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会孩子“不听话”

12年前 [08-13 10:52 周六]

听话与否,向来是家长、教师评论子女优劣的标准。(注:这里的不听话是泛指,不仅指对家长的话不听,还包括顽皮,言行出格)听话的是好孩子,这似乎成了家长的简单常识。然而,我们却不敢苟同。我们认为,“不听话”的孩子并非就是坏孩子,某种意义上讲,不听话的孩子具有独立性、自信心和探索精神,日后走向社会,发展的空间更大。我们认为,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学不听话。

这里不妨看两个例子:

毛泽东幼时并非“省油灯”。因为不听话,父亲罚他下跪,他只“单腿下跪”,理由是他没有错。父亲希望他识些字,然后务农或从商,他却违背父亲意愿,外出求学,并以天下为己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就是这个不听话的毛泽东,日后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本草纲目》的作者,南朝宋代著名的医学家陶弘景小时候也不是唯命是从,死读圣贤书的人。《诗经》中有两句诗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两句诗中反映了一个传说:有一种小虫叫螟蛉,当它在自己的窝里产下幼虫后,蜾蠃往往把其幼虫背回自己的巢中抚养。这些幼虫长大后就成了蜾蠃的孩子。所以,后人往往把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陶弘景读过《诗经》后对这种传说并不轻信。他到野外捉到一些螟蛉和蜾蠃,把它们拿回书房养起来。接着,他便留心观察它们的活动。观察的结果,他发现传说是与事实大相径庭的。一天,螟蛉正在窝内活动,蜾蠃飞来,用尾部的毒针刺它。螟蛉被刺后,马上僵卧不动了。于是,蜾蠃的幼虫就过来咬食螟蛉。蜾蠃的幼虫因此得以成长。原来蜾蠃有自己的后代。他背螟蛉回巢,不是为了抚养,而是给自己的子女当食粮!好在陶弘景有个开明的父母。他们发现陶弘景在做“实验”时,没有否定他,而是支持他。否则,中国历史上也许少了一个著名的医学家。

历史严酷地告诉我们,能够成大器者,早年往往“不听话”。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我们不妨再看一个外国的例子:爱迪生小时候不听话,学校开除了他。母亲只好亲自教他。爱迪生的顽劣是出了名的。一次,人们发现他蹲在墙角一动不动,便问他。他却叫人别打扰,他屁股底下堆着鸡蛋,原来他在孵小鸡。然而,就是这个不听话的孩子日后成了大发明家,泽被后世。

要孩子“听话”,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孩子“从众”。而从众心理太强的孩子往往会丢失自我。恰恰那些看上去固执的,与众人不合的人具有创造性,日后能成大器。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看,就是这个不从众,不听话的学生成了著名的哲学家。

从以上的例子足以说明问题,广大家长对我们的观点也不难接受。然而,真正在实践中教孩子不听话,却难以做到。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家长制的思想根深蒂固,有意无意地把孩子作为附属品。二是不敢冒险,怕孩子因此变得桀骜、顽劣而不可收拾。针对这个原因,我们作家长的应该认真反省。首先,我们要认清,人生而平等,即使父母和孩子。把孩子当作附属品,本身就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鲁迅先生对此有过精辟的阐述:小时候不把孩子当人看,孩子长大了就成不了人。”至于不敢冒险的思想,也是保守思想。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仅仅是诸多影响因素的一部分。即使少年期或者青年初期,学校、社区的影响,也往往大于家庭的影响。至于一旦成年走向社会,父母的影响更微不足道了。我们不敢“冒险”,恰恰会使孩子失去“免疫力”。据说虎狼等动物为了培养下一代的生存能力,往往让“儿女”在前面奔跑,“父母”在后面追赶。“儿女”稍有懈怠,便扑上去撕咬。“儿女”只好奋力奔跑。这不也是一种冒险吗?我们人,应该比动物更聪明、更理智。更何况,我们这里不是在冒险,而是在从事培养毛泽东、陶弘景、柏拉图式英才的事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你家的孩子“不听话”吗?那你应暗自庆幸;你家的孩子听话吗?赶快教他(她)学会“不听话”。

http://www.rsedu.com/jtjy/show.php?itemid=13374【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