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有效亲子沟通( 张惠娟)

12年前 [01-14 20:19 周六]

1、 问题的提出
2、 什么是沟通
3、 沟通不良造成的结果
4、 如何让沟通变成有效的
      1) 通过理念来改变
      2) 通过技巧(法则)来改变


一、 互动
1、 您是一位合格的家长吗?
2、 作为家长您快乐和轻松吗?


二、 什么是沟通
             “沟”者渠也,“通”者连也,沟通本身的意思是借助某种渠道使双方能够通连。即有效的表达自己的信息


三、 沟通不良造成的问题:
    1、 家庭亲子关系恶化、学校师生对立
    2、孩子离家出走、逃学
    3、厌学(据报道全国中小学生有厌学情绪的高达40%)
    4、青少年心理障碍(如:自卑、人际交往问题)
    5、青少年犯罪(去年全国青少年犯罪已达7万人,且趋势已向低龄化发展。专家分析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6、自杀(平均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每年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而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是第一原因,绝大部分是由心理障碍因素造成的。)
    7、 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
    亲子沟通障碍日趋严重
    人民网报道:只有8.3%的家长了解心理健康教育,49%的家长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没有任何关系,有95.1%的家长经常在陌生人面前批评孩子,12.3%的家长从不主动找孩子谈心
    据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翟教授对南京市小学生心理调查,调查显示:93.3%的家长希望孩子听话;81.4%的家长喜欢干涉孩子生活;43.8%的家长很少表扬孩子;45.6%的家长不许孩子犯错;56.2%的家长加重孩子的负担。翟教授指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家长应该先从检讨自己开始,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做朋友。


四、如何让沟通变成有效的
一)与孩子和谐相处的十大观念:
1. 提升父母沟通效能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
2. 孩子生来就具备无限的潜能              
3. 无条件的爱 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4.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5. 用沟通滋养心灵 让真爱完善人格        
6. 打破旧观念 沟通无障碍                 
7. 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的承诺            
8. 六个成长阶段  各有不同需求         
9. 别拿想象当标准要求孩子              
10. 温暖来自父母的“尊重”与“关心”


二)父母亲子沟通八大法则
1、 亲子沟通法则一:分清可接受行为与不可接受行为
       概念
       行为:是可以“照”和“录”的,要具体而不是感觉,不加形容词和修饰词。(即具体描述孩子真正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即可)比如:他每个周末上4小时的网,避免加感受,比如:他就是爱上网。
       可接受性为:不会产生困扰(小明在纸上画画)
       不可接受性为:产生困扰(小明在墙上画画)避免贴标签(小明的行为具有破坏性)

 

2、 亲子沟通法则二:确认问题的归属
       确认谁的需要没有满足,谁就是拥有问题的人,谁在问题区 谁有责任自行解决问题。我们先要知道“有问题者”一词,如“谁有问题﹖”、“谁遇到困难﹖”、“谁的目的没达到﹖”“父母效能训练”的创始人哥顿博士说明其原则如下:
       当孩子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孩子有问题。由于孩子的行为没有妨碍到大人,所以不是家长的问题,是孩子的问题。
       孩子使自己的需要获得满足,他的行为也不妨碍大人,所以在亲子关系上没问题。
       孩子使自己的需要获得满足,但是同时也妨碍到大人时,是大人的问题。
小孩拥有问题
    “小孩告诉你,她很担心这次考好似会失败。”
    “女儿说他不喜欢哥哥的朋友。”
    “你的女儿在假期因找不到同伴玩儿闷闷不乐。”
父母拥有问题
    “孩子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并留给你清理。”
    “ 孩子没有按时回家,以致延误了看牙医得时间,而且不管是否延误,都得照付医药费。”
    “孩子常常晚起床,赶不到学校,因此要求打的去上学。”
    “ 孩子怕黑,而且每天都钻进父母的被窝里,使父母感到很不自在。”
无问题区
    “学钢琴的孩子要求你听她弹首乐曲。”
    “孩子开玩笑的取消你,说你这么老了还去跳迪斯科。”
    “ 在家中常常讨论时事及当代话题。”

 

3、 亲子沟通法则三:认清亲子沟通的“12大沟通障碍”
       命令、指示(常用词:必须、一定……)使孩子产生反抗或报复行为
       警告、威胁(常用词:要……就……)使孩子产生害怕、逃离、疏远、对抗
       说教、教训(常用词:应该、不应该……)没有尊重使孩子产生逆反、对抗
       建议、提供解决方法(常用词:如果……、为什么不……、建议……)无法建立责任感,产生依赖感、剥夺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完善人格
       争论、以逻辑说服(常用词:事实就是……、是的,但是……)伤害与孩子间的感情
       批评、责备:直接伤害孩子,宣泄的只是我们的情绪
       赞美、赞同:目的是把正确的事再做一遍,孩子在问题区时不可用
       侮辱、嘲弄:伤害孩子的自尊
       分析、诊断:孩子会产生挫折和 受胁怀疑、不信任的感觉
       同情、使安心:不接纳孩子子,产生负罪感
       调查、询问(常用词:为什么……、谁……、你做了什么……、如何……)由于焦虑、害怕会让孩子撒谎
       退缩、转移、逃避:产生被忽视的感觉,会封闭孩子的心扉


