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第六十七讲:家教名事(四)

17年前 [03-09 16:37 周五]

20.寡母严教出才子
胡适(公元1891 年—1962 年)安徽绩溪人。1910 年赴美先人康乃尔大
学学农科,后转哥伦比亚大学专修哲学。1917 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北京
大学任教。胡适早年提倡新文化运动,与李大钊等人编辑过《新青年》,抗
战胜利后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 年移居美国,著有《胡适文存》、《中国
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

胡适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父亲胡传(公元1841 年——1895

年)21 岁考中秀才,后为官。 47 岁时才与胡适母结婚,母其时年仅17 岁。
胡传婚后得一子,老年得子自是欣喜若狂。胡传爱子,但更重视教子。他在
公余时,亲自制作了一些红纸方字块,教他们母子认字。胡适不到3岁开始
认字,4 岁进私塾正式念书时已识字千余。胡父要求儿子认字,同时也给儿
子讲字,说明其字的含义。胡传还亲自给儿子编写了两本教材,一本是《学
为人诗》,是一本四言韵文。讲的是做人的道理;一部是《原学》,也是四
言韵文,是一部略述哲理的书。

胡传信仰儒家思想,特别是宋儒的思想。因此胡适从小受君臣父子、仁
义礼智信的儒家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终其一生。胡适同时又是一个无神论
者,胡适年幼时生活在封建迷信统治的环境里,但他却因父亲的教育而在
11~12岁时已成了一个无神论者。胡传54岁便逝去,留下遗瞩,要求儿子
“努力读书上进”。

胡传的妻子当时年仅23岁,年轻守寡,膝下仅此一子,但她严守丈夫遗
愿,对儿子严格要求,决不存丝毫姑息娇纵之情。

胡母为了让儿子学习好,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她给教师的学费比一般
人高出几倍,她并且还向教师提出教法的要求。

胡母对儿子更是严格要求,每天天明,她便唤醒儿子,披衣坐在床上,
让儿子回忆头天犯过什么错误,说过什么错话,儿子反省以后,如果有错便
要向母亲承认错误并表示了悔改,才能下床梳洗。胡适洗毕立即背起书包去
学校早读,有时去得太早,教师还没有到,他只能在门口等待。读完了早课
才回家吃早饭,然后再去上学。每天如此,9年如一日。

胡母对儿子的品德方面的要求,有时是严到不应有的程度,比如犯了大
错,儿子不但要受到体罚,而且还不准哭出声音,在封建社会有棍棒底下出
孝子之说,大环境如此,体罚尚能有效。现在社会不同了,大环境变了,体
罚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很小的孩子也懂,因此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无用,还可
能引出预想不到的恶果,是绝不可取的。

胡适的父亲死得早,母亲不能不充当“严父”和“严师”的角色,实际
上胡母是一位温厚善良的人,从不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她嫁到胡家,和丈
夫前妻的儿子、媳妇、孙儿女们生活在一起,是一个难处的大家庭。在家中,
每遇矛盾,她总是心平气和调解,对自己儿子总是教导他“忍让”。胡适成
年后曾回忆说:“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
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
如果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母年轻守寡,仅有一子相伴,但她深明大义,不因儿女之情影响儿子
前途,胡适年仅14岁,胡母便送他远离家乡去上海求学。胡适求学期间,始
终牢记母亲教导,不敢有半点懈怠,刻苦自励,手不释卷,努力学习。胡适
一生乡学9年,上海6年,美国留学7年,终于学有所成。

21.发明家的成长
刘忠笃是当代发明家,到37岁时已有30多项重大革新和发明,其中7
项获奖,成为誉满全国的业余发明家。
刘忠笃和弟弟刘忠宪从小志趣相投,都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具有浓厚的
兴趣,他们的母亲发现这点以后,很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母亲为了帮助儿子们学习,平时很注意把有字画的旧书,旧纸收存起来,
留着让孩子们读。一次刘忠笃想买玩具,妈妈对儿子说:“有本事自己做,

自己做的再不好,也有意思。”刘忠笃听了妈妈的话,便去翻阅妈妈积累的
资料,他从中看到有做温度仪的方法。刘忠笃找了一块小木板,照着书中的
指示,在板上用铅笔划上刻度,分出“晴、阴、小雨、大雨”几个小格。他
又找了一只破罐头盒,用剪刀剪下一条做指针,指针上打个小洞,就差一根
长长的头发刘忠笃请求妈妈给一根长发,妈妈知道儿子的用处后,高兴地说:
“拔吧!”

