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第26种沟通方法 学习

13年前 [12-24 23:19 周五]
第26种方法  学习
第26种方法nbsp;nbsp;学习--教育--人民网 - 悠雁(THINKER) - 悠雁的博客
 
 

  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
——中国教育家 孙云晓
    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
——中国教育家 孙云晓
    怎样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不仅要身体力行,而且还要对孩子有耐心。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
——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
    
    “知心姐姐”卢勤在她的著作《好父母好孩子》中写过这样一件事情:
    我过50岁生日那天,儿子送我一件礼物——他亲手将我家的电脑升级,装入语音录入软件。
    在儿子的指导下,我乖乖地坐在电脑前,学习语音录入。
    “专心,别走神!”
    “自然点儿,就像平常说话一样……”
    “不行,您感冒了,鼻音太重。妈妈,您需要重新录……”
    面对电脑,我是一个小学生,儿子却俨然是一位严格而耐心的老师。
    想起几年前,我还可以做他的老师,而今,他利用知识的优势以及所享有的信息、技能,使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不得不老老实实拜他为师。
    能者为师。拜孩子为师,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
    卢勤认为,拜孩子为师,好处很多。
    一是能使大人变得年轻。好像回到自己的年轻时代,激活自己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是能使孩子变得自信。能够做父母的老师,让父母听自己的,这是多么神气的事情!孩子自然会从心里发出“我能行”的正信息。 三是能使亲子间的感情增进。父母拜孩子为师,就自然会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孩子受到大人的尊重,反过来会更尊重大人。这样,家庭气氛会变得更加和谐。
    记得毛泽东主席说过:“活到老,学到老。”每个父母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都要求孩子好好学习,遗憾的是,父母们却在许多方面比不上孩子,落后于时代。有些父母甚至认为拜孩子为师是失去威信的一种表现。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教育家孙云晓曾经说过:“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可见,如果父母不会向孩子学习,则是不明智的表现。
    那么,在学习方面,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建议一:指导孩子学习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怎样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不仅要身体力行,而且还要对孩子有耐心。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父母仅仅用口头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来指导孩子学习。
    教育家叶圣陶对三个子女的教育就是一个典型。
    每天吃完晚饭,叶圣陶就把三个子女至善、至美和至诚叫到一起,开始给三个孩子改作文。三个孩子围着叶圣陶,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提出对方存在的错误和不足。
    叶圣陶并不责怪孩子们,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改作文这个活动,让孩子学会如何沟通,探讨作文上的技巧,锻炼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因此,叶圣陶给孩子们改作文的时候,并不只是在作文上修改,而是边看作文边问孩子们:“这儿能不能换一个更恰当的词语?”“为什么这句话念起来不太通顺?”“这里的句式能不能再修改一下?”“这两个词语放在这里是不是特别能表达意思?”……如果遇到他看不大明白的地方,他从来不责备孩子们,而是耐心地问孩子:“这里你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表达不清楚?”通过这种询问,孩子们很乐意向父亲讲述自己在写作文中遇到的问题。
    每修改一段,叶圣陶都要给孩子朗读一遍,看看语气是否通顺。这时,孩子们总是围着父亲默默地背诵。就这样,三个孩子不仅跟叶圣陶的关系非常融洽,而且,三人的文章都非常出色,很小的时候,三个人写的文章就得到朱自清、宋云彬的好评。
    后来,三人把小时候写的作文合在一起出版了《花萼》和《三叶》,朱自清和宋云彬还特意为这两本书写了序。
    许多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但是,大部分父母的“关心”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诸如:“今天学习了吗?”“不要看电视,快去学习!”“你怎么这么不爱学习呀?”很少有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孩子在学习什么内容,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指导孩子的学习。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指导孩子学习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要不我送孩子上学做什么?诚然,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家庭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指导孩子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更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沟通,父母又何乐而不为呢?
    
