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回复0005:为什么博士也会教育不好孩子?

17年前 [02-19 09:27 周一]
回复0005:为什么博士也会教育不好孩子?
gxm 发表于 2006-9-11 16:24:00 阅读全文(81) | 回复(1) | 引用通告(0) | 编辑

       假期中,我接受了这样一对来自上海的年轻家长:一对夫妇俩一个是博士,一个硕士,可在教育孩子上不断出现失误。在与他们交流几次后,让我高兴地看到,他们已经认识到是自己缺少教育孩子方面的科学知识,而不是学校没有办好,更不是孩子没有出息。如,他们的孩子有多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动症,他们没有从家长教养方式和态度上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一直在责怪孩子智力水平太低,其实他的孩子是十分聪明的。同时,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时常出现动手打孩子的现象。这使我想到以下的相关链接:在高学历中至少有25%存在家庭暴力,高学历并不一定是高素质,也就是至少从家庭教育这个角度上看,高学历并不等同高素质,尤其是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关注一下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高学历(仅指导是某一个专业领域上)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并不定具备高素质,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几乎我们所有的家长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了!那么,是谁输在了起跑线上呢?不是孩子,正是我们的家长自己。特别是在今天学校教育大体相当的情况下,更要看中的是家长教育子女的素质。

       自我反思:作为一名指导者,当然也是志愿者,能够让家长找到育人的核心问题,是令人欣慰的。用日志形式发出来的目的是希望与大家共享:在责备孩子的那一瞬间,我们一定要冷静下来,反思:一定是我们作为家长在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上出了问题。

 

相关链接一:博士也会打老婆

       省城包河区某街道的张女士近日到省妇联哭诉自己被丈夫暴打的事。据介绍,她丈夫是留学归国的博士,夫妻俩同在某名牌大学任教。平时孩子由农村来的婆婆和姑姐帮助照料,由于生活习惯、喂养方式、家教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她与婆婆和姑姐之间难免产生一些矛盾,而每一次她与婆婆和姑姐发生争吵时,丈夫竟然对她拳脚相加,经常把张女士打得鼻青脸肿。碍于面子,她一再忍让,造成丈夫经常依靠动粗手段解决家庭矛盾。张女士哭诉说,自己的心都凉了,现在就想是离婚。

相关链接二: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师夏艳对此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家庭暴力的发生,与当事人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年龄无直接联系。近年来家庭暴力正呈现出从低学历家庭向高学历家庭蔓延发展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家庭暴力已不分阶层了,“蓝领”家庭或“白领”家庭都可能出现,而且高学历家庭暴力更加隐蔽化。从总体上看,知识分子家庭的暴力形式以冷暴力和性暴力为主。像干涉配偶行动自由、恶意贬低、故意刁难等,这样的精神虐待都属于冷暴力。而性虐待是强迫配偶进行性生活,损伤其性器官等。

      另外,有些男性知识分子也会实施更为隐蔽的身体暴力,一般不打脸,而是施暴在身上不明显的位置,以防让外人看出来。而很多女性知识分子并没有像人们想像的那样用离婚来摆脱家庭暴力,采取了忍耐的态度,主要是因为“要面子”,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婚姻的失败,同时也有部分家庭是为了孩子,希望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而委屈求全。

       同样,现实生活中,妻子对丈夫施暴的也不在少数,但是为了面子,大多数男人不愿意说,而且也没有类似妇联这样的机构给男士提供帮助。所以,除非事情已经严重到发生伤害案件,很多人选择了“家丑不外扬”。减少家暴任重道远省妇联权益部刘姓工作人员解释说,从省妇联权益部越来越多的家暴咨询者中,他们感觉到减少家庭暴力任重道远。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家庭暴力对妇女及社会的危害,要求遏制这种粗暴行为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其中最多的声音是健全完善相关法规。然而,法律制裁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人们更需要的是事前的疏导、减压、心理咨询,但恰恰在这一方面,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是薄弱的。只有通过相关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制约,家庭暴力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少。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