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城学校 家教指导机制建立完善

13年前 [11-25 23:06 周四]

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2010-9-29 18:44:00 | By: 知道是 ]

 

0

推荐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

 

 

 

我校自20049月开办以来,就自觉地把家长作为教育的同盟军,把指导和提高家长家教能力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家长义工队伍、创建学习型家庭……通过各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认可学校的办学行为,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我校所处的康城社区是上海最大的现代化社区,业主来自五湖四海,由此应运而生了几个鲜明的家长群:

 

“白领”群:教育观念比较先进,家庭经济状况较为良好。由于其自身的良好教育背景和所处的优越职位,他们更容易习惯与依赖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对子女的期望值更高。然而由于大多工作繁忙,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和指导少之又少,一手交祖辈或保姆、一手交学校的“双脱手”现象严重。

 

“个体”群:家长大多来自外地,在上海经营一些小生意,往往育有多个子女。多子女、高消费等诸多原因,使得他们生活压力较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尤其迫切,但苦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把孩子“全托”于学校,家庭教育滞后,有的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隔代教育”群:父母终日在外打拼,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祖辈身上。老人对子孙更多的是生活上的照顾,学习和发展的意识比较薄弱,祖辈的家庭教育总体水平明显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隔代教育的孩子由于疏于管教和引导,又缺乏及时的亲情沟通,容易造成性格的孤僻、扭曲、裂变……

 

“单亲家庭”群:一方面,单亲孩子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容易形成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另一方面,很多单亲家庭把孩子作为自己精神的唯一寄托,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无形中又给孩子增加了许多压力。

 

这些不同群体的家长,个体素质参差悬殊,家庭教育需求各有千秋,如果沿用一般的指导方法,普及性得到保证,但针对性不强,效果自然也不佳。由此可见,迫切需要我们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多样性与针对性,从而建立与完善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机制。

 

在闵行区现代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的帮助下,在《家庭先进文化建设操作指导机制研究》课题的引领下,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构建了“四位一体”、“家家联动”、菜单式讲座、分层作业、参与体验、自主开发、分类激励7种重点指导与一般指导交叉进行的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机制。这里,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其中的三个,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四位一体”式

 

1、专家联户

 

指导对象的界定:在“弱势”家庭中,不乏特别令老师头疼的对象,对于这部分“疑难杂症”,我们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团“对症下药”。

 

需要解决的问题:父母教育手段单一粗暴;父母忙于工作,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期望值高,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单亲家庭,与家长关系冷淡……这些家庭的孩子行为和学习习惯偏差,各方面发展不佳。“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要改变这些孩子首先要改变家长不良的家教习惯。

 

指导成效与不足:通过开办讲座、个案咨询等形式,专家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用家庭教育先进理念引领和指导家长素质的提高。在专家指导下,“弱势”家庭育人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孩子也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但由于专家工作繁忙,不能专注于全程的“一对一”指导,这给指导的长期性和持久性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我们的解决方案是:班主任积极跟进这些家庭的指导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家庭教育专著,如:王晓春的《家庭教育难题会诊》和《家教参谋》;针对隔代教育问题的《茜茜家教纪实》等。

 

2、班主任进户

 

专业化培训:以《家庭教育函授大学教材》为专业教材,开设六个学科的校本培训,全面提升班主任的家庭教育素养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指导对象:班级最特殊的学生家庭

 

指导形式:访问家庭、在校接待、单独咨询、电话联系、信件来往、家校联系册和网上沟通等。

 

指导优势:班主任熟悉学生情况,与家长沟通话题较多,同时家长对班主任也比较有亲近感,这就保证了交流的双向与畅通。班主任能掌握学生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指导策略,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教育个案指导。

 

指导成效:相对专家而言,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更具长期性、持久性;与任课教师相比,班主任又能显示出针对性、多样性的指导优势。从目前全校班主任结对的家庭发展情况来看,家长素质逐步得到改善,孩子行为规范、学习习惯逐渐步入正轨。

 

3、任课教师对户

 

指导对象的转变:传统的任课教师帮教对象往往是学困生,所做的工作往往是给予学习辅导。家庭教育跟踪指导,改变了任课教师的传统做法,他们不再一味地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把目光聚焦于这些学生的家庭,关注这些家庭的育人环境和家长的教育素养,指导对象直击家长。

 

指导形式的转变:以往任课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仅限于家长会等单一形式,家校沟通话题只有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后,任课教师的指导形式也趋于多元化。人人成了德育工作者,把改善家庭育人环境与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指导内容的转变:任课教师眼里一成不变的“向学习要成绩”逐渐变成“向家庭教育要质量”。民族精神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建设成为任课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共同选择,教育的核心实现了从“育分”到“育德”的转变。

 

研究意识的转变:家庭教育指导,激活了任课教师的科研细胞,在个案的指导过程中,坚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跟踪记录,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案例撰写奠定了基础。随着任课教师研究意识的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4、志愿者包户

 

个别指导:学校推荐家长参加“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并且积极开发学校——年级——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的家长教育资源,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志愿者队伍,实现指导的多元化。志愿者田青发挥心理咨询特长,主动帮带一位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对家长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予以指导、修正。一学期下来,这个学生的情况大有改观,发展趋势良好,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所改变。志愿者姚佳元和孙铃雁,与同年级的两个“弱势”家庭结成对子,改善家长传统落后的家庭教养方式,引领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集体指导: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联校社工根据我校“弱势”家庭中单亲家庭居多的特点,建立了单亲家庭教育工作档案,以家长座谈、家庭访问、电话联系等形式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传播家庭教育先进理念。同时针对单亲家庭孩子容易形成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现象的特点,开展阳光少年评选、阳光亲子活动,让这些单亲子女变得阳光起来,让这些单亲家庭变得阳光起来。专家型志愿者刘文侠、孙慧以沙龙的形式与隔代教育家庭互动,发现他们的困惑,解决他们的疑难。

