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读《好父母会游戏》有感: 给孩子一个“游戏”环境,还妈妈一份快乐心情!

12年前 [10-03 14:51 周一]

  给孩子一个“游戏”环境,还妈妈一份快乐心情!

  ——读《好父母会游戏》有感

  醉梅老师,我该说怎样感谢的话语,才能表达此刻激动的心情呢?虽说不曾谋面,但心里已默默记着这位热爱孩子、酷爱安静、低调做人的育儿专家。

    醉梅曾在老师在网上传第一篇博文《成长需要等待》,这是我第一次拜读醉梅老师大作,尽管我姗姗来迟,但从此的脚步不愿挪开,每一篇作品都说到了我们作父母的心坎里,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浅显易懂的育儿知识呀!

    醉梅老师来我微博作客,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哈,果妈也戴着眼镜,有点象我吧,哈。听着如邻家大姐的亲切话语,想着这位育儿专家是多么的低调又平和呀!

    因为对孩子的喜爱,我一直希望系统学习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想向醉梅老师了解中华家庭教育网的网络学习班情况,可又担心她太忙,没时间理会。左想右想,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她发了封站内信。收到她的回信,我的内心异常激动。她的态度那样的谦和又耐心,不仅分析了我的现实情况,又讲述了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的必要性。这不仅是一位热爱职业的育儿专家,更像极了我们的邻家大姐姐,不是吗?

   当醉梅老师连续上传《好父母会游戏》的部分内容时,我悄悄从中搜索适合2.5-4岁孩子的内容,复制打印出来。我要自己先学,先了解书中的精华所在。

  第一个中心词:“游戏”

    说到“游戏”,总会想起小时候玩不厌的“捉迷藏”、“扮家家”游戏。在我的脑海中,似乎已将“游戏”二字定格为某种形式。思想被束缚,最大的原因就是小时 候太缺少游戏了,以至于不知道游戏无处不在,游戏是玩不尽的。醉梅老师帮我们重新解读“游戏”二字,也解开了我们深藏于心的迷惑。

   游戏来源于生活,游戏在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在孩子的童真的世界里开花结果。210月 大的果,从桌上取来六枚硬币,我本想出言制止,可孩子的一句话让我打消了这一念头。“妈妈,我在玩游戏呢!”他将硬币并排摆放,一个挨着一个,很整齐地排 列起来。“哦,你是在搭火车吗?”我好奇地问。“嗯。我在搭火车。”果回应。“好长的火车呀!我好喜欢。”我立刻送上动情的称赞,表达内心喜爱之情。让孩子的尝试得到认可,这样孩子才会更有自信地去尝试更多的事物呀。

   游戏的种类繁多,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只要孩子爱玩,那一定是游戏。什么是孩子爱玩的? “捉迷藏”和“扮家家”,那当然是游戏,孩子喜欢无可厚非。模仿鸡狗牛羊的叫唤,那是游戏;随手拿张纸胡乱画上几笔,那是游戏;拿个空纸盒,放入不同的东西,闻声猜物,那也是游戏;……也许你对此不屑一顾,这都是些什么游戏呀?为什么我们喜爱跟孩子玩游戏,说白了,彼此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智慧和能力。只要能激起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愿意与孩子共同游戏,不是吗?

   生活游戏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拥有,那是属于孩子的专利。谁是游戏的主人,谁又成就了游戏的风趣与智慧?是我们可爱又充满智慧的孩子呀。认知心理学认为,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大大激发他们广泛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果果,你帮我画的小人添上耳朵,好吗?”这是我和孩子涂鸦时,给他出的考题。果看着小人的头像,在脸两侧画了两根短线。“这是耳朵,对吗?”我问果。    “嗯!”果 很得意地回答。“你画得耳朵长长的,这样的耳朵是不是更方便听见声音呀?”我揣测着孩子的心思。“对了,长长地好听声音!”得到我的理解,果更得意了。

  第二个中心词:“模仿”