刘忠笃揪下了妈妈的一根根长发,小心地泡在热肥皂水里脱去油脂,而
后系在一只小螺丝上,可是不小心,头发断了。这样一连拔了妈妈10
多根头发,妈妈鼓励孩子说:“试验哪有不失败的,拔!”

在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10 岁的刘忠笃终于将温度计做成功了。他将它
挂在墙上。

一天深夜,一阵雷雨声把刘忠笃从梦中惊醒,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
看见温度计的指针正好指在“大雨”上。他高兴地将妈妈叫醒,妈妈看了,
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好哇,成功了,妈妈祝贺你。”妈妈借此机会又教导
孩子:“一个人来到世界,总要为大家贡献点什么,最好是创造点别人没有
的东西,否则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

待孩子一上初中,妈妈就更注意孩子的教育,经常讲些科学家、发明家
的故事,鼓励儿子们刻苦学习。

一次妈妈给兄弟俩讲了美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的故事,
说:“贝尔兄弟实验室”从建立以后取得了上百项发明专利。

刘忠笃听了也决心搞一个试验室,为了筹集资金,兄弟俩在暑假去江边
卖冰棍、汽水;平时放学后去帮人拉车,赚了钱全部存入钱箱。秋天开箱时
已积了200 多块钱。兄弟俩在妈妈的帮助下,用这些钱盖了一间茅棚,取名
叫“贝尔兄弟实验室”。妈妈找了一块硬纸板,亲自书写上这几个字。

有了实验室,刘忠笃和弟弟立即进行了磁力的研究:兄弟俩摆弄一阵,
由于同性相斥的原理,铁条上有同样磁性的小盒子奇迹般地浮悬起来了。在
世界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发现并利用磁力悬浮原理的试验,比法国的磁力悬
浮火车试验早37 年。可惜,当时人们还不认识试验的价值,只把它当作孩子
的游戏。
7 年后,当刘忠笃兄弟得知这一消息时,忍不住大哭起来。这时妈
妈安慰孩子说:

“坚强者脚下必有路。”

在妈妈的鼓励下,刘忠笃在人生道路上虽历经坎坷,但他从未动摇过献
身科学事业的信念,甚至在关押中仍在偷偷摘试验。

他最后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22.“经营之神”教子有方
九十年代台湾首富王永庆,被人们赞誉为“经营之神”。
世界化学工业,长期以来都由美国、西德等工业国家的企业家称雄。但
在1933 年,世界前50 名企业家的排列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华人企业家的
名字;台湾塑胶集团企业董事长王永庆。

王永庆出生贫寒,仅有小学文化程度,他是靠经营小米店起步,艰苦创
业,一步一个台阶地登上世界塑料王国的宝座。现在,他准备在厦门市附近
的沧海特区建造一个耗资数10 亿美元的石化工程,以实现他的6 个梦。这6
个梦其中有“故乡梦”、“民族梦”、‘统一梦”。

王永庆是一位有思想的企业家,因此,他非常重视人的因素。


他认为“一个公司经营的成败,人的因素最大,属于人的经验、管理、
智慧、品行、观念、勤劳等等的无形资源,比有形的更重要。”基于这种卓
识,他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

王永庆的儿子王文祥,17 岁考进英国伦敦帝国大学,24 岁获博士学位,
在海外工厂找到一份“学以致用”的工作,苦干了3 年。

1980 年,王永庆才召回儿子到他创办的南亚塑胶公司工作。王文祥身为洋博士,又有3 年工作经验,但到了父亲的公司,仍与其他职工一样,
从基层干起,历任课长、长管组长、厂长、专案负责人、副经理,直到1984
年才升任为公司事业部经理,管理千余人,统辖几家工厂产销与营业。

