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你我共有神奇又奇怪的朋友——情绪/转

12年前 [03-05 20:01 周一]
 
  阿布又有了一个新朋友。
  这个新朋友非常的不一般,她热烈、疯狂、狡猾、激昂、高亢……甚至有时候还狰狞。当她发作的时候会狠狠的抓住你,向你索取“眼泪”、“难过”、“伤心”。你一定要好奇了:“什么样的人会这样,还要当小朋友们的朋友呢?”你或许心里还暗暗地想:“这样的朋友,别让我、我的朋友,更别让我的孩子认识就好。”只要稍有可能接触她,大家一定会退避三舍。可是,没有法子,任何一个人都要认识这个朋友——你、我、他,还有我们最爱的孩子们。
  这个让人不喜欢的朋友到底是谁呢?我偷偷的告诉你,她的名字——叫“情绪”。

第一节:认识新朋友——“情绪”
  这个新朋友如此之厉害,又如此之特别,那我们先来认识认识这个新朋友吧。

  姓名:“情绪”
  性格:热烈、疯狂、狡猾、激昂、高亢……
  爱好:和人做朋友
  特点:和人类如影随形,不分不离,不弃不舍
  最喜欢做的事情:抓住你不放
  最大的优点:连接生命与精神,搭建人类通向世界的桥梁。(如果不杜撰一下,你一定把她给忽略掉了!)
 
你我共有神奇又奇怪的朋友鈥斺斍樾
 
 
第二节:“情绪”的故事
    接下来,让我跟大家讲讲“情绪”的故事吧!通过故事认识这个——神秘人物。
  “情绪”原来是一个天使,宇宙中原本就有她的一席之地。时间流转,每诞生一个人,她必定要去问候,必定要停留。她原本心地善良,可是她的长相就如同魔法保姆麦克非一样(英国的一部电影,值得推荐),有点难看,有看丑陋,不那么讨人喜欢。当她在人类驻足之后,人类的不理解,使她愈发的用无法令人理解的“非常”方式、“非常”方法与人相处。长此以往,她在人类的世界中,便成为了不被欢迎,不被喜欢,不被接纳,甚至避而不谈的一个对象。可是即使这样,她任然继续着上帝指派给她的任务,勤勤恳恳,始终如一地为人类服务着。
  “情绪”天使在人间,随着人的成长,随着人的变化,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涵。天使的身份注定她不能独行人世,必须依靠人类而存活。可是神奇的是,她却总躲在人类精神领域的某个角落静观人世变换、世间沧桑。
你我共有神奇又奇怪的朋友鈥斺斍樾


(作者心语:)
  此处我把“情绪”拟人化。把情绪当作一个人,这样虚无缥缈无法认知的情绪就具体化了。请用读童话般的方式来读这个故事。
 
  情绪是构建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要素。情绪是一个客观存在,没有正向、负向之分。
 
  现实的世界中,我们之所以觉得情绪是负面的,是因为情绪需要流淌。1、在个人身体内流淌,会让人觉得难过、痛苦、伤心。与快乐、开心相比,个体更喜欢后者,所以人主观地把情绪当成负面的。2、在群体内流淌。一旦情绪涉及到两个人或更多人,那么就注定造成影响:或者认同、接纳情绪,成为抚伤人;或者抵制、排斥情绪,成为“伤口上撒盐”或者“火上浇油”的人。
 
  记住,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好坏、正负之分。这样客观真实的态度,有利于后期如何对待情绪。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把拟人化的情绪,用“情绪”表达,真正的情绪,则用 情绪  表达。)
 
 
第三节:“情绪”与你、我、他的“爱情史”
  某天,一声响亮的“哇……”哭声,一个胖嘟嘟,粉嫩嫩的小姑娘诞生了。她就是我的宝贝——阿布。当阿布放声痛哭,向世界宣布她的到来的时候,“情绪”天使就立刻来到。那响亮的哭声,更是她专属的名片,她大声地宣布:“阿布,从此以后,我跟定你了。一辈子,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快乐还是痛苦……从你出生到你老去离开这个世界。你都别想甩掉我。当然,你也一定是无法甩掉我滴!呵呵呵呵……我可是有魔法的天使!”
  从此以后,“情绪”便和我们的孩子(其实也包括你、我、他)难分你我,形影相随、朝夕相处、终身相伴了。
  悄悄的告诉你,其实我们也已被“情绪”进驻,只不过,我们的比起孩子的更早。可是,你可不能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情绪”的年龄大小。30岁而立的人,心中住着的“情绪”可不一定就是30岁的“情绪”,说不定,你的“情绪”还和小朋友们一样大小呢!
 