   醉梅老师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便于阅读与学习。有实例与分析,有游戏启示与意义,有小小窍门与举一反三,她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结合专业的理论指导,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与心理特点,甚至连我们父母的心思都拿捏得准确到位。我趋向于了解有针对的游戏实践方法,根据年龄阶段搜索,很容易找到了理想的答 案,于是开始了班门弄斧式的“模仿”旅程。

   你玩过“穿‘糖葫芦’”游戏吗?游戏很简单,材料只需要几根牙签和一块塑料泡沫。和孩子一起把一块塑料泡沫掰成许多小块,给小块塑料泡沫涂上各种颜色,再传到竹签上去。如果孩子动手能力强,也可以把泡沫掰得更碎,穿到牙签上去;或者用橡皮泥搓成小小的圆疙瘩穿上去,或者到树下去摘树叶来穿。然后再和孩子一起玩卖“糖葫芦”的游戏吧!

     带果在路边闲逛,果发现一大块塑料泡沫,要扛回家。我脑中立刻闪现“穿‘糖葫芦’”游戏,于是对果说:“果果,我们不拿这么一大块,我们只需要一块就够了, 妈妈带你回家做游戏。”一听有游戏玩,果忙问我,“做什么游戏呀?”我故意卖关子,“到家里就知道了,很有趣的游戏哦!”到了家,我叫果端好桌凳,拿来牙 签,游戏开始了。“来,果果。像妈妈这样,把泡沫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我先穿了一个“糖葫芦”在牙签上,孩子饶有兴趣地接过我手中的“糖葫芦”,向坐于 旁边的果太太“炫耀”,“看,我有‘糖葫芦’了!”之后,果学着我的样子,自己掰,自己穿。起初的穿,咱们不能要求太高,能穿上去,我已乐得手舞足蹈。旁 边的果太太也大加夸赞。是大家的赞赏发挥了作用,还是“炫耀”成绩是人的本能?果穿了两根牙签,每根牙签只穿了两头各一个,看起来想举重器。果小心拿起, 一手一个,给了两位太太,直把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一次,我和果送果爸上地铁。回来的路上,果突然问我,“地铁是怎么叫的呀?”我随口说:“呜呜——这么叫的吧?”“不对!”果立刻反驳我,“是嗯嗯——,这 样子的。”还别说,学得真像!之后,我又问他青蛙、狗、羊、牛、公鸡、母鸡、猫……等动物的叫声,一次次学得惟妙惟肖。又一次,果突然安静下来,在远处传 来一阵“咚咚——”声,近处又有一阵鸟叫声。我指指远处,“你听到声音了,是吗?”果点点头,边跺脚边发出同步声音。我又指指近处,“这边,还有什么声 音,你听见了吗?”果愉快地笑了,“是鸟叫声。”

    要孩子在嘈杂的环境中避开其他声音,专门寻找和倾听一种声音,可以提高孩子对各种声音的辨识能力和听觉灵敏度。哈哈,为自己的明智之举数起大拇指,自夸一回!

  第三个中心词:“自由”

    游戏可以“举一反三”,所以说游戏是“自由”的,充满色彩的。在自由的空气里,孩子总能用那充满灵动色彩的隐形翅膀,传递给我们游戏的智慧与魅力。

    果常常和我在床上做游戏,于是有了《“小乌龟”的故事》(2.7.29)他常常抱着枕头,告诉我:“这里是他的眼睛,这里是他的鼻子。”又指着另一头说,“这里是他的尾巴。”在孩子的梦幻世界里,想象的羽翅自由飞翔,我只需竖起耳朵,尽情享受童话世界的唯美!

