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小学学生意志品质的调适与训练

14年前 [12-11 21:22 周五]

中小学学生意志品质的调适与训练

       优良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小学生正处在意志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重视和加强对他们意志品质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教育者采取科学的教育措施和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纠正不良的意志特征。

   案例展示
                                        日记一则
    “为期一周的军训结束了,我终于可以回家了。今天一大早起床,我就开始收拾行囊,把东西整理好,准备回家。要是以前,这些东西都是妈妈帮我收拾的,就连每天上学的书包,有时还要妈妈帮我整理那。现在可不用了,军训开始时就是训练整理内务,教官一样样的训练我们整理床铺、打扫房间,而且还要迅速。开始时真不习惯啊,想起在家里,一切都由妈妈安排,心里真有些委屈,我还哭过鼻子那。咳,不好意思。不过,现在好了,这些我都会做了。回家我要让爸爸、妈妈看看,他们的女儿学会了很多东西:衣服洗的很干净,被子叠得很整齐,还会整理房间……我要给他们一个惊喜!再照照镜子,呵,晒得好黑啊!不过我很喜欢,看起来非常健康!军训虽然苦点,可收获很大。明年的暑假啊,我争取参加夏令营,再经受经受考验!”
                                                                          ——摘自一个初中生的日记
    上面的日记是一个初中生发自内心的独白,同时也说明,适度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水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理论阐述
    (一)加强动机性教育,培养行为的自觉性
    正确的动机是一种动力,它可以激励人们去奋斗。动机越高尚、越强烈,意志行动也就越坚决而持久。行动受动机和目的调节支配,只有目的明确,才能自觉、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摆脱对外力监督和管理的依赖性。因此,加强学习目的动机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1.加强人生理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既然意志行动是以明确的行动目的为基础的,那么目标是否远大、是否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将决定着个人的意志水平。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在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过程中,应使中学生深入了解意志的含义、良好的意志品质与不良意志品质的区别及意志培养的重要意义。要使他们了解坚强的意志是成才者必备的品格,这是攀登科学高峰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由于小学儿童按照一定的原则、观点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还较差,因此进行理想教育时,不能只用讲道理的方法,而要注意把抽象的道理同小学生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崇高的理想融合在学生的行动中,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学生日常的行动目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清,平时按时上下学,上课专心听讲,努力学习,都与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密切关系,并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指导学生按照预定的目的、计划、采取适当的措施,逐步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中学生学习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为父母而学;有的是为教师而学;有的是为了考大学而学;有的是为了超过同伴而学等。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逐步提高其动机水平。比如,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培养其爱好,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可利用正确舆论的评价,有目的地表扬与批评,以及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可因势利导,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利己主义动机,形成正确的动机;要经常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把学习目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
    2.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个人能否明确行动的目的与其认识能力的高低是分不开的。而且在明确目的之后,开始行动之前,人们还必须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去行动。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他可以选择的方法就越多,执行方案的手段也越多。因此,教育者应该不断地传授给中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知识以及技能,帮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等。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治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地让学生获得成功是培养和提高他们自信心的根本方法。尤其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要信任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些显示自身能力的机会,如多提问他们,多让他们在班级或学校的大型活动中表现自己,并启发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只要奋发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些学生往往顶不住外界的诱惑及内心不应该的欲求而明知故犯,做出违反道德准则的事,这多半是由于他们的道德意志不强,或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致。因此,学校应严格管理教育,养成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特别是对自制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对学生要进行“学生守则”、学校校规和课堂纪律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执行准则的好习惯。要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检查、及时讲评、及时强化。要利用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责任感,以形成良好的班风与校风。教师要以关心、热爱、耐心、尊重、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正确使用奖惩,帮助学生根除不良习惯,逐渐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养成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形成自动控制的良好行为习惯。幼儿期和儿童期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尤其是儿童进入小学,由于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需要进行养成教育使之形成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不必付出太大的意志努力,就能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将行动规则加以内化而自觉执行。但是,养成教育是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从小事入手,循序渐进
    从小事入手,就是从学生生活中的点滴入手,从做人的一言一行开始,逐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从自尊、自爱开始,逐渐养成爱父母、爱教师、爱劳动人民的思想;从爱护自己的文具开始,逐步养成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自重、自律开始,逐步养成遵守课堂纪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的习惯。
    2.耐心指导,反复训练
    常规要求要常抓不懈,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学生的意志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意志培养中经常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正确对待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违反要求的行为,不能急躁,更不能失去信心,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和训练。
