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由孩子“越轨”反思家庭教育

13年前 [01-30 21:41 周日]
越轨行为是孩子所为,矫治孩子的行为不能眼睛只盯着孩子。透过孩子“越轨”反思家庭教育,找出父母教育孩子中的失误,才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


    1.父母的需求≠孩子的需求


    在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极端的认识便是“父叫子死子不能不死”。孩子没有独立的人格,依附于父辈,是成年人的附属品。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现代表现为一些父母亲子一体感严重,从积极的方面说,父母对孩子寄与厚望,在管教孩子上有着较强烈的责任感,期望以孩子的成功来体现自身的价值——这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未尝不是好事;但同时这种亲子一体感又表现为父母对孩子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支配欲,把孩子的发展完全定格在父母设计中,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突出表现为:


    一是认为孩子是父母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打骂就是教育孩子,把父母角色过于权威化,反而削弱了父母在孩子中的权威,对孩子的教育起不到积极作用。


    二是认为对孩子事事都管是为了孩子好,替代孩子做了许多本应孩子自身承担的角色职责,使孩子或者试图摆脱父母束缚,或者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判断和独立做事的能力,很容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缺乏基本的辩别能力,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父母的需求不等于孩子的需求。父母的这种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完全忽视了孩子自身成长规律及其对教育的需求。在父母的控制之下、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发生冲突、产生道德和心理上的障碍,进而抵触父母,背离家庭,甚至由此而引发越轨行为。


    2.心理问题≠品德问题


    从表面上看,孩子的越轨行为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是目无规范的结果,是典型的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但是,绝不仅仅是品德问题。引发越轨行为的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不是一类问题,靠正面引导、规范强化是必需的,更需要父母作为教育者了解孩子产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因素及其背景,以疏导、调试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


    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我们列举了“感到孤独”、 “感到泄气”、“感到紧张”、“感到心烦”,“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对成功没有信心”等不良心理感受,请被调查的中小学生谈谈自己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有”上述不良心理感受的平均百分比达到13.6%,表示“有时有”的平均百分比为43.1%,两者合计平均百分比高达56.7%,超过了一半。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分别有61.8%和17.7%的孩子“有时”或“经常”“感到紧张”;有50.8%和19%的孩子“有时”或“经常”“感到心烦”,这种心理状态与他们小小年龄极不相称。这些不良感受也正是儿童产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基础。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未成年的孩子有如此多的不良心理感受呢?分析认为,除了学习压力大、课余生活单调等原因之外,一些老师和父母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重视不够、指导不力也是重要原因。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上,往往把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的问题误认为是智力问题或行为问题,在教育中不能有的放矢;二是有的家长过于看重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三是缺少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的手段和方法,常常是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束手无策,很难给予正确的引导等等。


    对父母来说,认识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学会辨别、分析和化解心理问题的方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十分重要。

    3.良好的愿望≠良好的结果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今独生子女父母的普遍心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为孩子精心设计着未来,并且为了达到这个期望的目标,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努力地为孩子助“一臂之力”。事实表明,对孩子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父母的教育行为,也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当我们认定父母的期望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良好的作用的同时,决不能忽略这样的事实:期望是对未来的幢憬,只有合理的、现实的期望才可能得以实现,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期望都必然只是一种幻想。


    儿童厌学、逃学、沉溺网吧、游戏厅、产生暴力行为……的现实已经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父母期望不当会事与愿违,甚至产生无以挽回的恶果。如今我们反思期望,是哪些因素使善良的父母们不能“心想事成”呢?


    期望值过高是首要原因。关于期望值,行为科学有这样一个公式:情绪指数=现实值÷期望值。也就是当现实值小于期望值时,情绪指数小于1,情绪就低落。按照这个公式,孩子的发展状况与父母的期望想吻合时,父母会感到不出所料,关心孩子的热情便得以保持;孩子的发展状况好于父母的期望值时,父母会感到喜出望外,从而进一步激发支持和鼓励孩子的积极性;而如果孩子的发展状况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时,父母会觉得孩子不争气,从而大失所望,进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对孩子采取高压手段,施行精神或肉体上的伤害。孩子的某些越轨行为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


    期望导向有误是另一个原因。也就是说,对孩子抱有期望的父母,把对孩子的期望定在什么方向上,也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在孩子的教育上,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就是孩子的发展方向与父母的期望大相径庭。逼孩子做他不喜欢做的事,其结果必然走向父母期望的反面。
 
    4.优越的家庭环境≠保险箱


    “好孩子”犯罪是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中不容忽视的现象。


    所谓好孩子主要是说他在学校学习好、表现好,再就是他的家庭环境好。一般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比如经济条件宽裕,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地位高,这无疑都是孩子成长的有利条件。正因为此,一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学坏”,而忽视了对孩子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关注。


    在我们的查中有这样一个典型个案:


    季军的父亲是某市司法局的领导干部,母亲在省计算机厂工作,文化程度都比较高,他们对孩子很关心,期望很高,管得也很严格。从小学到高中,季军在学校都堪称表率。他所在的中学是省重点中学,他还当过校学生会副主席。


    季军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但到高中后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成绩开始下降,并越来越差。而这时的父母对他的期望依然很高,一如既往地要求他取得好成绩、在同学中“拔尖”,依然把他作为向别人炫耀的对象,而没有给他任何心理援助。这让他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渐渐地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认为即使继续学下去也没什么希望。当压力无法排遣时,他选择了逃避。高二时他逃学了,带着偷来的父亲的配枪,只身一人南下广东。当时他没有学历证明,也没有社会经历,又身无长技,离家出走时自己也不知道能去做些什么,只是对外面的世界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相信,天下之大,不会没有他的立足之处。逃学的第三天,在路上,一位好心的士司机听他说了情况以后,坚持把他送回家。他觉得自己无法面对父母,死活不肯回去,他们争了起来。情急之下,季军拔枪把司机打死了,被判处无期徒刑。作为司法干部的父亲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会成为阶下囚,更没有想到自己对孩子的严格要求竟然得到这样的结果!


    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然而良好的环境不等于良好的教育。任何家庭都不是孩子的保险箱,任何教育上的疏忽都有可能带给孩子终身的遗憾。
 
    5.有越轨行为≠不可救药


    如前所述,未成年孩子大量的越轨行为并不是犯罪行为,越轨行为并不必然导致犯罪;但是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作为极端的越轨行为,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般越轨行为发展而来的。


    当孩子有轻微的越轨行为的时候,如果发现及时、教育到位,完全有可能得到遏制;相反,如果任其发展、教育不力,则存在着极大的导致犯罪的可能性。


    在我们对未成年犯的调查中了解到,许多父母在他们还是一个普通孩子的时候,对他们出现某些行为问题,没有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有针对性地帮他们改正,而眼睛只盯着他们身上的问题,只看到孩子的毛病,整天指责孩子的不是,而看不到哪怕是一点儿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对他们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甚至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所受的劣性刺激太多了,而得不到良性的激励,身上的不良行为逐渐强化。孩子说:“自己的父母都不相信我能改好,还能指望谁相信我呢?”很多孩子就是这样失去改过的信心,结果“破罐破摔”,直到触犯法律。


    没有哪个父母希望孩子犯罪,可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缺失不当却成了把孩子推上犯罪道路的罪魁——这是极为深刻的教训

                        (作者:关颖 原载《孩子你在想什么》北京出版社)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44&b_id=54046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