你我共有神奇又奇怪的朋友鈥斺斍樾


(作者心语:)
   1、情绪随生命诞生而诞生,并陪伴人终生。所以,请善待我们的情绪。如果你总觉得它不好,并给它贴上“坏人”的标签后,它会恼羞成怒,最后变成恶魔。以至于你碰到任何的困难和挫折,情绪都会抓住你不放,让你无法逃脱苦海。这一点,它就像人生的毒瘤,伴你终生,折磨你的心智、精神、灵魂。
 
  2、情绪需要0-18年的时间逐渐发展直达成熟。所以,请淡定、从容对待我们的情绪。允许情绪的存在,正视它的发作。允许、接纳、理解——情绪会成就你终身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成为一个理性、感性并存且完整的人。


一、生命之初(0-2岁),情绪伴随孩子认知世界,认知自我
(如同恋爱的两个人一般,从最初的相识到相知)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阿布一天一天长大,她的小“情绪”随着她一天一天的长大。
   第一次直起来脖子、第一次抬起了头、第一次自己翻身、第一次用小胳膊肘支撑起自己的身体、第一次爬行、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迈步行走、第一次跳跃、第一次奔跑、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第一次上学……小“情绪”和我们的孩子一同渐渐苏醒。可大多数的时候,一切都欣欣然,都被爸爸妈妈照顾得顺顺当当,她即使偶尔地睁开了小眼睛,也被抚弄得舒舒服服,继续浑浑噩噩地睡着觉。
  偶尔的一次,在家里满屋子爬行的阿布,要伸手去拿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小熊铃铛。她支起胳膊肘,小脚抵住地板,双腿往前挪动,身体跟着往前爬行。“快了,快了,小熊铃铛就要拿到了”。可恶的妈妈,突然把小熊铃铛又拿远了一点点。“5555……我爬累了,我拿不到了……55555”趴在地上的阿布放声大哭起来,因为她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她还没有掌握语言的工具。哭——是“情绪”痛苦、伤心的表达,她无法忍受妈妈的不良行为,明明就要成功了吗!于是,她指挥着阿布用哭声表达和导出自己。她在向妈妈,还有这个无法让阿布满足的世界发出斥责之声。
  然而,当“情绪”表达了之后,阿布同时发现,原来哭过之后,世界依然继续,阿布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寻求妈妈的帮助解决自己的小麻烦情绪扩大了孩子的生活领域,情绪衍生了心理和认知的发展。
  这次阿布最终拿到了小熊铃铛;
  下次,阿布终于东倒西歪地站起来,虽然有时候依然会一个踉跄跌倒在地,让她懊恼沮丧;
  再下次,阿布终于迈出了不稳的步伐,向前行走,虽然一不小心会被阻碍在路上的东西绊倒,甚至磕碰得流血,让爸爸妈妈揪心痛苦;
  再下次,,阿布终于能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虽然与爸爸妈妈的分离以及害怕会让她撕心裂肺的痛哭;
  ……
   如同天使般“情绪”没有变,而阿布的世界在变大。我们常常赞叹自己对孩子教育的作用,却100%忘记“情绪”一直陪伴着阿布,一次一次把自己的世界扩大。一次一次遭遇困难,“情绪”必定陪伴在阿布的身旁,伴着她成长。又有哪一位父母能像情绪一般始终寸步不离地伴随着孩子呢?当然成长的过程,“情绪”一定会显露她无助而纠结的一面,在遭遇困境的时候紧紧抓住我们可爱的孩子,可是只有在家长正确的引导下,孩子才能不断突破,克服情绪这个心魔,才可能走向更宽、更广的生命世界。
 
你我共有神奇又奇怪的朋友鈥斺斍樾

你我共有神奇又奇怪的朋友鈥斺斍樾

你我共有神奇又奇怪的朋友鈥斺斍樾


   
(作者心语:)
   如前所述,情绪是必然存在的,是生命通向世界的桥梁
  1、孩子依靠情绪的桥梁走向外在的物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世界。他们明白了世界中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有自己喜欢去的地方、有自己喜欢听到的声音、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且这个世界还在不断丰富扩大。在孩子物质世界的扩大、孩子行为能力的增强的过程中,情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孩子同样依靠情绪的桥梁走向内在的精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自我。“情绪”让人失控,让人正视自己的能力,让人学会与环境妥协,让人学会等待能力增强的那刻,然后在进行下一轮更高层的成长。同时,“情绪”让人了解了自己的感受:
     a、我会生气、我会痛苦、我会难过、我会悲伤、我会懊恼、我会愤怒;
     b、我会高兴、我会兴奋、我会喜悦、我会欢乐、我会爱;
     c、我会恐惧、我会嫉妒、我会孤独……
    “情绪”派生出自己的徒子徒孙,还将其分门别类。
 