    3.树立坚强意志的榜样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必须使他们学有榜样。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榜样是教科书中的典型人物。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意志行动也时刻影响着学生,教育者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对待困难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教育者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学生意志行动的榜样。另外,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行为和英雄人物进行对比,可以养成学生自我检查、自我批评的习惯。这样督促自己发现意志品质上的优缺点,也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练,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从日常生活小事着手也可以培养出来,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平淡无奇的实践活动,更能使人的意志得到锻炼。锻炼中学生意志的途径很多:
    1.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意志
    因为教学内容不可能都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比较难懂的部分,需要中学生付出努力去认真听讲和积极思考,并且有目的地记忆一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来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品质。
    2.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因为意志品质常常在动机冲突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原则性冲突中,个体能否坚定不移地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兼顾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这是意志坚强的表现。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引导中学生道德观念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
    3.通过各种公益劳动或生产劳动来磨练学生的意志
    要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适当组织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引导他们遵守活动规则。在劳动过程中,中学生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克服劳动过程中的疲劳与枯燥等困难,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等等,能锻炼他们各种意志品质。
    (四)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锤炼中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的培养必须与克服困难相结合,越是困难环境越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中学生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
    1.正确认识挫折
    教育者要辩证地认识中学生所遇到的挫折,看到挫折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体受到一些挫折,特别是在人生的早期经历一些挫折,可以使人更快地成熟起来。尤其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如果没有挫折的经历,就不会有抗拒挫折的毅力和能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个人如何看待和应付它。另外,挫折的经历有利于丰富一个人的知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挫折从反面丰富了人生的经验,会让人长见识,提高能力。因此,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不失时机地对中学生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有利于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2.帮助学生战胜挫折
    教育者要在学生遇到挫折时给予谅解、鼓励和必要的帮助,让他们冷静下来,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启发和支持,变消极为积极。漠不关心和一味埋怨、批评不是明智之举。例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卡曼林的父母在教子方面就很有远见。卡曼林爱读书,尤其是爱搞实验,他把家里的一个阁楼当作自己的“天文台”和“实验室”。有一次做实验时不慎起火,烧毁了半座楼,十几岁的卡曼林吓得跑到郊外躲起来,整晚不敢回家。这次闯祸对卡曼林来说无疑是一大挫折。他的父母整夜寻找,次日清晨才把他从田野里找回来。父母并没有打骂他,而是一边心疼地拥抱他,一边安慰他:“孩子,别害怕!为了科学研究,付出代价是值得的。”这些话永远留在卡曼林的脑海中,激励着他数十年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终于获得辉煌的成就。
    3.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教育者要主动地、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困难环境,让学生在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中得到最大的锻炼。譬如,让中学生坚持学习一项技术或技能,如练琴、练书法、绘画、或是学武术、练功,坚持体育锻炼,达到某种水平等等,从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为中学生创设困难情境,为其意志品质的发展提供机会时,应当注意:困难的程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过难或过易都将造成消极影响。如情境过难,将使他们感到受挫折,产生自卑和不信任;而情境过易,则激不起中学生的兴趣。只有那些使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情境才是适当的。
    (五)趣味训练
                                     自制力训练方法
    1.明确人生目标
    明确了一生朝哪个方向走,决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能够控制自己,使言行服从和服务于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排斥同目标相对立的各种诱惑。反之,在诱惑面前,就不会有坚强的自制力。自制力的动力源泉之一,就是从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去考虑问题。一个意志顽强的人,应当不为表面的、暂时的利益所诱惑,而应该经常牢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目标,这样,就会获得一种控制自己的动力——自制力。
    2.坚持执行计划
    培养自制力,还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完成既定的计划安排。当然,为保证计划的可行性,在做出决定时要三思而后行。一旦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做出计划,就要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不能轻易改变和放弃。如果半途而疲,就会严重地削弱自制力。
    自我心理训练语:
    我的计划已制订,执行计划靠行动,决不动摇,一步一步向前走,我定能成功!
    3.决不迁就自己
    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行为是不对的,不管它有多么强烈的诱惑力,有多大的吸引力,都要坚决克制,决不作半点让步和迁就。
    4.从小事做起
    人的自制力是在千千万万件小事中培养和锻炼起来的。对做任何小事,注意训练意志力,会使人变得更加坚强。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影响到一个人自制能力的形成。比如早晨是按时起床,还是再在被窝里躺一会儿,对自己的自制力就是一个小小的考验。如果一个人能在诸如此类的小事上也不放过对自制力的锻炼,则一旦遇到大事,就能表现出坚强的自制力来。
    自我心理训练语: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小事开始,点点滴滴地干,才有希望的明天!  
    5.经常反省
    所谓反省,就是自我检查和审视,甚至是自我惩罚。如当你在困难面前想退却时,不妨马上责备自己的懦弱和没勇气。这样往往能够唤起被屈辱了的自尊心,从而战胜怯懦,成功地控制自己。
    6.自我惩罚
    当自己做事时,对自己说:“活该,你做错了事,该罚。”实践证明,这对于帮助培养自制力也是有好处的。适度的自我惩罚也是一种自我激励。

文章来源:http://www.zjsxzx.net/banzhuren/zhuanti/no3/jiaxiao/zhuanti3wb15.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