌芽,应加以保护,假如不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别人的痛苦,同情心从何而来呢?

3.利用教育内容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我常常有目的的让幼儿欣赏一些具有情感性的童话故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4.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也是培养幼儿同情心的好教材。

对弱者表示同情,对暂时有困难的给予帮助,是儿童的美好愿望,也是一种健康的心理需求。

捐资助学,希望工程,为灾区捐款捐物,与贫困山区的孩子“结对子”,让幼儿知道,在边远山区,还有很多小朋友生活十分贫困,他们上不起幼儿园,不能迈进学校的大门,没有老师、小朋友、教室、课本,让幼儿了解那里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鼓励孩子伸出援助之手,捐出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把自己的衣物、图书、学具无偿送给困难小朋友。

5.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同情心的发展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由于孩子年龄小,模仿性强,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家长是孩子最早模仿的对象,一方面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家长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http://www.wangjinzhan.com/show/6610.html【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