  3、在此,我一并推荐一些适合家长和孩子阅读的有关情绪管理的书籍。
  适合孩子阅读的情绪管理的书籍:《我的感觉系列丛书》适合0-6岁儿童阅读,帮助孩子建立情绪名词,并展示不同情绪出现时的症状与处理方式。《弗洛格成长故事第一辑》适合0-8岁儿童阅读,在生活中展示情绪状态,以及如何处理情绪的故事,让孩子从情景中认知情绪。
  适合家长阅读的情绪管理的书籍:《做情绪的小主人》王理书著、《做自己情绪的调解师》许添盛著。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情绪,还有孩子的情绪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也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多半是迷失其中,找不到头绪。
 

二、人生的第一个自我意识觉醒期,叛逆期(2-4岁):
“情绪”长大,似乎面目变得更狰狞了一些。
当孩子遭遇人生第一个自我意识叛逆期,情绪如同一个恶魔狠狠抓住了我们的孩子。

  我的阿布一天一天慢慢成长,“情绪”天使也逐渐长大。她已经欣欣然睁开了自己的眼睛,静静地观察着自己、观察着小主人、观察着这个世界。她欣喜若狂地看到自己给小主人带来的改变。她知道,她让自己的小主人——阿布,能够主动表达意思、愿望、意识。她能让她的小主人,慢慢学会自己吃饭、自己开关电视、自己玩耍、自己说话……而且能够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于是,她变得有点狂妄自大,狰狞着嘴脸,想操控小主人进一步征服世界。并大声地喊出自己的宣言:“我就是我,我的世界我做主!哼哼……”
  哦,天啦!做妈妈的我,仿佛看到那个天使一夜之间变成了恶魔,牵着阿布向我劈头盖脸地冲过来……教育中的斗智斗勇拉开帷幕……

  有网友对进入自我意识叛逆期的儿童赋诗一首。转述送给大家。
  “不”字当头,
   打滚撒泼,
   一意孤行,
   自我霸道,
   还特爱占有。
 
  “不”字当头,打响儿童第一叛逆期第一仗!“情绪”和她的小主人大声地向世界宣布自己的成长、自己的独立、自己的个性。
    很多妈妈一定有同样的感觉。就是孩子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要知道,3岁左右的孩子其实行为能力相对于成年人而言还不够,很多事情仅仅具备初步的自理能力的。于是矛盾就开始了,当孩子的要求与家长的要求不一致的时候,那个响亮的“不”在“情绪”的带领下将在你家驻足,余音绕梁。
  (1)晚上要睡觉了,穿着厚厚衣服的阿布依偎在我怀里,突然看着我说:“妈妈,我要自己来!”我安慰阿布说:“阿布还小,等阿布长大,就自己脱衣服睡觉。像妈妈一样!”以前,阿布的顺从大于叛逆,会乖乖听我的话,偶尔自己和妈妈配合着解开1、2颗扣子。现在可没有那么容易啊。那个“情绪”天使已经牢牢抓住阿布了。“不,我就要自己来!我就要自己来!”所有的扣子,她都要自己解开。结果是预料之中的,她没有征服扣子,以失败告终。“情绪”在阿布的身上滋生副产品:阿布高声痛哭,以示不满。不满自己为什么解不开扣子,不满妈妈怎么就能很快的解开扣子,不满妈妈在解扣子过程中的任何干预行为。
 
