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通讯:从农家子弟到牛津大学教授

13年前 [04-27 00:22 周三]

通讯:从农家子弟到牛津大学首位华人教授崔占峰

2011年04月25日 18:26:46  来源: 新华网


通讯:从农家子弟到牛津大学首位华人教授

——记“把每一步走好”的崔占峰

  新华网伦敦4月24日电(记者黄堃 李芮)作为英国牛津大学历史上首位华人教授,崔占峰无疑是海外华人学者中的杰出代表,他在回顾自己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到牛津大学教授的历程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认真“把每一步走好”。

  崔占峰现在是牛津大学工程系化工专业的终身教授,但起点却是中国河北沧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对于从沧州到牛津的奋斗历程,崔占峰表示“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动力”,主要是因为有一个简单的信念,“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就把它做好,认真把每一步走好,才能走到下一步”。

  对于“把每一步走好”,崔占峰有许多诠释,比如要善于抓住机会。1978年是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崔占峰那时在上高一。县里通知说通过竞赛方式选10人破格参加高考,他于是“逮了个机会报名”,结果成功获得高考资格。经过紧张的准备和高考,崔占峰进入内蒙古工学院。

  进入牛津大学也是如此。在国内读完博士后,崔占峰到了英国,1994年在爱丁堡大学化工系任讲师时,牛津大学新开设的化工专业招聘人才,崔占峰 再次抓住机会,在诸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讲师职位。这个专业2000年设立教授岗位,崔占峰又一次在全球性的聘选中取得成功,不仅成为牛津大学化工专 业首任教授,也是牛津大学历史上的首位华人教授。当时崔占峰只有38岁,如此年轻的牛津大学教授在英国本土学者中也很少见。

  而另一个诠释则是成功需要刻苦努力。在考大学时,从知道获得高考资格到高考开始,崔占峰只有4个星期的时间。他把一年的课程压缩到一个月的高强度学习中,以超常的努力将其啃了下来。

  在生活上也是这样,崔占峰说,刚到英国时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那里的人说话口音特别重,感觉什么都听不懂”。于是他从基础开始练习,“到银行 开账户,让人写下来,去商店买东西,让人写下来”,慢慢地,崔占峰能听懂的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每个词都能听懂了”。

  此外,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也非常重要。崔占峰说:“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总觉得明天会更好,所以不记得有什么特别困难或是觉得要过不去的情况。”在海外的生活中,这种心态可以帮助应对许多烦恼。

  崔占峰非常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对中国学子的建议是:不要过于关注拿什么文凭和学习什么课程,更重要的是掌握怎么学的能力。“最重要的有 两点,一个是掌握用批评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是独立的能力。掌握这两点之后,不管今后遇到什么样的任务,也许与学校里学的东西一点关系没有,但也 能够很快完成。”

 

肖庆兰搜集整理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4/25/c_121346473.htm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