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激励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

12年前 [02-27 16:29 周一]

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家庭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愈显得重要。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家庭教育的好坏,是孩子能否成材的关键。但是,当今的家庭教育形态多样,教育的结果又大相径庭,其中有成功者,但更多的是失败者,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笔者认为,激励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有效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的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家庭的细胞在缩小,现代化的程度在提高,中国的家庭教育正在由“多子女家庭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转变。这个现实,给中国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a、家长的心态变了。独生子女的惟一使这一代家长对孩子的成才明显地带上了“下赌注”色彩,对孩子的培养往往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份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份的溺爱,致使孩子普遍出现任性、生活能力较差、无责任感的现象;
b、孩子的成长环境变了。孩子的成长由以往的“儿童世界”转化为“成人世界”,成人对孩子的影响在加大,孩子对成人的依恋心理在加大,同时家长与孩子的矛盾也在加大;
c、孩子的生活内容变了。现在的孩子是中国第一批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虽然住房的空间在越来越大,而孩子与父母的理解和沟通却越来越少,不少孩子向家长关闭了心灵的大门,这就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d、中国家长教育孩子普遍不得法,或者说没有抓住真正的关键。多数家长往往采用高压的政策逼迫孩子拼命学习,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学习反而变成了家长们的事情。
二、走出家教误区,端正育人思想
教育专家们指出:家长们应该充分认识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千万不要把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学习或考个好成绩。因此,我认为:
1、摒弃包办代替,给予成长空间。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因此,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否则,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的自立及自信心。
2、树立孩子的自信,给予克服困难的勇气。生活不是理想中的世界,生活中充满失败与挫折。家长应当培养他们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进的勇气,要让他们从小知道失败不可耻,只要肯努力,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3、尊重孩子个性,给予选择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主动性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权利与选择,家长也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正确选择,充分尊重他的个性,而不能忽视他的权利、更不能随意调遣或随意否定。不要站在成年人的主观立场上,独断专行,一厢情愿地体味孩子的感觉,孩子虽小,权利犹在。尊重孩子,就能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
4、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素质。孩子的素质是多方面的,特别是责任心,能使孩子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被迫”走向“自觉”。孩子们每一分钟都在成长,家长的眼光一定要能跟得上;
5、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增进亲子感情。要了解孩子就必须同他们沟通,同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语调,还要注意语气;不仅不要强制性地改变孩子的某些想法,自己也应该准备随时改变自己的想法。如果缺少交流,家长就无法获知子女的思想,也就无法开展因势利导的教育。
6、给孩子明智的爱。对子女的爱是父母无可指责的天性,但爱要明智,要注重一个“度”,偏爱溺爱都不是正确的爱;让孩子过幸福的生活并不等于无原则的迁就,不要让孩子在父母的妥协中变得“无法无天”;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教育好子女,父母必须身体力行,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诚恳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进,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巧用激励方法,给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营养剂
(一)众多资料和事例表明,多用激励优于一味地指责
在众多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中,激励在孩子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和不可缺少的作用。有许多家长,“要求”和“责备”往往多于激励,这是一种需要改变的做法,要变“要他做”为“他要做”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即使孩子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也不要随意批评和责备他,而是通过表扬他的优点,来暗示他改正缺点,这样做可以有效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
我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五年级时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二等奖,现在已自学完了初中的全部数学课程;他阅读广泛,还学着创作了上万字的小说《校园生活》;生活上,他显出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和大气;每年评选三好生,总是满票当选。最近,绍兴市《天天商报》《嵊州日报》都对他作了专题报道。他的父母谈到教子经验时认为:孩子并不是天才,他是在家长、老师不断地鼓励、赏识下越来越优秀的。
哈佛大学有三名教授曾做过这样的一项实验:让60名智力、学习成绩相差无几的儿童去做一项很困难的工作,这项工作困难得超出他们的能力,以致于使他们一开始都没有完成。后来,他们将这些儿童分成三组,对第一组的儿童说:“你们非常聪明,凭你们的能力一定能完成这项工作。”在这以后的一个星期内,不断地激励他们,鼓舞他们。对第二组的儿童,专家们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让他们自由地继续干下去。对第三组的儿童,专家们则常常予批评,甚至训斥:“你们是否太笨了?这么简单的工作你们都难以完成,以后还想做什么大事呢?”