  (2)讲故事了。阿布坐在我怀中很高兴“我要讲3、4、5、6、7、8、9、……本”。往常,她一般都乖乖听我讲。大概讲完3个故事,就会和我一起入睡。如今,她一看书就这般如法炮制地先发制人。事实不可能实现,我告诉阿布:“我们今天只讲3本!”阿布的小情绪有开始爆发,执拗地说:“不,就是不。就是要讲3、4、5、6、7、8、9……本!”我试图安慰,她情绪更激动:“你走开,你走开……”两手开始推开我;我试图不理她,她高声痛苦,同时继续寻求我的认同:“妈妈,妈妈……555555……”然后往我怀里扑;我试图批评她,她开始双手挥舞,虽然不至于打滚,但是撒泼之态尽显啊……更有甚者,因为睡前情绪不佳,睡到半夜,阿布突然大声哭闹:“我要我的书,我要我的书……”给一本安慰还不行,“不,我要我的书,我要我的书(潜台词是我要所有的书。前一晚讲的是《弗洛格成长故事第一辑》,天啦,一共15本。)”为了能平伏哭声,让家人有个好觉。我勉强答应,然后那晚就以阿布抱着15本书睡觉告终。你我共有神奇又奇怪的朋友鈥斺斍樾这一仗,不知道谁是胜者啊!超级汗颜。

  无独有偶,独舞欣妈的爱女小的时候,和阿布如出一辙。
 
  (3)欣宣布:我在幼儿园吃饱了,我要讲故事了!做好后,独舞给欣拿了两本书。原以为会像以前那样,享受饭后愉快的家庭故事时间了。这次,可不一样。欣指着《小懒猪的故事》要妈妈讲。妈妈正在吃饭。妈妈不动声色的告诉她:“妈妈吃饭后给你讲!”“不,我要你现在讲!”“妈妈现在要吃饭,吃完饭给你讲!”“不,妈妈现在就讲!”然后就开始大声哭起来。小肚子在椅子上一挺一挺的,小脑袋在椅背上左摇右蹭,哭声震天,地动山摇。
  诸如此类的事情是不是每天都在我们的日常教养生活中发生?妈妈们没少头疼,没少烦恼吧!

   (4)打滚撒泼:
  瓜瓜和阿布正玩着,突然阿布拿起瓜瓜的积木,一个劲地开始堆积木。篮子里的积木几乎都到阿布的手上去了。瓜瓜见状,一个小步抢过来,要拿回自己的积木。比阿布小半岁的瓜瓜,当然抢不赢阿布。阿布对瓜瓜的抢夺行为也不理不睬,瓜瓜突然一倒在地,开始哭闹,撕心裂肺得连声音都没了。虽然还不太会说话,但肢体语言的架势在宣布:“我的玩具,还给我,还给我。5555……”还好,那天阿布还算像个姐姐,把瓜瓜扶起来,然后把玩具积木分了几个给瓜瓜,加上家长在旁边转移目标。此事算是不了了之。
   
第四节:与“情绪”相处是一门艺术
与“情绪”、孩子斗智斗勇,帮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第一叛逆期
如何对待情绪呢?是兵刃相见,还是化敌为友?
 
   明智的父母们,让我们与“情绪”化敌为友吧,她将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成为我们完整人生的一部分。可是要说起如何对待这个“情绪”还真是有点难度。接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些智慧的方式和方法吧!

 
   1、为人父母,我们该如何处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的错误、叛逆和不良情绪呢?与“情绪”、孩子相处如果是一门艺术的话,确切应该说是爸爸妈妈们育儿过程中的艺术之花。
   
   案例一 :
      
   20118月,长沙,马栏山公交车站。我在等车,一同等车的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孩子的妈妈、一位老人家,或许是奶奶,或许是外婆。

孩子知道自己要坐车去一个地方,好像非常期待的样子,他看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子,就想挣脱母亲的手往路上走。母亲当然不让,她非常严厉地用语言喝止,孩子不听,她愤怒地把孩子拽了回来,在孩子屁股上打了一下,孩子开始抽泣,她又继续打了两下。孩子“哇”地哭得非常大声和伤心。一旁的奶奶把大哭的孩子抱过来,说:“妈妈没用,打死妈妈。”看奶奶的神情,是很不喜欢妈妈这样对孩子的,也许她是想给孙子撑腰。

我跟很多个父母成长训练的会员妈妈都讲起过这个故事,每次我都讲到这里暂停。然后我问这些孩子都一岁以上的妈妈:你们认为接下来孩子会怎么办?