   早上,果双手插口头,头一扭,不愿刷牙。我蹲下来,神秘兮兮地对果说:“果果,你知道吗?小牙膏告诉我,我好想到果果嘴巴里呀,我好想到果果牙齿上跳舞。果 果的牙齿为什么会这么白呢,就是因为我天天进去跳舞的呀!我还会在牙齿上唱歌,我唱歌可好听了,‘嚓嚓——嚓嚓嚓——’果果,我们一起听牙刷在牙齿上唱歌 跳舞好不好?”果的眼睛开始发光,张大了嘴巴,要听“嚓嚓——”牙膏唱歌的声音。

   孩子为什么如此轻易就范?原来幼儿都有泛灵化心理。所谓泛灵化,就是指幼儿有把生活中的事物看做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泛灵化心理,把游戏材料、游戏活动演化成孩子眼里的童话世界。妈妈说“‘瓶子宝宝’肚子饿了,要给它喂饭了”,孩子一听会觉得很有趣,进而行动起来。第一次听到“泛灵化”这一词汇,很庆幸自己一直享受着孩子的这一心理带给我们的虚幻与快乐。

  第四个中心词:“快乐”

  今天,醉梅老师再次上文,《智慧父母怎样陪孩子做游戏(游戏原则)》(醉梅)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我的游戏观,在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灵活操作, 在此把游戏原则和游戏能力发出来给大家分享和借鉴。其中“感受快乐原则”正好与我此时的念想不谋而合。醉梅老师说:快乐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开开心心的游戏中,孩子的大脑会处于兴奋状态,能开放性地接收更多的来自环境的信息。好的游戏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能延伸出许许多多快乐的触角。同时可以锻炼孩子的各种智力,还能体验丰富的情感,感受游戏本身带来的快乐。

  这 段对游戏能生快乐的完美诠释,已经无懈可击,我无需做更多累赘的叙述。因为这是来自于一位优秀的育儿专家,一位出色的母亲,一位既懂得孩子的心,又理解天 下父母的快乐专家。突然想起犹太人的谚语里有这么一句话:给一条鱼只能维持一天的生活,但是教给钓鱼的方法就能使人一辈子都能维持生活。醉梅老师《好父母 会游戏》一书,不仅送给我们这些年轻父母一条鲜美可口的鱼,更授予了我们如何钓到鲜美可口鱼的方法。

  《给孩子一个“游戏“环境》(2.8.24),还妈妈一份快乐心情!其实,《好父母会游戏》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为孩子创造游戏环境的方法,更是一种善待孩子,理解孩子的育儿心态。当孩子不愿刷牙时,创造 一个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刷牙的快乐;当孩子不愿穿衣服时,创造一个游戏,让孩子主动自觉的穿衣,速度快得惊人;当孩子有一个奇怪的想象时,给孩子一个自由 的空间,鼓励孩子大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当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心愿时,给孩子一个了却心愿的方法,让孩子在独立自主的成长环境中快乐长大。

   好父母会游戏,说的就是一种心态,而非游戏本身。书中的游戏现学现卖,很简单,但生活中何止这些游戏。只有保持了一颗乐观开朗的心态,注意观察孩子的所思所想,适时寻找契机,游戏随处可见,游戏带给孩子的快乐和成长魅力也随处可见。

    晚上下班到家,果外婆说起白天“硬币的故事”。外婆边说边挥动了一下手,果急忙叫道:“硬币在外婆的衣袋里。”我故意抖抖外婆另一个衣袋,“咦,没有听到响 声呀?”果拎起外婆的衣袖,“要这样抖哎!听到了吧?在这边!”果连忙去掏衣袋,果真掏出五枚硬币。“果果,你数数有几个呀?”我问。“不要急哎!”他右 手握硬币,左手摆放硬币,边给硬币排队,边数数。数万后,竟说:“八个!看,排得整齐吧?”原来他的注意力不在数数上呀!之后,又和果玩“卖票”游戏,我 负责卖票,他来买,用手上的五枚硬币……看到了吧?和孩子玩游戏,是一件多么简单又快乐的事儿!

   从与孩子玩“游戏”到接触醉梅老师的游戏世界,从直接“模仿”醉梅老师的游戏内容到对游戏的理解一步步深入,感受最深的是“自由”与“快乐”二词。当然,更多的体会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言尽,无于言表的还有对醉梅老师的感激与信任,感谢您及您的好书陪伴我与孩子一同成长!

   以上蓝色文字均摘自于醉梅老师《好父母会游戏》一书,感谢醉梅老师的经验分享与知识指导!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