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小学入学精神安抚最重要

13年前 [03-08 16:16 周二]
      做好精神上的准备和安抚

  在新生入学前,最重要的是提前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家长在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要流露出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要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充分尊重和信任老师,绝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学校的老师可厉害了!”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

  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一起勾勒和描绘进入小学的美好蓝图,郑秋玲说,下述话语希望家长能经常对孩子说:(1)孩子,你真棒,马上就要做一名小学生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今后你的本领会越来越大!(2)在小学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很快就会戴上红领巾,做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可神气了,幼儿园的弟弟妹妹会羡慕你的!(3)我的孩子长得真快,就要读小学了,爸爸妈妈好高兴啊!

      提前带孩子参观学校,给孩子一个美好印象

  为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观即将进入的小学,让孩子对学校有一个美好的印象。

  同时,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观文具店及书店,以神秘及自豪的语气告诉孩子,如果你进入学校,就会认识许多字,这厚厚的书你都可以看懂,这些学具你都会用。郑秋玲还建议家长,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课外的特色学习班不要报得太多,以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在家里给孩子创设一个学习环境

  “这主要是教育方式上的一个转变,在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活动,而小学是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面对这种转变,家长们要悉心引导。”郑秋玲老师说。因此,她建议家长提前做好以下准备:

  1.在家里布置一个孩子的学习空间。空间里放上学习桌椅,减少玩具摆放,墙壁布置不要太花哨,可张贴汉语拼音表、加减法表等。

  2.准备适宜的学习用品。家长给孩子准备学具从书包到铅笔等要避免贵族化和玩具化,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与孩子进行一次深谈。把孩子当朋友,用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对话、交流,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上学的一些要求与注意事项。

  4.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进入小学后,根据学校时间安排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学习、玩耍、看电视、吃饭、睡觉、起床、锻炼等事项都要罗列进去。

  提前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放开孩子的手脚,不要再包办代替,将包办的‘爱’变为理智的‘爱’、冷静的‘爱’、无私的‘爱’,真正为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入学前的准备。”启乐园教育的孙毓老师说。

  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一般在幼儿园老师们都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家长在家可训练孩子听故事、听录音或者把原文念给孩子听,减少直观形象的元素,使孩子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在入小学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技能。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等。“总之,家长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不是仅仅指提前教会他们汉语拼音,让他们多认识几个字、会算几道算术题,而应从心理、情感、自理能力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的培养和教育。要让孩子热爱上学,喜欢学校,充分激发孩子上学的欲望和热情。”孙毓说。

本文由田军收录。

本文网址链接http://sc.sina.com.cn/edu/chat/2010-08-17/11365396.html

.corrTxt_01{border-top:1px dashed #C8D8F2;width:95%; margin:8px auto 2px auto;} .corrTxt_01 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 0 0 3px;line-height:25px;margin:0;} .corrTxt_01 ul{padding:0 0 20px 18px;} .corrTxt_01 ul li{font-size:14px;line-height:164.28%;} #flash_div {margin: 5px auto;}
flash
// flash add by jayliao @2009-12-23 end -->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