这些妈妈的脸上都会浮现出“生气”、“难以置信”的表情。我们一直提倡,任何时候,不要打孩子,也不要用任何会损害孩子自尊的方式惩罚孩子。我们甚至建议家长完全摒弃惩罚,用沟通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还认为,孩子会把大人跟他们的交流方式运用到自己的人际沟通。所以经常挨打的孩子,也容易用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变成老师和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最后,这些深受“爱和尊重”观念熏陶的妈妈们都不假思索地说:孩子会打妈妈。

故事的结局:孩子在奶奶怀里哭了不到一分钟,就转过头去,带着一脸的泪水,伸手要刚刚打了他的妈妈抱。然后他顺从地进入了妈妈的怀抱。自始至终,妈妈的脸始终是低沉着的。

   (文字来源:彭顼昕 德沃EPCC父母成长训练 导师)
 

以上文字所叙述的事件,我想应该是中国大世界里每天最常见不过的小事情吧。很多时候,当孩子与家长的目标要求不一致的时候,矛盾也就产生了。当矛盾产生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智慧地处置,是一门学问。但是至少,我认为故事中的这个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

1、她非常严厉地用语言喝止,并愤怒地把孩子拽了回来;

2、随即,她又在孩子屁股上打了一下,孩子抽泣,她继续打了两下;

3、妈妈的脸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是低沉的。即使孩子在奶奶怀里哭了不到一分钟,就转过头去,带着一脸的泪水,伸手要刚刚打了他的妈妈抱。


   整个过程中,这位妈妈自己的“情绪”更像一头爆发了的小狮子一般,一步一步升级,最后完全失控,成为了“情绪”的奴役。我想,最后孩子已经完全过度了,因为没有什么比他依靠妈妈,信任妈妈更重要,反而是这位妈妈也许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都被激动的情绪控制着,无法自拔。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与“情绪”相处,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了。其一,教会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第二,父母应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作者心语:)
一、教会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不断扩大的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在诸多的矛盾中,孩子总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情绪,教会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充分感觉情绪。
1、感觉“情绪” 
   世界一草一木一花;小猫、小狗、小鸟;石头、沙子、水泥栏杆……构成孩子生活的世界。
   人生来就会感觉。肚子饿了,孩子的嘴巴就会到处找乳头,到处找吃的;蹒跚学步,被石头绊倒了,感觉疼痛,就会哭泣;学着自己吃饭,却怎么也无法把食物准确送到自己的嘴巴里,感觉失败,然后可能摔勺子踢凳子哭闹;去幼儿园了,被别人抢了自己心爱的玩具,无人理睬,感觉无助,孩子也许也会痛哭……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经验是先于教育的。”的确,人有感觉才能形成经验。有了经验才可能形成概念,有了概念才能构建自己的世界。所以,人的感觉则先于经验。孩子在感觉中学习:感觉到手,才学会去抓握,抓握才知道嘴巴的存在,当把吃的东西成功地送到嘴巴并吃到后,孩子从感觉到学习完成了一次小小的成长。
   在感觉学习的过程中,当然包括学习感觉情绪。我们这位可爱的“情绪”天使当然乐意人们一步一步认识她,明白她其实与魔法保姆麦克非一样。卢梭又说:“孩子们最初的感觉纯粹是感性的,他们能感觉出来的只是快乐和痛苦。”所以,感觉情绪,首先应该让孩子充分感觉自己哭泣的感受。
   可是,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孩子一遇到麻烦,就让他使劲的哭,没完没了的哭,这才叫充分感受痛苦呢?当然不是。卢梭在《爱弥儿》中是这么分析孩子的哭泣的感觉:“孩子们起先哭的几声,是一种请求,如果你们不提防的话,他们马上就会变成命令;他们的啼哭,以请求别人帮助他们开始,以命令别人事后他们告终。”有了先哲如此清醒的认知,让我们知道在让孩子感觉情绪的过程中,到底该如何引导。
 
(1)倾听哭泣。哭泣这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需求、认知的表达。伴随孩子的成长,他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生活领域得到扩展,生活内容一步一步扩充,能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是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表现。当然,哭泣绝不是表达的唯一方式,但至少是表达能力的基石,如果家长对此引导得好,将构建孩子良好的表达沟通机制。
 
(2)满足需求哭泣后,适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注意,我用了“适时”两个字,这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观察。当我们满足了孩子不同方面的合理要求后,孩子的整体状态会呈现出埃里克森所说的“基本信任”的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安全感,以健康的方式逐渐成长。
 
(3)合理引导如果家长引导不合理,忽视孩子的哭泣,孩子的情绪会真的变成狰狞的“情绪”天使,然后控制住孩子,欲望驱使孩子要达到目的,这时候,他们首先会寻找大人的依赖,(马栏山公交车站的那个孩子因为年龄太小,所处环境有是全陌生的,所以他最后选择了依赖自己的妈妈。)随后,便会“驾驭和使役别人”(卢梭《爱弥儿》p55页)。很多家长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在超市买东西,孩子要买自己想要的玩具,家长不给买,于是孩子撒泼打滚,哭闹不已,不买不罢休,最后家长实在无奈,买了孩子的东西。然后孩子立刻收住哭泣,喜笑颜开地回家。这种情况,孩子已经会利用哭泣“驾驭和使役别人”。
 