现在,王永庆已逾“古稀”之年,台塑这么大的基业由谁接棒,众议纷
纭。王永庆在这议论声中公开宣布:“如果我霸道,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棒子
交给儿子,我就是罪人。此言一出,赢得四面八方人士肃然起敬。

23.美好的家庭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公元1870 年—1920 年)是无产阶级革命
的伟大领袖,同时也是一位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为人诚实、礼貌、风趣幽
默的人。他的几位兄弟姐妹也都具有同样的教养和品德。哥哥亚历山大在彼
得堡大学学习时学习成绩优异,由于积极参与谋刺沙皇的准备工作,被处死
刑,死时年仅21 岁。姐姐安娜.从1886 年开始参加革命运动,多次遭到沙皇
政府的逮捕。妹妹奥里珈很有天分,可惜在高等女子学校读书时患伤寒病去
逝了,她和列宁非常友爱,常一起读马克思的著作,思想进步。弟弟德米特
里学习成绩优异,是一位职业医生,从1897 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小妹妹玛
丽亚,在大学读书时也参加了革命活动,成了一个职业革命家。

列宁兄弟姐妹6 人,全都品学兼优,在革命斗争中都表现得英勇杰出,
这是为什么?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否有关?答案是肯定的,列宁的家庭是
一个模范的家庭,列宁的父母是可以成为人类楷模的父母。

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扬诺夫出身于贫苦家庭,他靠
半工半读求学,后来由于工作勤奋出色当了省的国民教育总监。列宁的母亲
虽然是位家庭妇女,但她品质高尚,为人善良正直,知识丰富。他们夫妻关
系亲密,相敬如宾。他们热爱孩子,又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这种家庭本身对
孩子的成长就必然起着良好的作用。

伊里亚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发展国民教育的事业。他经常坐着大板车
四处奔走,到各处进行视察,有时一走就是几个星期,他这种对事业孜孜以
求,无私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他们从小就确立了为事业献
身的理想。

伊里亚工作很忙,但他只要一回家,便和孩子们在一起,他是一位和蔼
可亲的好爸爸。他对孩子讲民主、平等。他把自己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讲给孩
子们听,让孩子们不但了解父亲的工作,也了解了社会。他和孩子们交换意
见时,允许孩子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批评孩子时允许孩子自我辩护。

但是,伊里亚也是一位严格的父亲,他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谁要违犯了
就被罚到书房坐在一把大圈椅里,孩子们管这把椅子叫“黑椅子”。犯了错
误的孩子坐在“黑椅子”上反省,直到妈妈宣布解除禁令才可以离开。

伊里亚工作繁忙,大部分教育的责任还是落在了母亲的身上。
列宁的妈妈性格开朗,她把家庭气氛搞得非常活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
增长知识。她经常和孩子一起开家庭音乐会、跳舞会、作游戏。比如冬天,


妈妈和儿女们在小娱乐室或餐厅里,用几把椅子代替三套马车和爬犁,列宁
坐在前头当驭手,他得意地挥着鞭子驱马拉车,姐姐和母亲坐在后面。马车
在想象中急驶,母亲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向孩子们描绘着冬天的
道路、森林和路上遇到的各种假设的景象。孩子们陶醉在母亲描绘的诗情画
意之中,既得到了休息,又增长了知识。

父亲则教孩子们下象棋,他认为下棋可以训练孩子的智力。

父母亲还经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他们去伏尔加河观看冰雪,到森
林去旅行,欣赏日出和日落。这不但陶冶了孩子们的性情,增长了与大自然
的感情,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

稍大一点,列宁一家还办了每周一期的《星期六》杂志,每周内,每人
都写一篇文章,自由命题。然后由一人把文章收起来夹在一个特制的书夹里,
星期六晚上,就当着父母的面宣读给大家听。

