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醉梅老师群分享:考考你

12年前 [04-25 13:29 周三]
【考考你】现在,假设我们在听家长说话,怎样倾听才能听出更多的信息,反映出家长言语背后的教育观念、方式呢?
 事件:孩子拿了60分的语文卷子回到家,怯生生地要妈妈签字。
 家长:“昨天,孩子拿了60分的语文卷子回来,要我签字。”
指导师:“那你接下来是怎么做的?”
(现在,我们假设相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家长来回答。)
家长A:“我当时气疯了,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最后也没有给他签字。”
家长B:“我很生气,狠狠地打训他一顿,最后还是给他签了字。”
家长C:“我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对他说,你这次考得不好,没关系,下次还有机会,再努力吧。”
家长D:“我虽然也生气,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对他说,你这次考得不好,我想你一定很难过,我知道你非常想考好的,妈妈非常理解你。不过没关系,现在我们找找原因好吗……好,下次还有机会呢,我们一起努力,OK?”
点评:
从四位家长说的话中,我们能听出什么呢?反映出家长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教育能力呢?
从家长A中看出:家长情绪管理能力欠缺(很情绪化,因为没给孩子签字);用的是负面的教育方式(训斥、指责等);存在不接纳孩子的心态。
从家长B中看出:家长情绪管理能力也比较欠缺(虽然也情绪化,但还是比较理智,因为最后给孩子签字了);用的是负面的教育方式(训斥、指责等);存在不接纳孩子的心态。
从家长C中看出:家长有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克制住情绪),但缺乏共情能力(没有关注孩子的感受,没有给孩子情感支持,眼里只有成绩);存在没有完全接纳孩子的心态。
从家长D中看出:家长有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克制住情绪),有一定的共情能力(能关注到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能给孩子情感支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能和孩子一起分析考得不好的原因;能给孩子心理支持和力量(特别是用“我们一起努力”来表达“孩子你并不孤单,有我陪伴你”的意思);存在能接纳孩子的心态。
从四位家长的回答中,能够检测她们对成绩的态度,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理解孩子的共情能力以及教育方法。所以,不同家长的回答,会看到不同的态度、心理和教育能力。

给大家分享:用运用积极暗示的语言来询问
指导师在询问时,也要注意措辞。同样的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但起到的暗示效果不一样。倾向于正面的言语能给求助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引起正面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他继续回答。而倾向于负面的言语则起到的是消极的心理暗示,容易引起负面的情绪体验,或感觉不良,有可能不是很积极地配合。因此,指导师在询问的时候,要努力把对方带入一种积极心理环境中。
举例1:孩子说:“我的语文成绩考得很差。”
不恰当的询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语文成绩考得很差呢?”
恰当的询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语文成绩考得不理想呢?
举例2:孩子说:“我不敢在人多的场合讲话。”
不恰当的询问:“你为什么不敢在人多的场合讲话呢?”
恰当的询问:“是什么原因让你不能在人多的场合自如地表达呢?”
点评:两种提问,意思一样,但效果不同。询问的水平层次体现出来了。前一种询问,是在重复求助者的用词,等于是暗示他自己确实这么糟糕,指导师起到了负面强化的作用。而后一种询问,听起来感觉好多了,至少会让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如自己所想象的这么糟糕,指导师并没有负面去强化这种在求助者看来是缺点的东西。前一种询问,让求助者看到的是缺点,问题;后一种询问,让求助者看到的是目标,还有希望。(醉梅)
摘自学员群,肖庆兰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