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流动儿童从等侯妈妈到赶走妈妈

13年前 [11-19 21:09 周五]

流动儿童生存片段:早熟的孩子从等妈妈到赶走妈妈

2010年11月18日 15:17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11月15日,乌鲁木齐市雪莲小学的孩子们放学回家。据介绍,该小学有1700余名学生,其中流动儿童占98%。

  “我辛辛苦苦打工供你上学,你倒好,两门功课加起来都不及格,还上个鬼……”11月6日,在乌鲁木齐火车站西北面的一间平房里,老杨板着脸,扬起手欲打儿子。

  “你以为我不想好好学,你管过我吗?天天忙,不忙的时候就知道喝酒、打牌……”儿子小康不仅没躲,还瞪大眼与老杨对视,几乎是吼着与父亲对话。

  老杨最终放下了手。老杨和儿子是乌鲁木齐逾63万流动人口的一个缩影。



  据有关部门统计,新疆流动人口目前已超过350万人,其中乌鲁木齐有逾63万人,而且还在逐年增长。

  人口流动由过去的单身、“候鸟式”流动,向“家庭式”、“家族式”、“迁徙式”流动转变。

  伴随这种转变而来的是衍生的流动儿童,他们的生活、教育、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日,本报记者多次探访在首府及周边生活的流动儿童。


  缺失的家庭教育

  打工父亲的困惑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

  11月5日,得知记者采访流动儿童的事情时,一个朋友将老杨的电话告诉了记者,当时,老杨正在和朋友喝酒,让记者下午再打电话。记者下午电话联系时,电话始终没人接。

  第二天,记者拨打老杨电话时,电话已经停机。没办法,记者给老杨的手机里充了10块钱,没通,再充10块钱,电话通了,记者总算见到了老杨。

  满脸胡须,一头乱发,一身灰旧的羽绒服,刚刚41岁的老杨,看起来像50多岁;被老杨教训的小康,穿着时尚,留着阴阳头,额前染着一束黄色头发,桀骜不驯的眼神里,写满了对父亲的不屑。

  在老杨的眼里,这个儿子太不争气;而在儿子眼里,父亲不称职。父子俩的矛盾,他们自己不知怎样去调和。

  老杨是四川来疆的务工者,他告诉记者,平时他在建筑工地干杂活,冬天闲暇时会打零工,有时还会去火车站排队倒火车票。去年干活时没拿上钱,倒火车票时又被抓住关了十几天,没办法,老杨的妻子春节带着孩子回老家了。今年一开春,两个人一商量,还是要来新疆打工。

  “我三个娃,老大爷爷奶奶带着,在家里上学,老二和老小跟着我们。”老杨说,前阵子因为爷爷摔了一跤,没办法,妻子带着老小回家了,老二和他继续留在这里。

  “我没文化,又忙,不会辅导他(做功课),只知道每天督促他,至于他学了啥,我也不清楚。”老杨说,小康学习不好,又调皮,常和同学争吵、打架,学校老师打电话来都不敢接,每次处理孩子的事,都让他觉得很丢脸,一烦就喝酒,喝完酒孩子和他顶,他一生气就打孩子。


  桀骜儿子的烦恼频转学听课像听天书

  “我现在这样,还不都是你造成的,我根本就不想上学。”小康对父亲说。

  小康告诉记者,因为父亲的工作地点不固定,每次和老师、同学刚熟悉,父亲工作换了,他就会跟着换学校。换一个学校容易,但是学校老师不一样,课程进度不一样,有时老师讲课时,他感觉像听天书,索性不听。

  “你爱上不上……”老杨点燃了一支烟,狠狠抽了一口,但随即又掐灭了,将没吸完的烟又装进了口袋。

  “孩子现在学习不好,也怪我。”老杨坐下来,卷起了一根莫合烟。

  老杨现在居住的房子是和一个老乡合租的,每个月150块钱,靠烧煤取暖。因为带着孩子,他承担85块钱房租。此前,老杨曾经五次搬家,每个居住地不超过三个月,最短的不到10天。

  记者看到,一张床,一个饭桌,两条板凳,一些简单的做饭用的灶具,将约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堆得满满当当。

  “在这里每天都要花钱,我得挣钱去,哪有时间管孩子。”老杨告诉记者,虽然今年挣了点钱,但因为在老家的父亲摔了一跤,需要医疗费,加上妻子回去的路费、孩子的书本费,所剩无几。

  老杨今年曾经在阜康、米泉、吐鲁番等地打过工,由于打工地点不固定,孩子也只能跟着他东奔西跑,光今年孩子就转了三次学。

  老杨告诉记者,小康今年14岁,本来应该上初中了,可因为学习不好,留了几次级,才上四年级。他经常逃课,有时和社会上一些孩子混,还上网,真是难管。

  乌鲁木齐市第二十四小学校长李红军告诉记者,像小康这样的流动儿童,其实在乌鲁木齐有很多。二十四小目前有学生987人,其中流动儿童约700人,占学校总学生人数的70%。

