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给孩子多少自由度?

13年前 [09-09 22:58 周四]

辩证地看待禁止与疏导

 

当我们提倡把禁止变成疏导的时候,并不是主张废除一切禁止。

 

我们不能够简单地理解,给了孩子自由,就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给孩子的自由度越高,“开放”得越彻底,孩子的自由精神发展得就越好。或者把“开放”和“封闭”绝对地对立起来,好像“开放”就是绝对的好,“封闭”就是绝对的坏。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认为世界上一切禁止都是要不得的,一切开放都是好得不得了。

 

东南大学的樊浩教授在《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中提到: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新的生命总是在封闭而不是开放的条件下孕生的。鸡蛋只有在蛋壳内才能生出小鸡,婴儿只有十月怀胎才能一朝分娩,如果过早地开放,不是扼杀小生命,就是生出怪胎。封闭是开放的前提,没有封闭,也就无所谓开放。封闭与开放的中道是:当不开放就难以使生命成长和成熟时,就必须适时开放。文化生命同样遵循这个原理。文化生命的培育,文化个体与文化特色的创造,在初始阶段只能在封闭的条件下才能完成,过度开放培养的不是世界公民,而只是文化上的漫游者,这种人没有文化故乡,没有民族认同感,更没有民族意识。在国家意识形态存在和“文明冲突”的背景下,这种教育对一个民族来说,无疑是悲剧性的。

 

这篇文章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一是培养孩子,开始也需要有一个封闭的环境,过早的开放,过度的开放,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二是培养孩子,也需要适时开放,该开放的时候不开放,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熟。

孩子在幼稚时期,知识、能力都十分欠缺的时候,凡是危险的场所、危险的行为(例如涉及火、水、电),只能是坚决禁止,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又需要训练他学会使用炉灶、电器、掌握游泳技能,这时候就必须主动接触火、水、电。

在什么年龄和情况下,“要给孩子多大的自由度”?究竟给孩子多大的自由度,至少要考虑四方面条件:第一是年龄,年龄愈大,给自由度越高;第二是个体特点,同样年龄个体成熟程度并不一样,越懂事,自我约束越高越高的,给自由度越高;第三是家长能力;第四,是生活地区的状况。

总的趋势,肯定应该是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由度,因为创造精神、自由精神的基础是人格独立。如果孩子从小不能够逐步自主、自立、自律,创造精神就无法产生。

首先,家长要根据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规律,逐步扩大孩子的自由度。

  孩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他律走向自律。人类的成长期很长,有一个很长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阶段,由于未成熟的孩子实际是处在对成人依附的情况下,这就决定了他要按成人的价值标准行事,用重要他人的价值观规范自己,表现为他律下的依从性道德。不过他们只是在表面上(主要是)以成人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己,实际上仍有一个不断发展的潜在的支配自己的价值标准,即满足自己需要的标准在起作用,这里又有自律的萌芽。所以幼小孩子的特点是他律与自律不同比例并存,从他律走向自律。

 

在这个漫长的转化过程中,未成熟的孩子通过实践,一方面孩子自身的智力、自我意识和能力逐步发展,成为自律的基础;另一方面孩子会不断地发现他律的关键人物(成人)的观点和客观现实发生矛盾,从而动摇了他律的基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孩子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为自律打好基础。比如,孩子通过若干尝试,有成功,有失败,最终学会了炒菜、洗衣服,感到“我能行”。

2.  发现事实与自己主观认识的矛盾——为自律做好准备。比如,有的小孩子怕鱼被水淹死,就把鱼从鱼缸中捞出来;有的孩子以为交警是管交通的,武警就应该是管跳舞的。然而事实终究会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主观认识是错误的,于是变得愿意通过学习提高自身认识水平,提出“我要学”。