(4)允许哭泣。什么样的哭泣是被允许的呢?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开放性话题。我无法给出现成答案。我想,遵从合理、客观、公正的原则,加上细心耐心的心态,用充满爱、充满人性的弹性处理方式,便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吧。比如,孩子被石头绊倒了,起初他的哭泣是因为疼痛,如果家长一紧张,立刻跑过去,又是安慰,又是打石头,长此以往,孩子自然而然形成了用哭泣“驾驭和使役石头”,当这样的思维方式成为习惯的时候,成年后,遇到挫折和麻烦,他便会把责任推到别人或外界身上,而不懂得从自我从内心反省自己。
(备注:以上部分观点参见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P48-60)
 
2、给情绪命名
     孩子已经知道哭泣是自己的情绪,可是情绪有那么多种,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安静地观察,并准确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情绪吗?适时介入到孩子的情绪中去,给情绪命名,让他们更准确的认识自己的情绪,更准确地表达情绪。
   这点,在我所了解到的相关知识和资讯中,孙瑞雪老师“爱与自由”教育园中的做法,给我们做了表率。这里我不多说,转述相关文字共大家学习了解。
   幼儿园门厅的钢琴下,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在专注地玩耍,起身时他撞倒了头,便大哭起来。妈妈忙跑过来,拥抱着孩子,边揉他的头边安慰说:“好了,不痛了,不痛了。”孩子恼怒地捶打着妈妈,妈妈更加急切地揉孩子的头……妈妈以为孩子是因为装痛了,所以着急慌忙地想缓解孩子的痛楚,但是孩子生气地推开妈妈。
   妈妈坐在孩子的对面,无助地看着他。老师坐在孩子的身旁说:“你恼怒自己撞了头,是吗?”孩子突然就不哭了,似乎开始将注意力几种在自己的内在……然后他舒了口气。老师又说:“你知道了,就不会再撞了。”孩子再一次回到自己的内在……
   好一会,他回味过来,然后思考似的离开了。妈妈很惊讶,她急切地走到老师身边,问了老师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刚才真正的问题所在。老师说:“你要把孩子内心发生的情绪告诉孩子,就像要把他的鼻子眼睛告诉他一样。”
   妈妈说:“我怎么能知道他内心怎么了?”
(备注:以上文字摘录孙瑞雪《完整的成长》p41)
 
   给情绪命名,并不是让你机械地告诉孩子:“高兴是什么……、痛苦是什么……、悲伤是什么……”教育并不是说教。所以孩子遇到挫折,正在情绪当中的时候,家长要用心感受孩子真实的感受,客观分析他的情绪是哪种,然后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孩子的内心、孩子的情绪对话。这个提问非常关键。
  故事中的那个男生撞到了东西,妈妈首先的反应是孩子一定是疼痛难受,所以一再地安慰孩子,可是孩子并没有停止哭泣。当老师坐在孩子的身旁说:“你是恼怒自己撞了头,是吗?”恼怒——这样一个词,被孩子听到后,似乎一下子进入了孩子内在的世界,内在的情绪,于是孩子停止了哭泣,然后舒了一口气。老师接着告诉他,这次遇到挫折后,就不会再碰了。“你知道,就不会再撞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师首先观察孩子,对孩子的内心的情绪名了名字:恼怒。孩子接受了这个时候后,老师进而告诉孩子“你知道了,就不会再撞了。”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情绪的时候,也应该遵从这样的心理流程,先观察孩子的情况,然后给孩子内心发生的情绪命名,然后陪伴着孩子感受,慢慢接受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情绪。
  在教育阿布的过程中,我深深记住了这个故事,所以每次都尽量静静地先观察孩子,然后在遵从这样的心理流程来告诉阿布,她现在是什么样的情绪,陪在她身旁,等着她过渡自己的情绪。
 
