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孩子该早上学还是晚上学?早上学就早受“摧残”

13年前 [05-25 20:12 周二]
2010年05月25日 10: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周凯莉

  编前:

  家长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出生于同一年的孩子,早上学比晚上学更有优势。不过,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眼里,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涉及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早上学还是晚上学”之争议根源于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并由此发酵出一系列问题。

  这是非常关键的几个月。苏明慧将全副精力用于儿子方方的小学入学问题上。2010年8月27日是方方6周岁的生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小学的入学日期以8月31日为分界点,凡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可以读一年级。这就意味着出生于每年9月1日之后的孩子,只能等待第二年的秋季入学。

  方方赶上这趟末班车并不容易。这是苏明慧在怀孕时所作的“规划”,她希望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在8月31日之前,这样便能早日入学。为此,这位年轻的母亲勇敢地选择了剖腹产。

  家长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出生于同一年的孩子,早上学比晚上学更有优势。不过,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眼里,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涉及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早上学还是晚上学”之争议根源于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并由此发酵出一系列问题。

  大家抢着早上学

  “提早剖腹产”的风潮首先出现在重庆、济南等地医院。一些孕妇利用不甚规范的医疗体制,希望能“早日剖腹产”。每年8月份是孕妇剖腹产的高潮期。很多家庭希望未出生的孩子能够早日入学。最夸张的是,一些预产期为10月份的孕妇,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将剖腹产日期一再提前。

  苏明慧不愿意回忆生产时的状况,她至今“头冒冷汗”,“就像把没熟的瓜硬掰下来”。这个赌注一度让她惴惴不安。她抱着襁褓里的儿子,无数次担心早产是否会导致智力低下。让她欣慰的是,方方终于能够在6周岁当年秋季正式入学,“不输在起跑线上”。

  对于这种做法,孙云晓提出强烈质疑。他语气激烈地指出,这是一个愚昧、违背人类生理规律的选择。很多孕妇都是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两年前,山东一个小城里,一名孕妇因为选择提前剖腹产,导致出血不止而生命垂危。该事件轰动一时,调查结果却让人瞠目结舌。孕妇的丈夫表示,这是全家商定的“提前剖腹”险招,这样孩子便能早日上学。山东省作为教育大省,高考一直是众多学子必过的“独木桥”,早上学意味着即使高考复读,孩子的年龄也不会太大。

  更多的家长选择另外一种途径。他们通过“走关系”让未满规定学龄的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每年5月,许多小学的电话常常被打爆,很多家长通过亲戚、朋友、同学,寻找能够帮助孩子“早上学”的救命稻草。

  不过,孙云晓并不赞成这一做法。他有一个朋友,儿子在读一年级,很多功课都处于及格线之下,“完全跟不上步调”。结果,这个5岁就上学的小男孩只好留级重读一年。

  “不管男孩、女孩,只有3%的超常儿童才可以早于6岁上学。”孙云晓说。他强调,“男孩早上学会比女孩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不能早上学

  美国儿童学家提出,让孩子晚上学一年或者一年半,这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经过学前教育的“疯狂开发”,中国孩子进入小学之后,面对一个更为残酷的境地。孙云晓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忽略性别差异,是一个“凶猛杀手”。

  通常来说,男孩的发育迟于女孩,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水平仅仅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读写能力也会迟上1年到1年半左右。尽管男孩看起来比女孩更擅长操作设备,但这个时候男孩的手指活动能力尚未发育成熟。

  从事儿童教育研究37年的孙云晓在实践中发现,小学里很多班级的最后几名都是男孩。这些男孩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不满6周岁便升上小学一年级。他们调皮、捣蛋,喜欢揪女同学的辫子,给其他孩子身上画乌龟。这些“厌学儿童”往往被老师、同学贴上“差生”的标签。在做访谈时,甚至有一个男孩对孙云晓沮丧地说:“我是落后的,我是笨蛋。”

  这些问题将一直延续下去。孙云晓带领他的小组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男生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直在“节节败退”。女生的总体成绩一直优于男生。以国家奖学金为例,两年对10万名同龄大学生的统计证明,女生的获奖人数是男生的两倍。

  “男孩发育迟于女孩,如今同龄对比已经如此,男孩怎么能提早上学呢?”孙云晓说。

  孙云晓做了一个设想。如果一个不满6周岁的男孩升读小学一年级,他很难“坐得住,听得懂”。这样下去,问题儿童很容易出现。女孩的情况相对乐观。她们在身体发育过程中,大脑左半球会形成快于男孩的发育速度,建立畅通、和谐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女孩在语言交流、情感沟通上都会强于男生。

  语文、英语等传授语言的重磅科目,是形成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男孩在这方面存在先天性弱势。一个早于6周岁上学的男孩,将会遭遇严重的困境。试想,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将他单独放置在一个陌生的课堂上,什么都听不懂,什么都做不了,简直“太可怕了”。幼小的男孩遭遇硕大的书包,他们的不适感就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加重。为了逃避负担,这些孩子往往通过网络、游戏来释放压力。

  早上学就早受“摧残”

  闲暇时,苏明慧和一些家长讨论抚养孩子的“心经”。她发现,很多家长都为孩子设计了固定的路径。这些家长往往是双职工,没有时间照料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孩。他们把学校当成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一路走来。他们认为,这一路径比较“靠谱”,有利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我们的孩子聪明,早上学肯定没问题。”一个家长兴冲冲地说。

  孙云晓认为,这是一个“可怕的说法”。事实上,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未发生变化。不管男孩、女孩,和其他年代的同年段幼儿相比,智力水平并未提高。这是一个人为制造的假象。

  这个假象源于“填鸭式”的学前班教育。因为学业竞争激烈,中国流行“幼儿教育学前化”。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在未来占据优势地位,他们花费精力和金钱,将孩子投入各种“素质拓展”的训练中去。

  即便是好莱坞的明星也未能免俗。汤姆·克鲁斯的女儿苏瑞未满4岁,她每天都须参加语言、数独、绘画、钢琴各种课程。这个世界著名的“星二代”小公主甚至还被迫要上服饰课,有专门的潮流保姆告诉她当季最流行的裸色连衣裙、豹纹高跟鞋,甚至新款的香奈儿皮包。当人们看到画着烟熏妆的3岁半的小苏瑞,只能感叹“这并不是她最好的童年”。

  近到中国,普通家庭也在不遗余力地培养下一代。苏明慧的儿子方方未满两周岁时便加入一个心算班。这个培训班号称通过形象的教学方式,来开发幼儿智力,帮助孩子建立稳定、有逻辑的思维方式。另外,幼儿绘画班、钢琴课、唐诗班在市场上也是异常火爆。

  “疯狂的学前班”教育之后,这些孩子的识字水平往往能达到一般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程度。不足6周岁的孩子操着奶声奶气的腔调,诵读“apple”、“banana”,听起来似乎津津有味。但孙云晓质疑,“不要以为这样的孩子就是变聪明了!”

  “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孙云晓说。这种强制性开发必然会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很多孩子无法忍受在小学里重复学习这些知识,产生厌学心态。信息时代,充斥着各种不良因素,孙云晓建议家长“切勿碰这些违反发育规律的扭曲模式”。

  家长张铭是少数的“思想开明者”。他的女儿彤彤出生于2004年11月,这就意味着彤彤在2011年9月1日才能入学。“这大半年有机会就带着孩子出去玩玩,以后上了学就没这么自由了。”张铭说。

  “建议建立一个小学入学水平测试,这样才能维护孩子的正常权益。”孙云晓说。

   教育新闻精选: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