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13年前 [01-01 01:35 周六]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gxm 发表于 2006-2-10 17:07:00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这一本书的宗旨是指导“教师和立志做教师工作的青年”如何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技巧”,以及讲授每门学科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书分两编,第一编由第斯多惠撰写,第二编是第斯多惠与师范学校教师合作撰写的。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威廉·第斯多惠(Friedrich Adolf Wilhelm Diesterweg,1790—1866),德国教育家,19世纪中叶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学的进步代表人物。第斯多惠1790年10月29日出生 在德国威斯特法伦州西根市的一个法官的家庭里。这一年正是法国大革命的第二年。这时资本主义在德国有了迅速的发展,但封建势力还相当强大,第斯多惠就是生 活在这样一个灾难深重、风雨如晦的德国。对于满目疮痍的祖国,第斯多惠充满着切肤之痛。

  第斯多惠1808年毕业于西根市的拉丁语学 校,1808年到1811年在赫博恩、海德尔堡和蒂宾根大学攻读数学、自然科学、哲学和历史。第斯多惠181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820年第 斯多惠在莫尔思一所国立师范学校任校长,后又担任了柏林师范学校校长。1847年第斯多惠被普鲁士当局免职,并于1850年被迫退休。第斯多惠一生作过政 论家、编辑、教师联合会主席,1858年被选为众议院代表。第斯多惠因患流行性霍乱于1866年7月7日逝世。

  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是 十分丰富的。他以全体人民的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启蒙运动,反对教条,反对教会。第斯多惠主张,所有的人本来都是平等的和可以教育的;教育必须从发展全面 的、谐调一致的人格为目的:第斯多惠在人性观点的支配下,提出了教育的一般目的;即致力于人的真、善、美的自我活动,也就是说激发人的主动性,全心全意为 真、善、美服务。第斯多惠主张“发展性教学”,他把教育发展的思想应用于各种教育实践,他提出,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发展的原则要求是:(1)尊重人性和个 性;(2)刺激发展、表现、活动、自我活动;(3)自然的,因而是使人愉快的儿童教育事业;(4)激励发展儿童的感官能力,加强他们的器官,使他们自行探 索、观察和发现事物;(5)用容易消化的滋养物充实他们的头脑;(6)稳步进展。教育的发展原则绝不容许;(1)任意武断地对待人性;(2)引导人们盲目 机械地行动;(3)任何种类的驯服;(4)死记硬背;(5)千篇一律;(6)灌注不理解的教材。这气系列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使人感到新鲜而亲切。

