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李子勋《亲子关系》学习笔记

13年前 [01-06 17:41 周四]

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李子勋《亲子关系》学习笔记

【案例】我的孩子今年八岁,上一年级。孩子觉得学校离家近,主动不要我接送,我很高兴。可过了一个月,孩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中午接我吧。”我好奇地问:“中午你一回家就要吃饭,如果接你,会耽误做饭时间的。”孩子回答:“中午回家,我先做作业,你做好饭我再吃。”我觉得孩子很懂事,就答应了他。这样过了两天班主任对我说:“你的孩子上课时总哭,问他原因,他说‘想妈妈,怕妈妈不在家’。”

这使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一件事——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要去买菜,找不到孩子,在窗口喊了几声没回应,到楼下找了几圈也没找着,便直接去买菜了。过一会儿,一位邻居看到了我家孩子,她刚才听到喊声,知道我在找孩子。便对孩子说:“你妈让你回家呢!”孩子听了赶紧跑回家,却扑了个空,于是号啕大哭,从家门口一直哭到大门外,在一个常去的店内找到我后,还一直在哭。我哄了好一会儿才好。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不仅要接送,平时也要我在校门口守着,他要一下课就能看到我。上课铃响了,他却磨磨蹭蹭地不主动进教室,要我把他送到教室门口,再纠缠一会儿,还要老师叫几遍才进去。后来,我被缠得没法,只有请孩子的姥姥姥爷来帮忙照看。

现在尽管大人跟着,孩子每天能按时上下学,可学习成绩根本不如以前,做作业心烦意乱,明知错了也不乐意改。上学期还是优等生,这学期最多也只是个中等生而已。眼看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变成了这个样子,我的内心很沉重。请帮助我这个无助的母亲。

 

这封信给我们的信息并不多,许多家庭内部的关系和互动规律我们只能靠假设,当然,假设常常是不可靠的。让我们思索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1)信中没有父亲的影子,也看不出孩子的性别。如果是八岁的男孩,最能帮助孩子放弃对母亲缠绕的人就是父亲。男孩在五岁左右的时候,要解决母子关系中的纠结,才能利于男孩的性心理和社会心理发展。如果一个八岁的男孩还和母亲纠缠不清,出现不愿上学等情形,是非常自然的事。对五岁以后的男孩,不管父亲有多忙,都需要挤出时间插入母子之间,把引导孩子长大的责任接过来。

2)从孩子的行为看,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孩子缺少安全感,害怕失去亲人,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到亲情的存在。不过且慢,我们还看不出这种依恋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母亲的需要。有的父母总是把内心的焦虑投射给孩子,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无意识地强化了孩子的依恋行为。有可能是母亲对孩子依恋情况的过度关注使孩子深深陷入对亲情的不安之中,孩子的问题只是母亲的“症状”之一。当然,这样的假设也是有危险的,如果母亲的确需要把内心的不安投射出来,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就在“医治”母亲,一旦孩子的行为得到纠正,母亲的心病也能得到痊愈(比如获得价值感、成就感或其他一些正面情绪,从而找到自我位置)。如果是这样,心理专家的过早介入会把家庭搞得更乱。

3)信中看到最多的是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母亲似乎在逐渐地放弃“原则”,迁就孩子,甚至不惜让孩子的姥姥和姥爷卷入进来。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本能的趋力总是有两个相反的流向:一是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寻求变化;二是对熟悉事物的保守,反抗变化。两种力量同时产生并保持一种发展的均衡速率。所以,孩子上幼儿园哭,上小学哭,看不到父母哭和在离开父母后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地闹,在小学校自由自在地玩等情况是同时并存的。不要以为孩子的哭意味着没有父母他就不痛快。很多时候,虽然孩子纠缠亲人,但是等亲人想尽千方百计离开后,孩子转脸就笑逐颜开,把父母忘到爪哇国里。临床经验告诉我,孩子在与亲人的关系中体会到两组矛盾的信息:爱与苛求;关心与冷淡。他无法识别哪一种信息更真实,因此发展一种极致的行为来确保爱与关心就是很普通的事。男孩子的这种特征与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或者存在癔症性人格有关。

李子勋支招: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一年级是孩子开始走出家庭、探索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家长与孩子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是孩子要学习新的学校规则,交新朋友,同时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培养学习的兴趣,还要在学校里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成就感。家长则要修正家庭规则,把孩子的学习纳入日常的时间安排,并尽可能多地在学习上欣赏、奖励、鼓励孩子,让他在学习中体会到比玩更大的快乐。对孩子缠绕、哭等类似对亲人控制的行为,父母可以给予理解但不要支持,不要改变规则,遇到孩子反抗时可以温柔地坚持。利用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例外(主动上学或做某件事),给予明确的共情、夸赞和物质奖励,帮助他培养好的行为。从幼儿园的儿童转化为一名小学生,在心理层面会有一些冲击,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应该是预料中的事。建议父母保持平常心,把孩子的行为看成是他心性发展的一种自我磨合,父母坦诚、信赖、温暖的态度,可以支撑孩子稳步向前。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