  该校二年级班主任老师胡尔西丹告诉记者,班里的流动儿童多,因为家庭和自身的原因,他们特别敏感和脆弱,对待这些孩子需要特别细心。“好在大部分孩子有求学的欲望,他们的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遇到农忙,部分孩子仍会逃课,跟着父母去挣钱。”


       缺失的亲情抚慰

  早熟孩子的冷酷从等妈妈到赶走妈妈

  和老杨的孩子不同,穆一康的两个孩子特别懂事,他们过早的成熟也让穆一康感到了危机。

  穆一康和孩子一直住在一间用木板搭建的小平房里。



  “上个月,妈妈回来了,不过被我们赶走了。”11月2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市碱泉街见到君君和平平时,两个孩子面无表情地说。

  一个“赶”字,从孩子的嘴里说出来时,记者感到很震惊。

  君君和平平都是流动儿童,目前在乌鲁木齐的一所学校上学,君君今年9岁,上三年级,平平比君君小两岁,上一年级,兄弟俩自己洗衣、做饭、扫地,干家务非常熟练。

  父亲老穆是四川来疆务工者,因为多种原因,妻子离家出走了4年,直到上个月才回来。妻子回来后,没想到孩子们会那么排斥。

  三年前,记者曾采访过这个家庭。那时他们租住在碱泉街一间低矮的平房里,兄弟俩一个6岁,一个4岁,均没入学。老穆因为不小心在干活时扭伤了腰,不能再出去挣钱,在最困难的时候,妻子留下一封信后,选择了离家出走。

  据老穆讲,那时兄弟俩经常手拉着手,漫步在房前的公路上,看能否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找到他们的妈妈。

  秋去春来,他们始终没能等来妈妈。四年过去了,他们不再等待,准备选择“忘却”的时候,,妈妈却出现了。

  “她不是我们的妈妈,她没有尽到做妈妈的责任。”两个小家伙互相做了个鬼脸,开始帮助父亲收拾家务。

  穆一康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其实之前没领过结婚证,所以孩子也没有户口。

  “我准备今年回家去,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落实下来。孩子们很听话,成绩也不错,不能耽误了。”穆一康说。


  缺失的安全监管

  身心受伤的女童父母不知如何来抚慰

  和小婷比起来,小康、君君、平平这些流动儿童是幸运的。11月3日,在芳草湖垦区法院开庭的一起案件,给众多流动儿童的家长敲响了警钟。

  今年8月25日,小婷被她的邻居———被村里人称作“老实人”的包某带进小树林,进行了猥亵。小婷的父母从河南来疆务工,租房居住在芳草湖总场已经八年了。

  而10岁的小婷在被包某侮辱之前,曾被一名六十多岁拾垃圾的老头胡某骗到他的房子里住了两天时间,其间胡某对小婷实施了性侵犯。胡某曾因强奸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对于两度受到伤害的小婷来说,他的父母如何抚慰、修补这个孩子的心灵呢?

  “我们俩没文化,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哪里还能管得了孩子想什么,还能怎么办?”小婷的母亲说,自从小婷被伤害后,再也没去上学,她不爱说话,不找同龄人玩,常发呆,睡觉时会突然从噩梦中惊醒。

  “像小康这样的流动儿童至少有父母在身边,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作为流动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流浪儿童的教育、卫生、保险甚至人身安全等,都处于真空地带。”11月8日,乌鲁木齐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站站长邓集新告诉记者。

  邓集新说,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站已经救助了一百多名流浪儿童,这些儿童或是由家人带着乞讨,或是离家出走,或是被家人遗弃,或是有残疾而无家可归。

  “比学习环境更差的是精神迷惘,关注他们的生活,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邓集新说。

  □

  延伸

  关注这群“特殊的孤儿”

  乌鲁木齐熙康心理咨询服务部心理师高明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流动儿童的父母因忙碌无暇照顾孩子, 导致孩子情感生活出现很大的缺陷,从而成为一种事实意义上的孤儿。同时,流动儿童在认知方面没有支持,很难与他人建立关系,学习机会也受到一定限制。所 以,流动儿童很容易成为城市的边缘人群,感情敏感脆弱,心理问题逐步高发。他们的内心或者充满了自卑,或者充满了不平等和对立感,容易受到排斥、歧视,也 很容易成为受伤害的高危人群。有关部门应着手建立流动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帮助他们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

  乌鲁木齐市第二十四小学校长李红军说,虽然进城务工者家庭经济条件改善了,也能够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提供更大的可能性,但是,大多数孩子更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关注流动儿童,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需要家长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的关爱。

  芳草湖垦区检察院检察长胡春丽表示,近几年,流动儿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流动儿童的暴力犯罪、性侵害犯罪等案件也急剧上升。关注流动儿童应避免单兵作战,以便形成有效的帮扶、监护、维权等社会联动机制。

  流动儿童其实是社会转型和发展中出现的衍生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配合。

  可喜的是,自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许多地方政府推出了针对流动儿童 的政策和措施。就乌鲁木齐而言,目前已有7万多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了和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1/4,其中95%以上在公办中小 学就读。同时,乌鲁木齐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流动儿童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乌鲁木齐市坚持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中 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录入    陈应俊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2010/11-18/2665195.s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