   1827—1866年,第斯多惠主编过《小学教育和教学的莱茵杂志》,1851年出版了《教师与校友年鉴》,又称《教育年鉴》。第斯多惠一生共写了15 本教科书和9本供教师用的教学指南,这些书在他的生前共印了120版。有些书被译成了英文、俄文、荷兰文、丹麦文和其他文字。第斯多惠最著名的教育代表作 是《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Wegweiser zur Bildung fur deutsche Lehrer)(下简称《指南》)。该书在第斯多惠一生中共出了四版。全书分两编,第一编由第斯多惠撰写,第二编是第斯多惠与师范学校教师合作撰写的。这 部著作从教育理论探讨开始,一直对教师的教学活动都作了科学的具体的指导。该书的宗旨是指导“教师和立志做教师工作的青年”如何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技 巧”,以及讲授每门学科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指南》一书主要论述从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的主动性。第斯多惠提出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认为这是一条最重要的教育原则。继裴斯泰洛齐之后,第斯多惠认为儿童生来就具有一定的天资。这种天资具有发展的天然倾向。教 师必须按照这些天资发展的自然规律来激发它们。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教育原则就是在进行教育时要遵循人本身的自然发展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个人特点,必须细心研究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特点。第斯多惠在《指南》中指出:“在自然界都有一个从模糊到明确的发展过程,这是事 物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培养的规律也是内部特点符合外部特点这样一个客观规律。外部特点是物质内部作用和反作用的结果。两者均按一定的发展规律发展着,是 一种自然发展规律。”根据这一原理,第斯多惠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三个培养阶段:(1)感官性阶段,即灵魂的活动与外部刺激相联系的阶段;(2)习惯和幻想阶 段;(3)独立自主和任意支配的主动性阶段。关于儿童年龄三阶段的划分,第斯多惠是在夸美纽斯和卢梭的四个年龄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斯多惠认为这 三个培养阶段没有严格的年龄规定,也没有绝对的界限,是逐渐的过渡,交叉进行。第斯多惠认为儿童天资的发展均取决于天资的存在和激发的存在这两个条件,两 者以不同的方式和能量的大小而发展成为无穷尽的差异。如果激发不符合天资,将会出现两种可能性:一是激发根本不影响天资的发展;二是发展朝违反自然规律的 反常方向进行下去,结果便会出现畸形发展。因此,第斯多惠要求教师细心研究儿童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学的目的就 是激发、发展和加强儿童的心理能力,特别是较高级的心理能力,如判断力、智力和推理能力。因为这些能力的发展能使人正确地认识世界,并能用他的理智控制其 低下的本能。发展的方法就是诱导的方法,循循善诱,从事实出发,理论来自实践,从物质世界到思想,从实验到原理,从具体到抽象,从观点到概念,从特殊到一 般,从差异到统一。教师的作用就是激发,而学生的作用则是自我活动,即主动。第斯多惠精辟地论断:“没有激发便没有发展,天资也就停滞不前。教育就是激 发。教育理论就是激发理论。”“如果培养称为‘按智力发展’,那么,天资的培养就是有一定目的的激发。”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 培养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

  笫斯多惠在《指南》中明确地提出了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辩证观点。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达到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形式教育目的”时,要紧密传授知识的“实质教育目 的”,二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有主次之分,发展智力是主要的。但两者决不应当截然划分开,使其泾渭分明。这一教学原则是根据人的智力发展特点和规律提出来的。 “教学规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的天资这一特点来决定的。”“人的天资就是一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天资本身不是一种作用或行为,而是一 种最初最深活动或动因的基础……天资是发展能力和力量的胚胎。”第斯多惠认为人们只能发现培养过的天资,有些儿童具有推理的天资,而有些学生则具有实干的 天资,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的天资施以不同的教育,积极发展儿童的智力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第斯多惠认为在每一个儿童的身上都能发现人类的普遍天 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由于培养的结果,天资会继续不断地发展,“天资唤醒得越早越容易发展,唤醒得越晚越难变为力量”。过早或过晚都会损坏儿童的天 资。因此,第斯多惠又提出了“和谐培养”的教学原理,认为一个人的天资全面发展是作为完善的目标。和谐培养是根据儿童天资的高低和不同的个性,循序渐进地 进行培养,培养不能强求一律,也不能给学生的学习层层加码。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中得到和谐的培养,第斯多惠在《指南》中明确指出,首先学生学习的 知识必须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必须是有用的,要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只有当学生理解并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才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 展。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最有用的和最成熟的知识,教师决不允许迫使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些还不理解的东西。为了使学生牢记所学过的一切知识,第斯多惠提出了教学 的巩固性原则,“学生必须反复温习所学过的课文,直到记牢为止,并且还要不断充实和补充新的内容。”教师在讲授新课文时,必须先让学生温习旧课文。“学生 边学边忘必然会损坏记忆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智力,第斯多惠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最正确最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首先要遵循直观性教学 原则,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的自然发展阶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事前,必须了解或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教学”,“教师必须 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每一个具体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第斯多惠指出:“教师首先应当理解生活,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别要理解具有健 康人的理解力和具有一般经验的成年人的实际观点,教育科学应当摆脱一般的经验。”教师应当把学生不成熟的观点和意见提高到科学的观点。

