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介绍一本好书:<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13年前 [01-01 01:46 周六]
      介绍一本好书:<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gxm 发表于 2006-2-10 17:10:00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质的研究方法”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 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质的研究”日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与“量的研 究”相提并论的。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本书可以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陈向明,女,湖南省华容县人,1953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在湖南省长沙市度过青少年日寸期,文化火革命期间当工人及中小学代课教师八年。1977年入 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语言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仟教。198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渎英语文体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于1989年和1994年先后获得教育学硕二I:和博一:学位。现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研 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跨文化人际交往和比较教育学,其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心理俗洵等。同时受骋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 等同际组织担任顾问或专家。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前言:
  
  ——我想说什么?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素有“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和“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之争,双方都各持其理,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加“合理”、“真实”、“可信”。“量”的研究从特定假设出发将社会现象数量化;而“质”的研 究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现象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在收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隋境化的”、“主体间 性?intersubjecti垤)的意义解释。这两种研究方法之所以能够在社会科学界形成如此声势浩大的对垒,是因为它们被认为分别代表了两种十分不同 的科学“范式”(Kuhn,1968)。它们在方法上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它们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的分歧。

   本书无意介入社会科学界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只是希望对质的研究作一个尽量全面的评介。我希望借助自己对有关文献的了解以及从事质的研究所获得的经验教 训,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本书的重点偏向质的研究是因为中国社会科学界目前虽然对量的研究有所了解和运用,但是对质的研究的了解却很不够。西方社会科学界 目前对质的研究的有关问题探讨得十分热烈,而据我所知,中国大陆目前尚没有一本系统介绍质的研究的专著。因此,我希望通过评介有关的理论和实践激发同行的 兴趣和关注,共同探讨在中国社会科学界从事严谨、规范的质的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操作手段。

   我之所以选择对一种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是因为我认为这么做非常重要。研究方法不仅仅涉及到具体技术和程序的运用,而且还有其自身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 面的基础。而这一切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建构世界的方式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对自己“日用而不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惯进行反思。作为研究 者,我们对自己使用的方法进行反-思不仅可以改进自己的研究实践,使研究更加具有解释力度,而且可以增进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使研究活动成为一种更加 具有自觉意识的行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方法进行反思对我们从事任何形式的研究活动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强调对研究方法进行反省的同时,我们也要特别注意避免“为方法而方法”的倾向。研究方法本身并不存在“对”与“不对”、“好”与“不好”之分,只 有与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过程中其他因素相联系时才可能衡量其是否“适宜”。研究方法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个铜板的两面——既不一样,又相互依存、 相互定义。因此,我们在对方法进行探讨时应该注意保持一种平衡:一方面,给予研究方法以必要的注意,不能只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而另一方面,我们要防止 “方法至上”主义,不要认为只要方法“对头”,研究的结果就必然是“正确的”。

   本书由前言和六个部分组成,共二十七章。第一部分“质的研究的理论背景”由三章组成,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质的研究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进行一个历史的追 溯,同时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哲学思想基础以及操作方式的分类。第二部分“质的研究的准备阶段”共六章(第四章到第九章),主要讨论的是研究课题的设计、研究 对象的抽样、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所产生的作用、研究者进入现场的方式等。这一部分不仅呈现了对质的研究进行通 盘计划和筹措的步骤。而且讨论了研究者在开始研究之前必须考虑的一些重要问题。第三部分“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共八章(第十章到第十七章),介绍了质的研 究中最主要的三种收集资料的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第十章讨论了访谈的性质和具体操作程序;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分别对访谈中的“问”、“听”、“回 应,,方式进行了辨析。第十四章介绍了一种特殊的访谈形式——焦点团体访谈。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分别对观察的作用、观察方式的分类以及观察的具体买施进行 了讨论。第十七章探讨的是实物分析的类型、实施步骤和作用。第四部分“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共四章(第十八章到第二十一章),呈现的是质的研究对原始资料 进行分析的方法,其中包括初步的资料整理(第十八章)、概念分析和归类(第十九章)、建立结论和初步理论(第二十章)、研究报告的写作成文(第二十一 章)。第五部分“质的研究的检测f-段’’共四章(第二十二章到第二十五章),探讨的是质的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涉及到研究的质量、效度、信度、推 论和伦理道德问题。由于质的研究在这些方面与量的研究思路不太一样,该部分对这两者之间的有关异同进行了比较。第六部分“质的研究的发展前景”共两章(第 二十六章到第二十七章),对质的研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对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结合使用质的研究与量的研方法的可能性途径进行了探讨。

    意识到中国社会科学界目前对质的研究方法及其有关的理论问题尚不够了解,我在本书中试图将比较抽象的理论问题与比较具体的操作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在对 一些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我还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实例,包括西方著名学者和中国学者(学生)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研究实践,以便读者对有关理 论和方法有比较直观的感受。那些希望对质的研究的哲学思想基础、历史背景和理论探讨有所了解的读者可以选择阅读本书的第一、五、六部分,而那些希望知道具 体如何操作的读者则可以重点阅读本书的第二、三、四部分。当然,这两类读者(如果我们假设主要存在这/z,两大类读者的话)还可以在这两部分内容之间来回 参阅。阅读了具体操作方法部分的读者如果希望对有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随时查阅第一、五、六部分;而那些阅读了理论部分的读者希望知道有关理论 问题在实践中是如何处理的、或者自己希望动手实践的话,也可以随时查J阅第二、三、四部分。因为同时结合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本书既可以作为社会科学 3-法课的教材,也可以供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参考使用。


   也许是因为自己“野心”太大,希望把目前有关质的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问题和实践经验都“塞”到一本书里,目此我在写作时常常感觉难以驾驭。理论方面的问题需 要一种论理的、探究的、商榷的文风,而实践方面的介绍需要一种比较明确的、有一定程序的、告诫式的口吻。如何将这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结合起来,这对我是一 个很大的挑战。此外,质的研究因其传统之复杂、发展道路之崎岖,很多有关的理论问题目前都还没有“定论”,实践性知识也呈现出纷繁多彩的景象。要在一本书 里既把有关的理论问题说清楚,又同时介绍有关的操作技巧——我发现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好心的朋友劝我,先写一本“简单的”、操作性比较强的、适合实践者使用的介绍性的书,将理论问题(特别是那些目前在质的研究领域尚无定论的、“说不清楚 的”问题)留到以后再写。,他们认为,我可以等本书的读者对“什么是质的研究?如何进行质的研究?”这类比较基础的问题有所了解.并且自己有了一些实践经 验以后,再就那些“糊涂的”、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然而,经过仔细考虑,我仍旧觉得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本书里有一定的长处。如果本书只介绍具体 操作方法,读者可能会感到单调、肤浅、缺乏方法背后的理论分析;而如果本书只对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读者也可能会感到过于抽象、空洞、没有血肉支撑。,正是 由于中国大陆目前尚没有一本介绍质的研究的专著,我感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有利于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个领域,也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因此,这本书 与目前国内外出版的大部分有关社会科学研究3-法的书有所不同。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