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爱的表达——李子勋《亲子关系》读书笔记

13年前 [01-24 19:33 周一]

 我生长在农村,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弟弟,我是老二。都说老二的位置会非常特殊,可我小的时候没有觉得,因为我跟弟弟的年龄差距很大,一开始我就是最小的,父母最宠我。后来姐姐参加工作了,我也大了,又有了弟弟,家里最受宠的就变成弟弟了,同时姐姐也很优秀,她成绩非常好,还嫁了非常如意的老公,生活方面都不用让父母操心。好像到最后我成了家里最头疼的问题,他们总是说我不上进,不好好学习,各方面的能力都不行。但是,弟弟的一切缺点他们都可以容忍,还总希望我能够像姐姐一样优秀。

我既觉得压力很大,又觉得不受关心,有时我也觉得自己的这种矛盾心情很奇怪,既然父母要求我这么多,就说明他们很关心我,可是为什么我又经常觉得受到了冷落呢?

 

写这封信的男孩在家庭里实际上是长子的角色。从心理学来讲,长子承接了家庭最重要的责任,要给弟弟做表率,尽可能快地成长,要替家庭分担压力,这是家庭对长子的要求,所以这个孩子感觉爸爸妈妈对他的要求很多,希望他像姐姐,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对于农村家庭来说,重要的是希望男孩发展好。他们认为女孩发展再好,也要嫁出去,终归是别人家的人,男孩子是自家的,以后养老送终都是男孩的责任,所以对他要求很严格,也很苛刻。

父母有很多爱,但是习惯把爱给弱一点的孩子。同时,父母内心认为他有很多爱要给孩子,但是孩子慢慢长大后,会产生自我意识,对父母的爱会有拒绝,而这种拒绝,就是对父母的爱的挫败。有些人爱动物爱得把动物当成了宝宝,就是因为动物不能拒绝人给它的爱,无论你用什么方式爱它,它都开心地接受着。父母的爱被孩子拒绝而无法自由释放时,就会转而指责孩子,把爱隐藏在教育中——教育是孩子不能拒绝的。父母不能在表面上执行爱的语言,就会用批评的语言传递关心,说“你这儿要改”,“你那儿不对”,这些批评都是爱,只是因为得不到很好的表达才换了一种形式。东方文化在爱的表达方面很节制、很含蓄,父母对大孩子说“我爱你,我喜欢你”时,好多孩子也会感觉不自在的。

因此,批评是一种不能自如表达爱的补偿形式。批评也是团结的表现,家庭真正的隔离是冷漠,你是谁我不知道,你回来和不回来都一样,你干什么我也不知道,那才是糟糕的家庭。如果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互相批评指责,经常争吵,那是因为太亲密了,是寻求高度一致性导致的互相伤害,大家要做的是适当拉开一点距离。

这个男孩要知道,如果爸爸妈妈会直接表达爱,批评就能减少,对父母来说,爱的表达并不是简单的说“我爱你”,或者我经常搂搂抱抱你那么简单。这里面既有家庭文化传承的问题,也有父母心理能力的问题,愿意坦诚地与人分享爱的心境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爱孩子就要直接表达出来,不要“迂回”,要学会经常欣赏孩子,让他觉得自己重要,受关注,很棒,很优秀,被认同被接纳,这些是爱的正面表达方式。批评、指责、打骂、严厉教育、苛求,是爱的负面表达方式。孩子的成长需要正面的心理营养和养料。有些家长当着孩子面不愿意表扬孩子,比如孩子考了98分,家长会说你怎么不得满分,实际上内心可能觉得孩子很棒,考了98分,全班第一,但就是不愿意把心里话当着孩子说出来,他们认为如果这样说孩子就会骄傲。其实这是误解,孩子需要和父母共情,一起分享快乐会给孩子带来新的动力,让他继续考9899分,甚至100分,父母想方设法能让孩子骄傲两天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