  一次楼上的瓜瓜来家玩。他是阿布非常要好的朋友,那天碰巧我买了认知数字的教具。两个小朋友一看到玩具,立马一起撕了包装纸,准备玩起来。我快速地跟两个小朋友讲解到底要如何玩,话还没有说完,瓜瓜一把抓住其中的几个圆环往空中一撒,东西“天女散花”般掉得到处都是。第一次得逞之后,他又快速地拿起几块数字版,第二次“天女散花”。我一边制止瓜瓜,一边稳住场面,让外婆带着阿布一起把散落的玩具零件捡起来。阿布已经有些不高兴了。因为玩具是阿布的,虽然阿布已经答应和瓜瓜一起玩,但是并没有想到瓜瓜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玩具。孩子是最能共鸣情绪的,瓜瓜也顺从地跟着阿布一起捡洒落的玩具。但是因为零件太小,有些掉落到沙发和电视机柜下面找不到了。阿布开始不耐烦,嘴巴嘟哝着:“都是你……”一边护着自己的玩具。瓜瓜还想继续和姐姐玩,于是就过来抢,一不留神,瓜瓜又拿了一把,第三次“天女散花”。阿布终于控制不住,开始放声大哭:“你走开,你走开……”手一边护着玩具,一边一个劲把瓜瓜往一旁推,“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你走开,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她把能表达自己情绪的词语一股脑全说出来了,反反复复,哭泣声也不停。我扶着被阿布推得有些踉跄的瓜瓜,很认真的对瓜瓜说:“你在这么做是不对的,你伤害了姐姐,姐姐现在很难过。”听到“难过”阿布哭得更厉害了。我抱着阿布说:“是的,瓜瓜这样做是不对的,阿布现在觉得特别难过,是不是?阿布不是真的讨厌瓜瓜,不喜欢瓜瓜,是不是?”阿布依然不依不饶地哭着。我一边继续帮着捡散落的玩具,一边静静地观察阿布,等她慢慢平静。瓜瓜也不知所措一脸茫然的站着,看到我又找回了几个零件,阿布这下才慢慢减小了哭泣的声音。我又拿出一个手指娃娃,看到有新的玩具,这下阿布的注意力转移了,才彻底停下来,瓜瓜一看到玩具,也想加入其中。阿布的情绪并没有真正平静,还没有等瓜瓜走近,一把就抢过玩具“不给你玩,你走开。我不喜欢你!”这时,我终于把憋了老久的话说了出来:“阿布不是真的不喜欢瓜瓜,是不是?是因为瓜瓜乱丢东西,是不是?”阿布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但仍旧不肯把玩具给瓜瓜玩,最后以瓜瓜放弃告终。
   除了“恼怒”、“难过”还有那些情绪的词语呢?既然要给情绪命名,当然就知道人一般常有哪些情绪吧。
   我综合了一些材料,做了一下分类,供大家参考。
     a、生气、痛苦、难过、悲伤、懊恼、愤怒;
     b、高兴、兴奋、喜悦、欢乐、爱;
     c、恐惧、嫉妒、孤独……
    其实“情绪”还不止这些,还有许多自己的徒子徒孙。有待各位爸爸妈妈们自己总结,自己分类。
    有时候,小朋友不会像孙老师书中的那个男生一样,情绪一下就流淌了,很好地过渡了自己的情绪。所以,当“情绪”小天使不肯轻易走的时候,学会如何与情绪相处也很重要。
    接下来,我们讲讲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3、和自己的情绪相处
    每个人都有情绪,孩子感受了情绪,认识了情绪,接下来就是和情绪相处了。总的原则是,允许情绪的存在,分享情绪(如果孩子能表达清楚),接纳情绪。 
   允许情绪的存在。我们的身边很多人都对情绪有错误的看法,认为情绪是不好的,是负面的。因此会导致很多人不能正视情绪。其实“情绪”小天使,并没有人们所想的那么可恶,那么狰狞,那么不能被人原谅和接受。凡而是,你越害怕越不坦然,自己心理背负的负担就越大。
   我是多愁善感的人,每次电视或者书本里那些感人情节,总免不了要落下泪来。小时候,每次这样,妈妈总要在旁边奚落:“这有什么好哭的。”让我觉得哭泣是多么不好的事情。以至于,自己长大成人后,非常害怕在别人面前表达情绪。一旦感动了,也会一忍再忍,如果旁人看到过来安慰,我更会心跳加速,无地自容,恨不得刨个洞钻进去。同时,每次遇到伤心的事情,妈妈也总是说:“这有什么好哭的,人要坚强。”可从来不告诉我到底要怎么坚强。久而久之,我总以坚强为理由抑制自己想哭的冲动。进入社会后,工作繁忙,生活有压力,我觉得很难受,很苦闷,想哭,想找个渠道疏导自己的情绪,可是却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哭。想哭却哭不出,不会哭,生活压力如此巨大的城市人,情绪到底该何去何从呢?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好的情绪,才有好的心态,有好的心态,身体才会更健康。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允许情绪的存在,并正视她,让自己管理情绪的智商一步一步成长才是明智之举。
那么该如何教会孩子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呢?
   当孩子有情绪了之后,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需要肯定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如果在我多愁善感的时候,妈妈能在我耳边轻声对我说:“是的,我也很感动,也控制不住眼泪。”我想我的不知所措和慌张就不会慢慢消减。当孩子摔伤了痛苦的时候,我们对他们说:“是的,摔伤了,会很疼”,然后抱抱孩子,他一定会很快渡过疼痛期。当孩子在无法完成一个超级难的奥赛题目,灰心丧气的时候,我们对他说:“这个题目是很难,你尽量就好。”也许会额外给孩子一份向前冲战胜困难的力量。
   因为我们正视了情绪并接纳了情绪,孩子就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与自己的情绪为伴。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这个学期从人大回来的一个高三学生与学弟学妹分享高考经历的事情。她说:“在高考的过程中,其实除了拼知识,更重要的是拼自己的心理素质。每个人都有情绪的低谷,那是时候做什么都不顺,做什么都打不起劲,什么都不想做。这个时候,我就会对自己说‘情绪,我知道你就在那里,我知道你现在就想控制我,我不会被你影响,’然后继续做该做的事情。”对于紧张的高三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至关紧要的,这个孩子早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她已经完全能正视情绪的存在,并很好的与情绪为伴了,即使“情绪”小恶魔定期发作想要控制她,但是她仍然能做到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与情绪为伴。
   我很佩服这个人大的学生,我很难做到与情绪为伴,我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人一定也不多。所以从现在起,就慢慢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吧,当他们有了从容处理情绪的能力之时,他们人格中的“情绪天使”才会成熟,才能真正做到管理情绪,与情绪完美相处。
 
