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大学生收废品不丢人,当废品才丢人

13年前 [04-25 16:06 周一]

大学生收废品不丢人,当废品才丢人

2011年04月22日 14:4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位2006年毕业的大学生,近日在杭州某 网站的论坛中称:“我毕业于师范院校,我考过研,但名落孙山,我找过工作,但屡屡碰壁。现在我在下沙收废品,年收入近百万。我干着别人看不上的职业,却有 着让大多数人羡慕的收入。”短短几小时,该帖的点击量就超过了25万人次,网友们戏称其为“垃圾哥”。(4月21日《钱江晚报》)

  如今,大学生就业多元化似乎已经不能称之为新闻了。有操刀做屠夫卖猪肉的,有洗手做羹汤当保姆的,有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还有在街头卖煎饼的。高等教育笼罩在大学生头顶的光环早已不再,学历早已回归到普通教育的范畴,而不再与就业好、收入高、工作轻松相挂钩。

  在大学生屡屡突破以往所谓当白领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就业底线的同时,被突破的还有形象底线。大学生极端暴力犯罪屡屡出现,上周,北师大珠 海分校学生因生活琐事砍伤室友;月初,一名留学生因学费问题在机场刺母,以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连捅受害者八刀的药家鑫,还有几年前杀害寝室室友的马加爵 等等。

  这些大学生充满暴戾之气的行为让人感到心寒,其实想要成为人才的前提应当是先成人,成为一名心理健康、心智健全、心态平和的人,能够用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去看待周遭世界的人,才谈得上去追求事业的成功和个人的发展。如果这些基本点都做不到,那么本来被家庭和社会寄予厚望,期冀其成长为栋梁之才的大 学生们,极有可能沦落到只会危害社会,连废品都不如的境地。

  人们常常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归咎于其经历坎坷、遭遇挫折。不可否认,生活和学业上的波折的确可能击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致使其做出逾矩的行 为。但上文提到的“垃圾哥”的人生也和一帆风顺沾不上边,当亲戚朋友对其收废品表示冷嘲热讽——“这是傻子也能干的事,你爸妈供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真是 白花了这个冤枉钱”的时候,他并未自暴自弃,反而是坚持自己的创业理想。相似的遭遇发生在不同人身上结果却大相径庭,广东一位在工厂当普工的大学毕业生李 宗熙,一怒之下将厂长伤害致死。据其在法庭上的供述,起因仅仅是厂长的一句话:“你有什么本事?你一个大学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生产工,我虽然没有上大学,还 不是年薪几十万?”

  可见,大学生是以收废品作为创业选择,抑或是沦为危害社会的废品,这与个体差异不无关系,每个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应对挫折的方式都有不同。所以,越 来越多的大学生身上爆发心理问题应当引起教育部门和家长的警醒。有关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 题的困扰。别光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就业率,更应该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应当将孩子、学生的心智发育是否正常、心理特征是否稳定、欲望需求与客观实 际是否一致纳入日常关注和教育范围。

  我们乐见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像“垃圾哥”一样快乐的创业者,而不愿见到他们沦为危害社会,成为废品的一天。

 

肖庆兰搜集整理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1_04/22/5918610_0.s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