孩子们上学以后,父母仍指导他们的学习,学习内容很广泛,决不仅仅
是课堂那点知识。母亲每天还要帮助孩子们学外语。她要求孩子们跟她谈话
时,第一天说俄语,第二天说法语,第三天说德语,列宁在母亲的严格要求
下,中学时就学会了法语和德语,后来又自学了英文、意大利文和波兰文。

列宁和兄弟姐妹们生活在这个和睦温馨、友爱而又丰富多彩的家庭里,
身心怎会不得到健康的成长?所以,为人父母,有责任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
的能够健康成长的环境。

24.迷途知返
伽利里奥·伽利略(公元1564 年—1642 年)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
伽利略是中世纪欧州的一颗明星。他在物理方面的发现,打破了1700
多年来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牛顿曾说:“如果我能看得比别人远一点,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他所说的巨人,首先就是指的伽利略。

伽利略之所以成为一颗明星,这首先得力于他的父亲。

伽利略的父亲凡山佐擅长数学,还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和琵琶演奏员。
但是,在当时的意大利,人们并不了解数学的用处,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专职
的数学教授,也不重视艺术。凡山佐特长虽不少,却不足以谋生,只能违心
地开个小铺子维持生计。

凡山佐很重视儿子的教育,希望他成为一个医生,便把他送到伏伦勃罗
萨的修道院的学校去学习。那时欧洲的教育、科学都是神学的奴仆,许多学
校都是附设在修道院里。

伽利略在学校里受到宗教感情的影响.决定当一名修道士,把一生贡献给
宗教。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也是时髦的选择,就象我们现在喜欢选择贸
易、金融一样。

凡山佐了解儿子的性格,他知道儿子从小就是一个性格活泼、思路敏捷、
好提问题的人。这次儿子的选择,完全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他是不可能
长期忍受修道院中枯燥、冷漠,令人窒息的生活的,因此,他坚决反对儿子
的决定。

凡山佐找了一个借口,说儿子有一只眼睛有病,不能看书,把儿子从学
校带回了佛罗伦萨的家中。
凡山佐在家里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的劝导,终于使伽利略改变了献身宗教
的错误决定,改进了比萨大学当了医科学生。


在比萨大学,伽利略结识了一些数学家,开始观察和研究一些物理现象,
从此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故事说明,年青人容易感情冲动,在人生道路上可能走上迷途。这
时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迷途知返,这对孩子的前途可能会起着重大的作用。

25.“白痴”变“神童”
卡尔·威特是十九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认为“对孩
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不是决定于
天赋多少,而是决定于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
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他在一次学会开会时向大
家宣布:“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那我就一
定能把他培养成非凡的人。”

上帝好象有意要考验一下卡尔·威特,他不久真的得了一个儿子,取名
也叫卡尔·威特。小威特不仅不聪明,而且先天不足,邻居背后议论纷纷,
说长道短,都认为小威特是个白痴。小威恃的母亲非常忧郁,认为儿子没有
前途,教育也是白费力气。父亲既然是教育家,而且在理论上又坚持“后天
教育的重要”,岂能面对自己的儿子畏难退缩,老威特下决心要教育好自己
的儿子。

老威特首先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他用循循善诱的办法,首先引导儿子
对识字的兴趣。老威特买了许多有兴趣的小人书和画册,把其中引人入胜的
故事讲给儿子听,然后说:“如果你能认识字,这些书都能看明白的。”有
时他又故意不讲故事,却挑逗儿子说:“这个画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惜爸
爸没功夫给你讲。”这就激发了小威特识字的愿望,到此,父亲便很自然地
开始教儿子识字。

小威特为了看那些有趣的故事,便开始刻苦认字。

不久,这个被称为白痴的孩子便轰动了附近地区,成为远近闻名的“神
童”了。这时,老威特为了使儿子保持正常儿童的心理状态,坚决阻止任何
人称儿子为“神童”,更不许当面表扬、称赞儿子。由于老威特教育得法和
谨慎引导,小威特才能始终保持刻苦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良好习惯。