二、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80后的一代现在为人父母的人越来越多了。  因为我们的父辈们基本没有正视情绪的传统,所以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但,当我们为人父母,要担当起教育后代的这份责任之后,我们不得不学会去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上面讲的那个长沙马栏山公交车站发脾气的妈妈其实是典型地无法处理好自己情绪,最后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完全被“情绪”小恶魔控制的典型例子。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不开心的事情,会有不顺意的事情,会有挫折,会被领导批评,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一定要记住,所有的会影响到别人,伤害到别人的情绪都在家庭外部就消化,别把情绪带回自己的家里,把无名火发在孩子身上。请记住,你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就如何对待你以及他未来的世界。
   有时候,孩子真的是太调皮,太淘气,搞了太多破坏的事情,这个时候,多读一读《牵着蜗牛散步》那首诗,告诉自己,孩子就是这样,我们不要对孩子提过高要求,不要一个要求达到了,立马要求孩子“更上一层楼”。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去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者听听好听的音乐,或者看看自己喜欢的书,让自己的注意力得到转移,冷处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等自己冷静下来,再分析孩子行为的恶劣程度。再采取相应的行动。
   倾诉,用一种相对缓和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好朋友,好伙伴,好同事,“情绪”小恶魔将很乐意伴随涓涓细流般的说话声消散。
   宽容自己失控的行为。人就是人,不是上帝,那么注定不可能完美。情绪更需要流淌,当情绪的浓烈程度已经超过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的时候,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告诉对方,“我正在生气,我现在很难过,我现在很伤心”是允许的。只是记得,当自己的情绪平静了之后,记得对对方说一句:“对不起!”当一个人能宽容自己了,也变能宽容整个世界了。
 
—————————————————————————————————————————————————
    
(后记)
   文章好长好长啊!自己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情绪的文章。可是觉得话题特别特别的大,具体的情况其实又特别特别的复杂,虽然自己一再修改文章结构,可仍然知道自己说清楚这个话题。
   写这篇文章,前前后后我阅读了孙瑞雪《爱与自由》、《完整的成长》、卢梭《爱弥儿》,在此基础上,我认真体会,认真感受,认真总结,踏着巨人的肩膀,完成自己的成长。作为自己育儿阶段性成长的文字,期待自己能有更多的心得,体会。在日后的新浪博客中,我愿意时刻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记录下与阿布共同成长的相关文字,让我的博客更多一份温馨。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78ed1e0100zi5i.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