    建议二:与孩子一起学习
    自从孩子出生后,你也升级成为父母。从此,孩子要学习各种知识,你也要学习怎样教育孩子的知识以及与孩子沟通、相处的知识。学习应该是一种常态,不学习才是一种非常态,如果作为父母不愿意学习,则往往会被社会所淘汰,进而被孩子看不起,这样的父母,怎么可能获得孩子的尊重,孩子怎么可能愿意与这样的父母沟通呢?
    陈先生在一条繁华的马路上开了一家杂货店。他虽然很会做生意,每天都有很多顾客光顾小店,可是他经常会遇到一些外国游客来买东西,由于语言障碍,他只能通过手势与外国游客进行沟通,互相都不能理解,生意也很难做成。
    在又一次与外国游客的生意失败后,他决心要学英语了。回到家,看到刚上初中的儿子正在背英语单词,于是就对儿子说:“爸爸也想学英语,怎么学呢?”儿子一听,非常高兴地对他说:“跟我学!”
    从那天起,陈先生和儿子每天都很早起床,拿着书本,提着录音机,到公园里,边听磁带边轻声朗读单词。就这样,不管刮风下雨,每天从不间断。
    两年以后,父子俩的英语水平大有提高,父亲从“英语盲”到能用英语接待外国顾客,不但做成了生意,还交了几个外国朋友呢!
    与孩子一起学习,体现了父母不断进步、与时俱进的意识,能够获得孩子的佩服,同时,一起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加许多沟通的话题,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傅雷的长子傅敏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亲也在不断改进他的教育方法,他说在我们两个孩子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是和我们一起成长的。他也说过这样的话,来表达他和我们之间的融洽交流:‘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里得到的少。尤其是近3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建议三:向孩子学习
    王先生工作很忙,和刚上初中的儿子沟通非常少。
    这段时间,他发现儿子总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玩电脑,而他自己却对电脑一窍不通,当时买电脑也是妻子极力要买的,他并不十分赞成,因此现在看到这种情况,不免有些反感。于是,他批评儿子,让儿子少玩点电脑,可是儿子不仅不听他的话,还经常顶嘴。
    一次,儿子甚至对他说:“玩电脑没有什么不好,并且非常有意思,我知道你不会,要不我来教你吧!”
    听到儿子要教自己,王先生非常生气,咆哮着对儿子说:“笑话!儿子还教起老子来了!你的事我不管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于是,王先生再也不管儿子玩电脑,儿子也对王先生不理不睬,父子之间出现了“代沟”。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都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父为子纲”、“长幼有序”,孩子应该向家长学习,如果说让家长向孩子学习,那肯定被认为是无稽之谈,如果孩子要家长向他们学习那更是大逆不道。但是,如今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前,面对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家长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甚至孩子凭借思想灵活、反应快的优势,在接受新事物上更胜一筹。
    陈晖在她的著作《享受成长》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儿子,你帮我把MSN设置成不用密码便可以进去,我好像把密码都给忘了。”儿子正在上网,我凑了过去。
    “那你从我这边进去试试。”说着,儿子把他的MSN注销。
    “哈,我还真给忘了。”MSN上呈现出密码不对的提示,再试依然如此。
    “可怜的妈妈!”说着,儿子帮我进入了忘记密码的提问窗口。
    我试着把答案输入。咦,不对。再试一下,还是不对。
    唉,这答案,表达用词竟是个不确定的因素。
    “这下好了,你把我的MSN设置得不要密码就能进,现在弄得我的把密码都给忘了。”我抱怨道。
    “哈,妈妈忘了密码怪起我来了。”儿子笑着说。
    “再试试密码吧!”我提议道。
    我又试了无数次……
    “哈,成功了!”我和儿子高兴地叫了起来。
    儿子对着电脑却沉思了起来……
    “如果你实在不记得密码了,而你又能进入这邮箱,我在考虑……”儿子自语道。
    “儿子,在电脑方面,我要拜你为师!”我说。
    “我在考虑……”儿子依然自语道,似乎没听见我的话,正用鼠标点击出一个个窗口,紧锁着眉头思考着,我的思绪也随之回到了这个问题上……
    “我在考虑……
    “我要不要当你的老师!”儿子摆出个严肃的样子。
    哈,这儿子,还挺翘的嘛!
    在向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在我们的教育方式遭到孩子的拒绝时。比如说家长很想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如果我们以质问的口气去问孩子,孩子往往会三缄其口,不愿与我们交流。这时候,我们不妨采取向孩子讨教问题的方法试一试。比如可以问孩子:“我在工作中有一个难题,能不能帮爸爸解决一下?”“我同事的小孩,跟你差不多年龄,他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你能不能帮忙出主意?”等等。这时候,孩子感觉自己得到了父母的赏识、信任和尊重,会非常高兴地来帮忙,父母也就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发现孩子内心的想法,进而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孩子。
    另一种是当孩子在一定范围和领域确实强于父母时。因为孩子学习和适应新生事物的能力一般都会强于父母,这时候,父母应该向孩子学习,从而更快地接受新的观念和新的事物。这样,不仅父母自己能够更新知识、跟上时代发展,还能通过向孩子学习的过程,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从而有利于与孩子的沟通和理解。
    我国教育家孙云晓说过:“今天的父母特别需要学习,把孩子当做一本很厚的书来读,今天的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很多,所以不能孩子一出现问题,就说中国的下一代都完了,都是不可救药的。其实这一代的孩子是很优秀的,他们的现代意识、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可能都高于成年人,他们对新事物的追求、热情、敏锐都高于成年人。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引文来源  第26种方法  学习--教育--人民网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