 

二、“家家联动”式

 

经验告诉我们:开发家庭教育的已有资源,以一个家庭带动另一个家庭,以一个家长教育另一个家长,这种“家家联动”的方式,必将成为推动现代家庭教育指导的新模式。如何建立“家家联动”模式?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无疑是最好的途径。这里就以三年级的一个班为例:

 

1、博客联动式

 

以博客之星“温馨朵朵之家”为领军,其他家庭积极跟进。在朵朵妈妈的引领下,班级将近一半的家长都建立了成长博客,在博客上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互相探讨家教的心得、发布亲子活动的信息、宣扬家庭教育的理念等。例如:朵朵妈妈在博客中谈到“家长要树立为国教子的理念,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观点,提出了“放手让孩子整理自己的一切”、“鼓励孩子和同龄伙伴交往”、“培养一些金钱意识,体会父母的不易”、“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学会奉献自己的爱心”等建议,引发了其他家长的讨论与思考,从而审视自己的家庭教育习惯,“让孩子承担责任的习惯”正是“好家长十大好习惯”之一。可见,对于大多“白领”家长而言,博客,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联动的一大平台。

 

2、活动联动式

 

家长轮流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亲子活动。在活动中,不仅锤炼了孩子的意志,提高了孩子的能力,更联络了家长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家庭之间的距离。以圣诞寻宝活动为例,家长制定了三个目标: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定向能力和丈量能力,考验孩子的知识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以活动为载体,提供家长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提升学习型家庭创建水平搭设有效的亲子互学平台;充分发挥家长义工的主体性,开发家长中的同伴教育资源,提高家家联动的质量和成效。从活动结果来看,三个目标基本达成。新的学年,孩子升入三年级,家长们聚在一起,召开了新学期碰头会,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并达成了共识:要在活动中更多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爱心和责任感的培养。于是,朵朵母女已参加的“麦田计划”成了亲子活动的首选。

 

3、帮教联动式

 

大多家庭来自外地,在上海很少有亲朋好友,亲子活动使家庭之间日益熟识,遇事相互关心、有帮有助。父母工作忙,老人不会辅导学习,几个热心的全职妈妈把孩子的同学接到家中,辅导功课、照顾生活,甚至亲子游也一块带上,俨然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家长的榜样示范对孩子的同伴交往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4、讲座联动式

 

家长充分发挥职业优势,机长爸爸为学生和家长揭开了航天知识的奥秘、医生妈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生命教育课《宝宝的由来》、教授爸爸激励每个家庭走向成功……

 

20084月起,我校又以三年级为试点,启动以“走到一起来”为主旨的“家家联动”新模式,具体内容接下来三年级组会作详细介绍。

 

通过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的已有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家长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发挥。家庭教育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事,家家联动,形成合力,良好的社会舆论初具雏形。家家联动,推动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无缝交流,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目的,提高了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三、分层作业式

 

1、每月一题

 

我们发现,家长学校每月一道问答题形式的作业,已愈来愈不能满足那些家庭教育素质与能力相对较高的家长。于是,受学生分层作业的启示,家长学校作业也尝试采用这种形式。对于一般家长,我们仍沿用《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思考题,让他们继续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而另一部分家长,我们则给出一个案例,请家长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个案。家长各有所需、各有所得,每月的作业既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更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2、每周一学

 

对于家庭先进文化基本内容,我们每周选择一个主题,及时普及并转化到每个家庭中。在学习反馈中,我们要求每个家庭签上学习本周资料的家庭成员称呼和姓名,但写学习感想和体会是自愿的,因为我们的初衷是推进先进文化进家庭,让家长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前几周的推行情况来看,学习普及面较广,不仅涉及了父母和孩子,也带动了一些祖辈。学习资料普遍受到了家长的认可,表示会和孩子进一步学习、消化。

 

实行这样的分层式家长作业,满足了家长个体的不同需求,促进了家长个体的发展与提升。

 

 

 

通过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广大教师的家教研究能力大幅度提升,在闵行区第二届家庭教育指导案例评选中,3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4名教师和2名家长获得“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资质证书。同时涌现出一批家庭教育先进个人:王校长获“20042006年度上海市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孙铃雁、姚佳元分获“20042006年度上海市好家长”和“20042006年度闵行区好家长”称号。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作为指导者的教师还是被指导者的家长,认识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现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有了深入的理解,达成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和“向家庭教育要质量”的共识。家长的读书、学习意识普遍提高,“终身学习,与孩子一道成长”的理念引领广大家长自觉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家庭教育时报》等专业报刊,积极参与每月一题答题活动,家庭先进文化每周一学全家总动员。家庭良好的学习风气已经初步形成。“学习——成长”不仅是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成为家长、教师的发展动力。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缩小三个差距,以期各方面发展的平衡:家庭之间的差距、指导者之间的差距、班级之间的差距。

 

我们坚信,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必将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的建设。衷心感谢各位领导、老师来我校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与指正。

 

编辑:赵爱英

 

来自:http://kcxx.mhedu.sh.cn/Web/KCSY/46069-460000001739.htm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