就这样,一个礼拜之后,第一小组的20名儿童中有18名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而且通过这件事,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认为只要自己肯钻研,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完成工作。第二小组的20名儿童中只有6名完成工作,而且他们中的8人中途放弃了这项工作。但没有完成工作这件事,对他们并没有产生多大的不良影响。而第三小组的20名儿童状况却大不一样,他们中的17人放弃了这项工作,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充满了悲观、失望、沮丧的情绪,在试验结束后的2—3周内,学习主动性都较差。
这项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专家们的观点:孩子需要激励,激励可以使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促使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事实证明:那些常常受到激励的孩子在学校和现实生活中有更多的成功机会。由激励伴随着成长的孩子,能够培养出勇气和信心。激励的力量能够使受到激励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得更好,那些尽管有障碍但仍有内在的力量去继续尝试的孩子们,总有这样的父母:他们有正面的期望但并不苛刻,而是经常地对孩子进行多种形式的激励。如果孩子在某些事不成功,他们并不责怪,而是相互讨论,使孩子从中获得鼓励并重新尝试。他们对孩子经常保持正面的话语、微笑和身体上的接触,并与孩子共享激动和爱好。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孩子的数量也是世界第一,激励这么多的孩子走向成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小孩子就像一颗种子,你只要尽心照顾,就能看得到它抽芽。”因此,明智的父母永远都会激励孩子,这就好像给种子浇水、施肥。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毫无疑问,一个想像力贫乏的孩子是难以成为成功者的,而激励正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激励可以促使孩子展开想像的翅膀,任意驰骋。
“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年度报告中提出的问题。事情确实如此,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复杂、充满竞争的社会,孩子仅仅具有高智商,将来走上社会未必会取得成功。除了较高的智商外,孩子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的品行,具有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具有善于与他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感情的能力。也就是说需要孩子具有较高的情商。而激励恰恰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通过激励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使孩子走进人群,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生存。
众多的家长们会担心:“没有压力岂不是让孩子放任自流,那样孩子怎么能进步?”产生这种想法的家长不想让孩子无所事事,但由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往往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孩子的成绩也常常使家长们感到沮丧。
其实,激励优于压力、批评,孩子需要的是激励而不是压力。压力仅仅重视结果,诸如成绩单上的好成绩和文艺体育上的获胜。而激励则重在努力,提高和进步,激励意味着支持、爱、振作、提高、坚强、力量和根基。
(二) 合理运用激励机制的五大途径:
1、通过激励发挥孩子的潜能和智能。“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而培养天才的最好方法就是激励;每个孩子都有成才的潜能,而激励往往能让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通过激励激发孩子的潜能与知能的方法很多,如鼓励孩子大胆想像,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一些动手拆散玩具的“破坏行为”,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通过激励提升孩子的情商。情商是做人的本领,培养孩子做人的本领比考试得100分更重要。运用激励手段可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如鼓励孩子多玩、多运动,可以使孩子养成快乐的性格;鼓励孩子走进人群,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干他想做的事,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通过激励纠正孩子身上的坏毛病。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些所谓的坏毛病。其实,有些坏毛病是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特性。父母对此应有正确的理解,注意找出孩子产生坏毛病的行为动机,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家长要让孩子们感觉到父母在关心他,对他有信心,给孩子以充分的爱、理解和信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纠正孩子的坏毛病不能粗暴地斥责和一味地批评,不妨先指明他的优点,可以通过激励手段来帮助孩子纠正这些坏毛病,然后要求他改正缺点以便做得更好。
4、通过沟通激励孩子与人相处的积极态度。每个家长都应认识到心灵上的沟通是激励孩子上进的最有效途径。所以要想办法消除同孩子思想沟通方面的障碍。中国家长往往不善于与孩子沟通,这样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和理解孩子。心灵沟通,理解孩子是一种有效的激励艺术。因此,父母应主动同孩子亲近,消除代沟,多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问题。与孩子交流时,多听少说,要讲究礼貌,善于向孩子道谢。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应适可而止,对孩子不要“命令”而要“请求”。
5、有效地责备孩子,激励孩子的上进心。激励孩子并不等于完全排斥责备孩子。问题在于,责备孩子要善于讲究方法,并同激励结合起来。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谈话语气,使用讨论的方法讨论孩子的过错。责备孩子时要多为孩子设想,批评时一定要说明理由,让孩子自已发现错误,同时应允许孩子说出不同意见。
诚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戴森. 费里曼说的“激励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外部条件。孩子需要激励,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离开激励,孩子就不能成长。”“聪明的父母,应当给孩子以信心。让他们在生活中锻炼自己并表现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自己证明自己的智慧,这就是激励.这种激励将使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和成功者。”

http://www.xinli110.com/jiajiao/jjsd/jil/201111/266300_3.html【晓岩转】

http://www.xinli110.com/jiajiao/jjsd/jil/201111/266300_3.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