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儿童性教育 大方的走在阳光下

12年前 [09-01 14:38 周四]

       让“性教育”大方走在阳光下

 

                张惠娟   2011年09月01日11:23    来源:中国广播网   

图:《谈“性”色变》张惠娟\绘



  ▲背景·“性教育”热议始末

  “性教育”,长期以来似乎是很难拿上台面的话题。然而,时下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2002年新华社一条“我国首部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系列教材在哈尔滨正式出版”的消息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性教育备受关注;

  2003年,重庆市健康教育专家历时两年编写的性健康教材走进了课堂……但是在没有可参照范本的情况下,各地自行编制的性教育教材常常出现不规范、不系统、互不认可等等问题;

  2004年,深圳开始在24所学校开展性教育试点,规定小学五六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课时,初中阶段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高中阶段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可开设选修课或讲座,并尝试使用深圳市首部《中小学性健康教育读本》作为教材。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这本教材引发的舆论关注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人们在猜测,这本教材会不会成为全国通行本?事实却是,《读本》由于“尺寸过大”遭到家长投诉,同时也因为健康教育课未能纳入教学课程计划,首印的两万册难以售完,陷入无法广泛推广的尴尬境地。

  在此热议的基础上,前不久,北京定于9月新学期在定福庄小学试用的教材《成长的脚步》更是引起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有家长认为内容尺度过大,图片太黄太暴露,有家长认为性教材早该走进课堂了。一时间,有关性教育话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家长们也从“欲说还羞”的遮遮掩掩到渴求科学正面的指导,期待性教育能撕下“不光彩”的标签,大方坦然地走在阳光下。

  羞于说,挑着讲,偷着看中国亟待走出“性教育”误区

  “现在年轻人可以大胆地谈情说爱,将同居视为平常。我们那时候,一对情侣若在马路上谈恋爱,都会被抓起来,就连拉手的动作,都被视为流氓行为;婚前发生性行为更是没脸见人的事。”一位“60后”中年说。

  “上学时,唯一接触到性的知识是夹杂在生理卫生书中的。而仅有的这页内容,也都被老师‘本节内容为自学’的话语略过去。学生也都不好意思课上看,回家偷偷看。”一位“80后”青年说。

  “妈妈说,我和齐天大圣一样,是从石头缝里跳出来的。”一位“零零后”儿童说。

  ……

  有关性的话题,长期以来是禁忌的,以至于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青少年对性知识的追求也是胆怯而隐秘的,家长更是谈“性”色变。

  相比之前,现在性观念越来越开放,从“欲说还羞”的阶段逐渐迈到“敢于说出来”的阶段。但还是缺少科学的指导,大部分青少年性萌发和性冲动还是愚昧的、不科学的。

  漫步大街,从避孕套广告的公众张贴到各种保健用品店的大肆展览;浏览网上,从大胆的性爱日记,到各种网络艳照门的狂欢;以及一夜情、包二奶的争论,性从“压箱底”的地位逐渐被拓展到广阔的社会空间与虚拟空间,成为一个开放的常态。然而,学生却没有渠道获得正规的性教育,以至于大量的信息来自于非正式的渠道。据2003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的性知识近70%来自黄色杂志、三级片和成人网站;24%以上是自己通过各类书籍获得;仅有1.66%来自学校,1.32%来自家长。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青春期提前到来,再加上社会对性的态度从反性禁欲转变过来,青少年过早地接触性话题,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很有必要。”李银河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曾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她说,“性教育一定要讲性行为本身,还要讲如何避孕,合格的性教育应当达到百分之百避免婚前怀孕的效果。”

  “性教育必须提到正规学校教育的日程上来了。”河北一高中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年高考体检时,有几个女生被测出怀孕;还有的学生同时拿到大学录取通知单和怀孕通知单。高中学生尚且如此,初中及小学生对性知识的认识就更贫乏了。社会性观念如此开放,而学校的性教育还如此隐晦,后果可想而知。专家称,性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预防性侵犯,而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学生会掌握一定的预防性侵犯的知识和技能。适时、适度地开展性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扯下性教育“遮羞布”,

  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现在,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广州等城市都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在学校开展。

  然而,在现实条件下,如何下手,把握怎样的尺度,是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毕竟,中国的性教育不是单观念放开就能做好的,扯下它的“遮羞布”,需要多方面的准备。

  首先,需要走出对性教育认识片面的误区。“关于性话题,与孩子谈得越早,就越自然,效果就越好。会使孩子在一种非常自然、温馨的家庭气氛中感受到探索生命奥秘的乐趣,体会生命的宝贵和性的美好,从而尊重和敬畏生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学生性教育项目参与者刘文利在性健康教育领域有多年的研究,她表示,全面的、综合的性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等性生理方面的内容,而是涵盖了性的心理、价值观、态度、文化、社会、道德、法律和权利等许多方面。

  刘文利说,有效的性教育可以为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性知识。“包括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来探求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锻炼自己的决策能力及其他生活技能,这都是他们日后能够为自己的性活动做出知情选择而需要的能力。”另外,我国目前还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及权威的教材,这也是性教育顺利开展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北京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率先开展了性教育试点,在一到六年级开展《性健康教育》,但是遗憾的是没有一套系统规范的教材,上课所用材料都是老师准备的教案。另外,学校也没有自己的专业教师队伍,外聘中国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的专家团队授课。尽管该校心理健康老师对性教育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行动很慎重,目前只是跟着专家听课,观摩学习。因为,真正走上讲台还需要系统学习的过程,因为课堂上稍有不慎说错一句话,有可能引来性别歧视等一系列问题。

  而且,在课时上似乎也不太给力,每个年级每学年仅两节。对此,孟夏校长也有苦衷。“开展试点时也面临着舆论的压力,但是出于一种对教育的责任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还是迈出了这一步。”在孟夏校长看来,这次步子迈得稳一些,“教育不容失败,我们作为试点,在没有经验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尺度把握尽量适中一些。”这是他的顾虑。“不过,一学期下来,效果还不错,学生们没有显露尴尬,而是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喜忧参半中流露出孟校长对未来性教育专业化开展的期望。

  刘文利说,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系统还没有开设性教育专业来培训老师。如果教师需要承担性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就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而对于教材,也要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并且经过试点后才普及开来。在美国,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性教育教材,并且都是事先与家长签订协议才可以学习的,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还有,性教育需要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多元配合和渗透。

  刘文利表示,对孩子的性教育,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长了解了性教育的丰富内容和全面、综合的性教育,那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重要意义的。”她说,家长要身体力行,不仅在家庭里担当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责任,而且也要支持学校开展全面的性教育。

  安慧里中心小学在开展试点前,也曾对学生家长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家长对学校开展性教育课程表示赞成,但也有个别家长稍有顾虑。“出现顾虑很正常,毕竟2000多年的传统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家庭配合需要建立在家长对性教育理念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孟夏校长说。

  社会大环境的科学渗透也是让性教育“平常化”的途径。据刘文利介绍,在美国,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社区、媒体等不同渠道都为孩子提供性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就像其他教育一样。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学会生活,健康成长。

  在日前本刊与搜狐教育合作的微访谈中,多位专家表示,性本身是美好的,全面、综合的性教育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对孩子的性教育不能再是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性教育应该扯下其偏见的“遮羞布”,在师资培养、教材规范及家庭、社会大环境的渲染上给予科学系统的关注,让它大方地走在阳光下。(文/张惠娟)

    王顺启搜集整理

    http://edu.people.com.cn/GB/15563326.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