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网瘾青年流泪讲述:远离沉溺谁都能告别灰色轨迹

12年前 [01-09 12:46 周一]

2011-11-01 08:53:12 作者:佚名 来源:荆楚网 浏览次数:113 网友评论 0

病床上的王舵,以一个极端样本的方式,呈现了网络成瘾带来的戕害。

然而,每一个类似的悲剧,原因并不仅仅只存在于那一二十英寸的电脑显示屏里。

翻开王舵23岁的人生轨迹,父母离异、个人放任、网游本身的吸引,都在其命运图谱中刻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在一个功能几近失效的生态系统里,王舵式的沦落似不可避免。

王舵的报道,同时在引发蝴蝶效应。连日来,众多家长忧心忡忡打来电话说,他们的家庭里也存在这样的孩子。家长的焦虑,也正是全社会都应关注和反思所在。

昨日,本报特邀纽特思特家庭教育支持机构,前往医院与王舵深度交流,冀图了解和厘清其心灵成长轨迹,检视其教训,给更多家庭警示和启发。

网瘾少年背后的问题家庭

在医院治疗数日后,王舵昨日第一次哭了。这一哭,缘于纽特思特家庭教育支持机构校长江普,鞭辟入里的一番追问。"你怎样评价父母对你的教育方式?"当时,江普问。回忆慢慢打开后,王舵告诉江普,初二的一个晚上,自己正在上自习,父亲骑摩托车到学校让他收拾书包回家。到家后父亲问他:"你想继续读书就跟你妈,不想读书就跟我。"他这才知道,几天前父母已于法院离婚。当时,王舵心里十分痛苦。

王舵回忆,还在自己读小学时,父母因忙于生计,很少与他沟通。有一次晚上他做作业到很晚,父亲拿过作业本看后发现有错误,当即用竹条抽过来,导致他三天不敢在教室里坐椅子,"被打多了后,我变得敏感,易反抗。"

江普分析,父母离婚时,王舵刚好14岁。那正是青少年的叛逆期,在最需要人引导的时候反而没有家人管束,与父母缺少交流,因此在青春期留下很大的创伤。"从我们接触的800名案例来看,每一个网络上瘾的青少年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和问题家庭教育。"江普认为,造成网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家庭教育是核心,作为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

现实中找到成就感来戒网瘾

王舵在网吧通宵玩游戏,但白天还要回美发店上班,并且还曾尝试过自立门户,筹钱开店。江普认为,这说明王舵的社会功能尚未完全丧失,但成年后他还沉迷于网络,说明他自控能力缺失。

家庭的变故对王舵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变得自我,逆反心理强。选择网络,一方面是他在寻求精神上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叛逆的行为希望得到家人的关注与关爱。

江普介绍,父亲的教育代表着规则、权威和意志力。6岁之前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王舵从小在家庭教育上对其自控的训练是缺失的。

江普认为,王舵在心中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很大,所以才会陷入网络去追求理想。要让王舵摆脱网瘾,就要培养其能力,让他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

江普说,戒除网瘾不是不上网,而是要帮助青少年对自己有新的认识,增强其面对挫折处理事情的能力等。

家长应学会打开孩子心结

王舵自己认为,网游本身的吸引力并非导致其悲剧的主要原因,"孩子并非是第一天就去网吧的,而是因为有了机会才去接触。"

"网络是青少年的精神避难所。"江普认为,对青少年来说,网游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在网游中,他们能呼风唤雨形成强大的自己,获得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当一个孩子沉迷网络,家长不应该首先去指责网络,而应该先去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江普分析说。

江普认为,家长应该深入研究自己孩子的心理,"该批评时批评,该鼓励时鼓励,该给予规则教育时给予规则教育,通过制定家庭内的奖励机制,改善家庭关系,打开孩子的心结。"

 

以身说法

王舵给11名网瘾少年的建议

"提高自控能力,多与父母沟通"

昨日下午,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内,一场特殊的见面,震撼了每个在场人的内心。

见面的双方,是病中的王舵和11名同样迷恋网络的少年。他们中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13岁,目前都在纽特思特教育机构接受帮扶。

泡网十年,卧病在床,王舵结合自身惨痛教训告诫在场少年:不要过度沉迷网络,上网要有节制,一定要提高自控能力。"珍惜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王舵郑重地对小弟弟小妹妹说,人只有在迷茫时才会去做无意义的事情,要给自己规划人生目标,至少在短期内可以学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充实自己。

王舵回忆,自己在十七八岁时,常去青山区一所学校荡秋千,那时距离他被迫辍学已有4年多。"我并不是真的去荡秋千,只因为我怀念学校。"

"我到现在才明白,父母内心其实都是关心子女的,都希望子女能够身体好,学习也好。子女和父母要相互理解,要试着去与父母沟通。"说完,他望向了坐在病床边的母亲。

"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一个多小时的见面结束时,王舵和11名少年用力地握手。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