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重庆 盲人母亲先自学 再辅导女儿

13年前 [12-20 23:04 周一]
盲人母亲先逐字将课本译成盲文 再辅导女儿 组图
2010年12月20日 14:25:53  来源: 华龙网 

她认为教育娃儿关键是家长,自己学会了再辅导孩子,还陪女儿上兴趣班练钢琴

陈丹妮的妈妈谈起女儿一脸笑容。

陈丹妮的妈妈谈起女儿一脸笑容。

陈丹妮的妈妈把单词和句子用盲文刻好后,再辅导女儿。记者 何熠 摄

陈丹妮的妈妈把单词和句子用盲文刻好后,再辅导女儿。记者 何熠 摄

一位双目失明的母亲为辅导女儿学习,她坚持把女儿的课本译成盲文,每天逐字逐句地刻,再逐字逐句地摸,直到自己先学会背熟了,再辅导孩子……南坪珊瑚实验小学音乐老师陈洁在“我和红领巾”的故事会上讲了一次家访的故事,四年级2班学生陈丹妮的妈妈深深地感动了大家。

制盲文教材辅导女儿

昨日,记者来到南坪泰正花园小区,在1栋1楼的一家盲人按摩院里,这位盲妈妈跟往常一样,一边工作,一边辅导女儿做作业。陈丹妮今年10岁,活泼开朗,还有点好动顽皮。坐在她身旁的妈妈,因为双目失明,只能靠语言关注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

“今天是周末,英语的单词再听写复习一遍,就让你好好玩。”妈妈让小丹妮把课文里的英语单词先读一遍,她拿出小铁锥和盲文字板进行记录。

“‘fish’———‘鱼’———‘f’、‘i’、‘s’、‘h’……”小丹妮翻开刚学的英语单词念起来,当她读分解字母时,妈妈就迅速地把课本上的单词刻下来。虽然没学过英语,但她用盲文的拼读法把英语字母一个一个地连成了单词。

几分钟后,课文的10多个新单词被妈妈全刻成了盲文,“好了,现在我来听写你。‘鱼’怎么说?”妈妈摸索着手边的盲人课本,听写起来。

一旁忙碌的外婆说,自从小丹妮上学后,她每天放学都要先到盲人按摩院来,母女俩经常这样完成老师的听写、背诵等作业。

一周给老师通2次电话

小丹妮的妈妈10岁时因为一场疾病双目失明,她爸爸妈妈是盲校的同学,爸爸虽然没有完全失明,但也只能看到眼前很近距离的东西。

丹妮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不?成绩怎么样?有哪些坏习惯没改?为了了解女儿在学校的情况,妈妈每周都要主动跟班主任、语文、数学、英语、副班主任老师通两次电话。

丹妮妈妈的手机是特制的,电话接通时,不仅要响铃,而且还要报号声,每当听到学校老师打来电话,不管手里在忙什么工作,她都会先停一会儿,去听电话。

“老师在电话中经常给我反映女儿在学校的表现。”丹妮妈妈说,每当她听到老师表扬女儿,就很开心,还会特别准备小礼物奖励她。但当听到丹妮表现不好,她又很揪心,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多充电把女儿教育好。

为了掌握更多教育的方法,妈妈还到新华书店买来了《13岁前妈妈应该做的100件事》、《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等书籍,让家里视力正常的人读给她听。

陪女儿一起上兴趣班

小丹妮还是幼儿时,妈妈就很注重培养女儿的特长、兴趣。

1岁时,妈妈买来了很多故事书,坚持每天给 她讲故事。3岁时,孩子上幼儿园了,小丹妮喜欢演讲、主持,于是妈妈帮她报了兴趣班,并陪着一起去培训班。4岁时,小丹妮又迷上了钢琴,虽然夫妻俩每月只 有几千元的收入,父母还是咬牙为女儿买了台1万多元的珠江琴。妈妈从没学过钢琴,但她又跟女儿去钢琴班上课,通过一番努力,她学会了用盲文记曲谱。

教育娃儿关键是家长

这位盲妈妈在女儿成长的路上做的这一切,看似平常,但这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做到的。在许多学校的家长会上,记者经常看到婆婆爷爷的身影,而爸爸妈妈因为要在事业上打拼、生意上应酬难觅他们的踪影。

“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是 什么?”当记者向这位盲妈妈提出这个问题时,她坚定地说,“我想教育娃儿最关键的是家长。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也是跟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当 孩子的成绩不如意、坏习惯一大堆,千万不要迁怒于学校的教育不好,我想是家长自己做得不够。”盲妈妈告诉记者,她现在付出了12分努力,但仍是不够 的。(来源: 重庆晨报 记者 黄晔)

肖庆兰搜集整理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12/20/c_12899084.htm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