4、亲子沟通法则四:积极聆听 化解情绪 完善人格
      为什么要积极聆听
       化解孩子的情绪,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承担责任,培养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孩子也会积极聆听。
      积极聆听:(孩子在问题区)
第一步:参与
第二步:聆听事实及感受
第三步:理解性的回答
第四步:同理心的表达
      在何时积极聆听:
对孩子:
1) 真正面临困扰
2) 用语言或非语言表达困扰
3) 孩子愿意要你协助
对父母:
1) 父母必须接纳孩子
2) 父母一定要有充足的时间协助孩子
3) 父母愿让孩子独立成长
4) 父母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5) 父母只协助不能代替
      积极聆听的要点:
1) 先看孩子的心
2) 关注孩子的心
3) 表达的技巧

5、亲子沟通法则五:提倡“我信息”减少“你信息”
     “你“信息代表的是判断、评判、猜测、怀疑、命令、指示……(居高临下,不尊重,不信任)
     “你总是做作业磨磨蹭蹭”“你又说谎”“你可不可以认真点”……
     “我“信息是一致性的表达自身的感受,要让对方也能感受到

     “我会担心你的作业做不完呢”“回来晚我会担心”……
     “我“信息的作用:
1) 该变孩子的不恰当该行为
2) 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3) 让孩子敢于承担责任
4) 让孩子拥有成就感
5) 是父母与孩子见坦诚相待,有利益与家庭和睦


6、亲子沟通法则六:父母有困扰就用“面质性我信息”
      面质性我的问题:(父母在问题区)
例如:10岁的儿子早上8点没有起床
第一步:不责备的表述对方的行为(8点没有起床)
第二步:这行为对自己找撑的影响——需求(可能会迟到,要被老师批评)
第三步:影响带来的感觉——情绪(担心)
行为是不能用修饰词,要客观“影响了我对你的信任“要准确说出孩子行为对你的影响,孩子也在问题去再说也无用,停止面质,把”我“信息改为协助。
      协助与技巧:(孩子在问题区)
代替的成就感在自己,协助的成就感在他人,通过协助让孩子拥有成就感。
1) 专注:盯着孩子
2) 沉默:听孩子把话说完
3) 理解的应答:点头后用假单的词回应(噢、嗯……)
4) 敲门砖:(你觉得……、从你的观点来看……、你想……、你的意思是……、接着呢、还有吗……)
5) 积极聆听:


7、亲子沟通法则七:有效预防问题 扩大无问题区
      爱:用心对待每一个行为的发生包容有点急缺点
      尊重:没有身份的差异,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赏识: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喜欢
      信任:用爱和关心建立起滚系并给与孩子独立的空间
      接纳:不带情绪的评价,系统整体地接收孩子的情绪或行为
      理解:注视、微笑、点头、以同理心给孩子回应
      赞美:对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给与正确的回应
      鼓励:对孩子的每一个常识都给与支持
      陪伴:让孩子在心灵上又受重视的感觉
      诚实:不畏惧缺陷,真实完整的呈现自我
      规则:建立责任体系


8、 亲子沟通法则八:用“双赢法则”化解冲突
        推动法则(双方都不在问题区)
       双赢目的
1、 改善关系(父母与孩子)
2、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
3、 有利于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的习惯
4、 让孩子有成就感
5、 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完善的人格
6、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7、 有利于培养孩子共赢的思维模式


总结:
     孩子在问题区:用协助化解孩子的情绪
     父母在问题区:用面质性我信息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带给父母的感受
     无问题区:用推动法则。

     双方都在问题区时:双赢法则

     谁的需求没有满足,谁就是拥有问题的人。
     沟通无好坏之分,只有有效与无效之区分。
    相信:任何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相信:任何孩子都具备无限的潜能!
    沟通无极限!


思考题:
1、 我愿不愿意试着去接触平常自己不太能接受的事物?听孩子喜欢的音乐、看孩子喜欢的节目、认识孩子的朋友?
2、 我真的喜欢孩子吗?还是喜欢孩子的表现?
3、 我是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尊重和满足还是从他人对孩子的评价中得到满足?
4、 我拥有我的孩子吗?我是不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5、 掌握技巧并不是以后就没有问题,而是让自己有能力面对问题, 对吗?

