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教短板 在家好孩子在校小霸王

12年前 [04-29 05:50 周五]

在家"好孩子"在校"小霸王" 家教如何补上德育"短板"

2011年04月26日 13:48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现象:家里的“好孩子”成学校的“小霸王”


  “再啰唆拿砖拍你”,“有种留下名字电话,直接来干脆的”……这是几天前,北京的宋女士在网络论坛发现的“刺眼”文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宋女士怎么都不相信这话是从自己儿子嘴里说出来的。

  经过了解,宋女士发现了更让人担忧的事实,小文在学校里经常为一些小事与同学起冲突,被同学称为“小 霸王”。“孩子平时在家里一直挺乖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宋女士甚至觉得小文有时候还有些内向,还鼓励他多跟朋友们出去玩。问及儿子为啥会出现这样的反 差,小文说:“平时你们管我太多,让我有些压抑。我也知道说脏话、和同学打架不好,但觉得这样挺刺激,更像个男人。”

  这让宋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平时我们的家教是比较严格,但绝称不上严厉,而且为人处世的道理跟儿子交 流得也不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去做所谓‘更刺激’的事情。”而小文的感觉是:“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事情,他们让我不惹是生非,只是为了能让 我安心地坐下来学习而已。”


  在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金琰看来,类似宋女士家庭的例子,是当前中国父母们最常面临的问题。“家长们应该懂一点青少年成长心理学,可是事实是,家长们正在用有限的家庭教育知识、有限的教育经验和对孩子的无限期待、无限担忧煎熬着自己。”


  原因:家长大多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


  北京市二十中高一(8)班学生徐盈的父母为她买了一只小狗,让她又惊又喜,徐盈把这件事写在了作文里。徐盈的父亲则在家长留言里写道:“相对分数,关键是学会学习,特别是要快乐地学习,这比好分数更重要。”

  可是持有这样观念的家长并不多见。“在当前社会竞争的压力下,在只注重升学率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的情况下,多数家长还是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这必然会减少对孩子全面成长的关注。”中央教科所副研究员王小飞说。

  金琰认为,达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共识,是很重要的一步,“目前学校依然承担了主要的德育教育。有的家 长一味对孩子施以‘高标准,严要求’,以为凭此就能教育好孩子;有的家长本来就带有不良习气,在孩子面前也不注重自己的言行;更有的家长以为把孩子交给学 校就万事大吉。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必须得到更新。”

  北京市二十中副校长张万祥同样希望家庭能承担起德育工作的责任,“德育毕竟不同于文化课,只由学校承 担,根本无法达到德育育人的目的”。学校应该努力与家庭进行互动。“家长信”是二十中建立与家长沟通渠道的尝试之一。班主任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给家长写一封 信,信中直接点评每一个学生近期来的表现,同时他们每年都要力争实现对每个学生家访一次,以期既增加教师对学生成长环境的了解,又能与家长充分沟通学校的 教育理念。


  专家建议: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环境


  在金琰看来,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缺失,其实是整个社会对德育工作缺乏重视和了解的一个缩影,这直接导致德育中“5+2=0”的现象。

  “5+2=0”是指学生在校5天接受的教育,在周末两天就被接触到的负面现象抵消,甚至负面影响还大于学校的正面教育。福建泉州市晋光小学副校长曾志安认为:“社会环境跟教育理想的差距不容忽视。学生在学校学到的,被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一冲击,很容易产生矛盾。”

  对此,金琰开出了“大教育观”的“药方”:“不能说我在学校学文化课是受教育,出了学校门放下书本就不受教育了。说白了,就是树立‘社会教育’的观念。”

  据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介绍,近年来泉州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既立足学校教育,又重视社会 环境、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打造了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王小飞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学校利用社区资 源开展德育工作的经验,比如学校经常联合社区组织一些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不仅组织学生参与,还邀请家长参加,让整个家庭形成为社会负责的观念,这将对孩 子产生持久的影响。

  金琰建议,政府可建立一个由文化、民政等多部门合作的社区工作协调机制,这样学校开展德育活动就会容易很多。记者 高毅哲

 

         录入    陈应俊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1/04-26/2998726.s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