3.  发现成人的认识与事实之间的矛盾——动摇了他律的基础。孩子慢慢长大,总会发现自己崇拜的家长,也有出错误的时候,例如,妈妈记错了时间,爸爸算错了题。

4.  发现成人之间(如教师和家长)认识上的矛盾,引起对他律权威性的怀疑——进一步动摇了他律的基础。例如,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他,如果你不打他,回家我就打你,我不培养窝囊废”,而老师告诉学生“要向解放军学习: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如果你能够做到,老师就特别喜欢你”。两个完全相反的看法,都是出自权威人士之口,孩子必须自己判断、选择,这就促使他逐渐走向自律。

其次,在互动中走向独立。

有些家长以为,要想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只需要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就自然而然发展独立自主能力。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孩子的独立,是在与家长共生、互动中培养出来的。

例如,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友好、诚实和信任的,孩子内心有很强的安全感,他也就养成了与人为善的交往态度,这样,他的独立性就比较强,在处理外界事物时比较大胆,他相信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他。所以说:“和谐家庭”的孩子更加独立、勇敢。

孩子从共生、互动走向独立,大致有四个阶段:

出壳阶段:这时候孩子像是刚刚从蛋壳孵化出来,他一方面认真探索外界,观察母亲,试探着拉拉母亲的头发,揪揪母亲的耳朵,看看有什么反映;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认生,死黏着家长不放。这时候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探索给予鼓励,对他的胆怯给予理解。

练习阶段:孩子的能力提高了,开始自主操作,进一步脱离母亲.孩子一会儿勇敢走出去“招猫逗狗”,一会儿遇到麻烦,又回到母亲身边寻求支持和安慰,进行“充电”。这个阶段家长对孩子除了鼓励之外,还需要对孩子的言行给予恰当的的反馈,对了就赞扬,错了要反对,同时引导他寻找正确的方法。    

矛盾阶段:这个阶段是父母最困难的阶段.对孩子来说是既想依赖又想独立的矛盾时期.孩子常常设法引起父母对自己的注意,但是当父母对他们亲近,或者给予帮助的时候,孩子又会说“不”来表示自己的独立性。这个阶段在少年期达到高峰。作为父母,这个时候对孩子既要鼓励他的独立,又不能忽略对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提供援助。

稳定阶段:这个阶段甚至会延续人的一生。也就是说,家长的形象和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会稳定地长期留存在孩子的心中。孩子相信家长不管在不在自己身边,一旦需要,家长就会出现给予支持.只要相信家长的支持永远存在,孩子就能够独立起来。许多伟大的人物,例如爱因斯坦、爱迪生,当他们在成长阶段遇到挫折时,正是母亲的这种稳定形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孩子的2岁,5岁和10岁,大致是行为比较平稳的阶段;而4814岁则是行为不稳定的极端扩展期,有时表现得会太过分。但是家长应该理解,孩子出现的这种心理混乱,往往是独立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孩子进一步发展的前奏。孩子这时正在内心与父母、各种人际关系进行整合,当他们度过波动不安阶段,后来会更稳定、更成熟。

所以,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的独立,务必是通过互动。给孩子的自由度,应该是根据互动的不同阶段的需要来确定。

如何评价家庭给予孩子自由度是否恰当、合理,这也需要更多实践的证实,我提出一个参考标准,希望广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检验、修正。

一、观察孩子的情绪背景是否愉快、向上?

孩子总的心境应该是愉快、向上,这不包括偶尔的失败、受到批评时的不高兴,因为它很快就过去,不是整体性、根本性的。如果孩子整体性地不能愉快、向上,整天紧张、麻木,甚至惊恐、痛苦,则应该考虑是否自由度过少了?有人认为良好的心态还应该包括:“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和爱心;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时的积极的心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二、孩子是否尊重别人?一般说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包括不尊重、孝顺长辈),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懂得和别人分享。可能是给予的自由度太高了。(如果内心尊重别人,只是缺少礼仪规范的教育,家长要及时补上)。

三、孩子是否有自尊?孩子缺乏自尊,所谓的“厚脸皮”、“滚刀肉”,表面上什么都不在乎,其实心里很痛苦;或者是相反,非常自卑,什么事情都没有主见,重要原因之一,往往是给予的自由度过少。

 http://www.edujt.com/news/showNews.jspx?id=1897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