 

{实例分析:无效沟通}

儿子:“妈妈,对不起!”

  母亲:“发生什么事了,来!告诉妈妈。”

  儿子:“我不敢,因为你会生气。”

  母亲:“不会!妈妈保证不生气,快!好乖!跟妈妈说,发生什么事了

  儿子:“今天我和汉祥打架,被老师处罚扫一个礼拜厕所,老师还说要打电话告诉你。”

  母亲:“什么你又和人家打架,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开学才多久,已经跟多少人打过架你是想气死妈妈才高兴,是不是

  儿子:“你不守信用,说好不生气的,还骂人。”

  母亲:“自己做错事还顶嘴。”

  儿子委曲地跑回房里,客厅里留下气急败坏的母亲。

{实例分析:有效沟通}

    五年级的儿子,第一次月考时,社会科成续非常不理想。回来时,内心与脸部的表情充满着难以掩饰的挫折感。于是书包乱扔、鞋袜也被踢到客厅的角落。

  孩子:“什么老师嘛!尽出些烂题目。”

  母亲:“你觉得很不公平

  孩子:“对啊!太过份了,出的考题课本里都没有。”

  母亲:“你一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孩子:“不只有我觉得被骗,全班都有这种感觉。”

  母亲:“你很生气,也很难过,因为你花了很多时间在课本上,却得到这种结果。”

  孩子:“嗯……,我真的好生气……,我好想哭哦……。”

  此时母亲沉默却温柔地搂着孩子,轻轻地抚摸孩子的背,完全的包容和接纳一颗受伤的童心。

  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情绪已趋于平缓。

  母亲:“需不需要妈妈帮你的忙

  孩子:“你怎么帮我,书是我自己念的,你又不是老师肚里的蛔虫,也不会知道老师要出什么题目,你怎么帮忙

  母亲:“我可以每天晚上排出二十分钟帮你复习啊!”

  孩子:“可是……,她出的题目不在课本里啊!”

  母亲:“……”(沉默并不表示放弃,而是给予双方一个思考的时间。)

  孩子:“妈……,以前你不是买过自我评价的测验卷吗

  母亲:“你的意思是……”

  孩子:“我其它科目都没问题,下次请你帮我买一份单科的“社会评价”吧!”

  母亲:“老师的考题很像从评价里出来的

  孩子:“我也不知道…,应该不是吧!陈亮国作“社会评价”了,这次考得比我更差。”

  母亲:“老师出题没有范围吗

  孩子:“其实也不算是没有范围,她出的题目在课堂上都讲过。”

  母亲:“另外的补充教材

  孩子:“其实,老师讲的并不是完全脱离课本,只要上课抄笔记。噢……对了,黄小伦上课都抄笔记,结果全班只有她考95分,好神气哦……。对了,老师这次的题目全是笔记里的。后来我们在对答案时,从黄小伦的笔记本里都找到标准答案。”

  母亲:“那现在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准备一本笔记本,将老师上课讲的全记下来。”

  母亲:“很好。”

  孩子:“可是……,有时候老师讲太快了,我来不及记。”

  母亲:“嗯……,那真是一件麻烦的事。”

  在此阶段,母子俩人共寻问题的症结并寻找各种可能解决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只扮演积极的倾听和理解的引导者角色,完全不批评也不给予任何意见。

  孩子:“妈……我真的来不及记那么多,但是……我可以借黄小伦的笔记吧。” 

  母亲:“除了向同学借笔记,真的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吗万一,黄同学自己也要看或要重新整理,你怎么办

  孩子:“或许可以请老师讲慢一点。”

  母亲:“嗯……这是个好主意,还有吗

  孩子:“啊!可以用录音机,对了……像去上英文课一样,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录下来,回来和笔记本对照,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在此阶段,孩子会想出各种方法,无论孩子提出任何看法,母亲都给予温暖的支持与尊重,并不着痕迹地刺激孩子想出更多方法。

  母亲:“那现在你决定怎么做了呢

  孩子:“我决定带迷你录音机去上社会课。”

  母亲:“会不会有其它困难

  孩子:“应该不会吧……这次全班都考砸了,我想,他们大概还会夸我聪明,想出这么妙的方法。”

  母亲:“录音带和笔记本都有吧

  孩子:“有……”

  母亲:“那我们就先做一个星期,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有困难,我们再来想办法。”

  孩子:“嗯……谢谢妈妈。”

  母亲:“可是……客厅的书包和臭袜子已经快把我给熏昏了。”(雨过天晴之际,母亲适时传递我的信息)

  孩子:“妈……,对不起……,我马上收。

本文由田军收录。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