   第斯多惠主张教科书要多样化,统一的教材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同版本的教材,可以提供教师自由选择,可以补充唯一教材的不足和缺陷。“在教材方面既要考 虑到学生的个性,又要考虑到教材的质和量。要求学生学习同一教材,同样的分量,达到相同的程度,这是完全不合理的。”第斯多惠坚决表示决不允许任何人压制 学生的个性自由和个性发展。教材并不是唯一发展学生智力的途径,教师把大量的教材倾泻在学生身上,这是教师犯了知识万能论的通病。但是第斯多惠又指出,学 生头脑中不保存大量的教材内容,也就谈不上什么记忆能力,学生不对教材融会贯通,理解力也是一句空话,这是辩证的统一。学生学会的教材如果不和实践结合起 来,也会被忘到九霄云外。因此,第斯多惠主张,知识应当转化为技能或技巧,学生所学的知识必须和技能(即运用知识的技巧)结合起来。学而不用等于自学,学 用要一致。为了使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必须采用“基础教学法”,“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只能教给学生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知识。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建筑房屋,打好牢固的基础,而且也要教会学生自己如何去制造砖瓦。第斯多惠断言:“一个不称职 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第斯多惠向教师提出,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用举例说明的方式,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 已知到未知。万不可用学院方式教学,讲授要用入门方式,永远追求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力求达到这双重目的。

  2.第斯多惠在《指南》中 又提出了遵循文化的教学原则。遵循文化的教学原则仅次于遵循自然规律的教学原则。遵循自然规律的教学原则是对每一个教师的最高的要求。遵循文化的教学原则 的思想内容是:“在教育时必须注意人在其中诞生和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的条件。”教育应该包罗万象的全部现代文化,特别是当地的特有文化。在制定一切 教育方案时必须考虑到时代特点和社会的风俗习惯,必须考虑到时代的精神文明或民族性。一个时代的教育理想,同时也是这一时代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教育遵 循文化的原则就是要求人们追求教育理想。

  笫斯多惠在《指南》中提出了讲授学科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要掌握一门新的学科通常要费很大的功夫,因此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起便应全力以赴主攻一门学科。叫学生同时学习几门主要学科,势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智力。

   在《指南》中第斯多惠提出了许多教师课堂教学原则。首先提出使课堂教学富有吸引力,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千方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在讲授课文 时教师要尽情流露出自己的个性,用一切巧妙的方法把课文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兴趣会促进学生的较大的爱好,兴趣按其本身来说能促进培养。教师要有熟练 的教学技巧来活跃课堂教学,引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呢?第斯多惠提出:(1)变换花样;(2)教师要活泼;(3)教师要充分发挥 个性;(4)教师本人要从内心喜欢讲授课文,并把兴趣转移到学生身上;(5)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前提;(6)教师要按照教学论授课。第斯多惠 认为教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靠教材的多样化,统一的教材只会使学生感到单调,选用多种教材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扩大学生的视野。

   第斯多惠在《指南》中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精力充沛,要有气魄,性格要坚强和果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性格坚强的学生,才能把学生的迟钝培养成敏 捷。坚强的个性无法代替,一个人的气质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提高了,这就要靠教师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提高思想的敏锐,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不难想象,一个缺乏 毅力、优柔寡断的教师怎能培养出意志坚强的学生呢!如何培养弱智学生的智力是第斯多惠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第斯多惠认为弱智学生缺乏先天的活泼,行动困 难,思想也较迟钝,如果教师能激发或增强这种人的先天能力,他的记忆力就会加强,也会学到许多知识。教师的职责就是增强弱智学生的原始能力,这是十分重要 的。教师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这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如何去激发弱智学生的智力,这是很难做到的。活泼决定学生的激发力,而学习好坏又要看学生的激发 力。被激发的情感能唤醒和活跃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

  第斯多惠在《指南》中最后写道:“为了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能独立生活和有技能的富 有感性和理性的合格人才,课堂教学本身必须把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为精神力量和精神产物的中心和统一点,力求落实在全部的教育活动中。具体的办法就是,教师要 把教材当成积极培养学生的手段,从观察形象出发,不断发展学生的学科观念。只有用直观教学才能抓住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积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规律 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头脑和心灵),这样,通过课堂教学人才能受到真正的教育”。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