到八九岁时,小威特便学会了德语、法语、拉丁语等6 国语言,通晓物
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 岁时就考入了莱比锡大学。1814 年4 月,未
满14 岁的威特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
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白痴变成了神童,这个故事说明,没有什么天生的不可教育的白痴和神
童,也说明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

26.发明家的妈妈
托马斯·艾尔瓦·爱迪生(公元1847 —1931 年)出生在美国中西部
俄亥俄州的米兰小镇,是美国著名发明家、技术史上的天才之一。他拥有白
炽灯、留声机、炭粒话简、电影放映机等1093 种发明专利权,还创办了世界
上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

这位天才的发明家7 岁时得了猩红热,病了很长一段时间,病好后,不
幸双耳失聪。因为生病和搬家,爱迪生8 岁才去上学,仅上了3 个月便又辍
学回了家。但这位天才的发明家,在学龄前就表现出比一般孩子更强烈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

有一天,小爱尔(爱迪生的母亲这样称呼他)飞跑进屋,脸上表情非常

兴奋,仿佛得了什么异外的礼物。

“妈妈,那只鸡坐在几只鸡蛋上干什么呀?”

他的妈妈南希与众不同,不管多忙,对儿子的问题总是耐心热情地给以
解释,直到儿子满意为止。这次南希听了儿子的问题,也一样立即放下手中
的活儿,耐心他说:“这些蛋和别的蛋不同,是孵小鸡的。孵小鸡就是把这
些蛋暖和暖和,好让鸡娃从蛋壳里钻出来。”

爱迪生听了若有所思地走了。不久的一天,该吃饭了,可哪儿也找不到
小爱尔,家里人都很着急,全体出动。四处寻找,终于在仓库里发现了他,
大家看见爱尔正蹲在一个草窝上,大家都莫明奇妙,不知他在干什么。妈妈
一看就明白了,儿子是在“孵小鸡”呢。南希没有责备或者随便取笑儿子,
却检讨自己在回答儿子问题时还不够细致和具体。于是她又补充告诉儿子
说:“鸡的体温有40°C,人的正常体温是37°C,靠人蹲着“孵”是孵不出
小鸡的。”她还告诉儿子:“假若用一种办法使受精的鸡蛋保持42°C,到
了一定的时间,小鸡也可以孵出来。”

南希是一位优秀的妈妈,她曾当过小学教师,懂得教育孩子应注意的方
法,她认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比教一点知识重要;指导孩子学会思考比要
求孩子死记一些教条重要。

南希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了教育儿子的计划。她经常带儿子去大自然
中,观察自然景象,边看边讲,从而培养了孩子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勤
于思考的习惯。冬天,南希在屋内指导孩子阅读,读了许多世界名著。爱迪
生在母亲指导下,9 岁时不仅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能自己阅读那
些深奥的名著了。

南希还很注意观察孩子的成长,当她发现孩子喜欢提问,而且尤其对物
理、化学特别喜欢时,就上街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送给儿子。这本书在
当时很有名,书中凡讲到物理、化学实验时,都附有简单的说明和插图。南
希为了帮助儿子学习,她还和儿子一起做实验。当儿子不满足于书本知识,
别出心裁地想出一些新鲜主意搞实验时,母亲从不制止。甚至当儿子做实验
差点引起火灾时,母亲也不因噎而废食。相反,为了方便孩子实验,还专门
腾出家里的一间地下室给儿子当实验室。

爱迪生11岁时便对电发生了强烈兴趣,但他没有足够的钱进行试验,为
了挣钱,父亲说服了母亲,12岁的爱迪生过早结束了童年,开始了人生艰难
的旅途。

爱迪生从12岁开始走向了人生,也走向了科学发明创造的道路,培养他
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第一位教师,就是他的母亲——南希。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幼教是多么重要,方法更加重要。也说明,一个有残
疾的孩子,也一样能成才。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