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浙江宁波 镇海中学独揽全省高考理科前三甲 前十占七(图)

13年前 [06-24 16:55 周四]
原题:浙江一中学独揽全省高考理科前三甲 前十占七(图)
 
2010年06月24日 10:33钱江晚报
 

镇海中学的学生正在学习烧菜 曾昊溟摄

浙江在线06月24日讯如果要评浙江的“状元之乡”,非宁波镇海中学莫属!今年高考前,已有6人被保送至北大清华。前天高考发榜,全省理科前十,独占7人,其中有4人还包揽全省前四;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占了21名;更重要的是,它不光出尖子,而且整体实力冒尖,今年应届毕业生,重点大学上线率高达97.4%。

镇海中学的高考成绩单,从2002年至今一直是这么让人瞠目结舌,一本上线率从近80%飙升至今年的97.4%;高分段学生很突出,以文理科进入全省前100名为例:2002年5人,2003年19人,2004年9人,2005年10人,2006年19人,2007年15人,2008年23人,2009年15名。

本报曾在2008年7月解剖过“镇海现象”,两年过去了,可贵的是它的K线图一直高开高走。今天该校高三学生家长会,竟然吸引了近40所国内知名大学聚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招生老师,一如往年,成为争抢尖子生的常客。

北京大学招生组组长焦维新说,镇海中学不是今年突然好起来的。“我2002年刚到浙江招生的时候,就知道这所学校了,当年的理科状元就出在这所学校。他们有一年考入北大的学生有18人,这个纪录浙江至今没有学校能破。”

镇海中学的高考强势,一直以来被人们津津乐道,谓之“镇海现象”。究竟是一批好学生成就了一所好学校;还是一批好老师成就了一批好学生?抑或是相辅相成?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昨天一早奔赴镇海采访。

记者目击这里有批老师视教育为生命

昨天中午时分,记者赶到镇海中学,学校正在为高三班主任摆庆功宴。饭桌上,高二创新班班主任谈起了班上一个学生,有天分,很聪明,就是不努力,不肯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同桌的七八个老师,一听到这个学生,竟然都知道,还一个个争着出主意。校长吴国平沉思了一下,说:“找个时间,我找这个学生谈谈!”

吴国平这样评价镇海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潜力,看我们怎样去挖掘他们的潜力。一个学生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是挖掘潜力的关键。”

学生给老师挑刺,非常普遍

在镇海中学,师生相互激辩很普遍。高三(2)班班主任周爱红说,每次备课,她总要花上两三个小时查资料做课件,“我得防备着,这些学生太有主见了,经常给我们挑刺,一些问题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做些准备,真得会被问倒。”

李乐是今年的理科状元,他说班里的学生特别喜欢给英语老师挑刺,那个场面啊,学生叫得非常大声,几乎是忘乎所以。

学校有一个课程,是自修模块的,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要上的课,是走班制的。李乐说,刚开始还好,大家去上自己选定的课程,“渐渐地就会有学生觉得上课老师不怎么样,就要挑老师。一些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他的课要带着凳子跑着去上,连过道都坐满人。”

“后进生”被改造成全省第77名

三年前,涂李傲的爸爸打死也不会相信,自己的儿子能获得理科全省第77名的成绩,但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涂李傲刚进高一时,不太适应高中生活,加上平时家里条件好,一个人在学校条件艰苦,怎么也静不下心来。用班主任的话说:“没有目标,对自己没有定位。”这样的状态,成绩可想而知,在全班是倒数几名。

班主任找他谈心了,鼓励他:“你没有学好,不是能力不够,也不是思维品质不好,可能是不开窍,你要多跟老师交流,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就是金玉良言。”

班主任让他在班级里找一个学习竞争目标,他找了一个女生,结果他超过她了。接着再找一个目标,等超越了,就再找……到了高二,涂李傲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他变得有主见了,想方设法补上自己的短板――语文和英语。

班主任用一句话做了总结:“在学习上,一切皆有可能!”

     

一听出国要23天,他主动放弃

周爱红老师早出晚归,她说:“我们学校的老师,大多数住在学校附近,大家都这么敬业。”她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都是精选过的,自己先做一遍,太简单的、超纲的、重复的删掉,“这些题每次布置给学生,我做题所花时间要比学生多。”而老师布置的这些作业,是弹性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

一位一直带班的行政领导,又是物理特级教师,平时事务很杂,但他从来没有让人代过一节课。不必要开的会,他想方设法请假,绕不开的,提前把课换掉。他算过如果不这样做,一学期他起码要出去四五十天,“有一次省里组织老师出国,我一听要23天就放弃了。当老师的,需要静下心来,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

院士之乡人文气场 一个小镇和一所学校的相濡以沫

记者印象中全国县市级重高出现过几所基础教育的全国名校,在小镇的人文叙事传统中,田园牧歌、耕读传家,在中国乡村延续着不灭的文化之灯,照耀过乡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未来之路。

比如上世纪80年代的湖北黄冈中学,因连年高考成绩辉煌而名动一时,学校出的模拟试卷洛阳纸贵,求者甚众;上世纪90年代的东阳中学,高考高分榜样集中,令东阳的霉干菜都沾了光,荣称“博士菜”,并进而概括成东阳三宝:博士菜、挑灯夜读的蜡烛和考试状元;然后就是近年来知名度越来越高的镇海中学,它的高考优良传统也是相承多年。这3所学校有一个共同点: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像创建于1904年的黄冈中学与城区内闻名中外的东坡赤壁互为呼应,与素有“吴都胜迹”之称的鄂城西山隔江相望。

宁波出人才,书香代代传:童第周、潘天寿、邵逸夫、包玉刚……宁波是著名的“院士之乡”,至2007年统计,宁波籍两院院士总数为93名。宁波的这张“院士名片”,在某种程度上向我们昭示,宁波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这种重视所产生的口碑流传。

镇海区是宁波的海滨城区,镇海中学就是这里的最高学府!镇海中学明年5月即将迎来百年华诞,这里建筑格局中西合璧,人文气息浓郁,历史积淀深厚,校园内拥有得天独厚的12个历史文物景点,其中3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和镇海口海防遗址一起被列为团中央36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宣部公布的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杰出校友,中科院院士李志坚、贺贤土、沈自尹,著名美籍华裔作家於梨华也毕业于此。

现在北京某部委工作的周骏校友是30年前宁波市的高考状元。周骏昨天对本报记者说:“几百年来,浙东这块地区人杰地灵,老百姓有耕读世家的传统,在这种环境下,尊师重教氛围浓厚,老师在当地的地位非常高。”周骏说,“文革”期间,在他的印象中,当时反师道尊严不是主流,老百姓对老师还是充满敬意。

周骏说,在市场经济下,一般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人们希望用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获,特别是大城市,情况更严重。“镇海是个小地方,小地方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能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周围没有太多的诱惑。还有,小地方的人,进取心强,都想到外面去看看,并为之奋斗。宁波走出去的人,闯世界,去大上海,去海外,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块尊师重教的土壤,一所有百年底蕴的好学校,一定会产生聚光效应,家长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所学校。周骏说,一个小城和一所学校,是相濡以沫的,“这里有一批人是把教育视做生命,而不仅仅只是一只谋生的饭碗。”

         录入        陈应俊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0_06/24/1664978_0.s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