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造“神童”吗?(张海燕)

13年前 [06-29 11:04 周二]
   现代人可真能干,什么都会造,这些才干,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现在有人那么能干,居然连“神童”都会造!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早教界出现“张悟本” 欲“批量生产”神童》,让我一直在思考,现在的家长到底怎么了?教育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智商超过130的孩子,得到开发后成为“神童”的可能性比较大。智商超过130 的人,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就是2%,而在这2%的人中,又有多少能被发掘、被培养成“神童”呢?

    我们很多家长,不顾孩子的智力水平,不顾孩子的成长水平,盲目地跟风,盲目地参与“造神”行动。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有先天遗传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相对改进提高,但是不会让她变成另一个人。鸭子通过训练可以变成更出色的鸭子,但是鸭子绝对不会变成天鹅。教育的作用不会像有些老师(应该叫“教育商人”)说的那么神奇。孩子这么小,怎么能接受得了那些深奥的东西?本身心智的发展还不到位,接受那些所谓的新东西,真正理解的又有几个?再有就是,孩子在大人的设计中,参加了“神童”培养计划,万一成不了“神童”,对家长来说无非是个遗憾,但是对孩子来讲,也许就是致命的伤害。

   记得有一位搞教育的人士说过:在家里培养神童没错,错的是不该大肆宣扬,一是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好处,让孩子处于风口浪尖,二是误导很多父母校仿。很多的“教育商人”,就抓住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 ,不切实际地蒙昧家长,家长们还津津乐道,乐此不疲。有时真的为家长们着急,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不了解孩子兴趣爱好,盲目跟风,真的就可以造出“神童”了?——神话!

    一个高超的手艺人,如果手里拿的是块石头,她会把这块石头雕琢成一块漂亮的吊坠,对于这个石头来讲,吊坠就是她最好的存在。如果她手里拿的是块钻石,钻石的处理肯定不会只是一个吊坠,因为吊坠不是钻石的价值。高超的设计者,总是会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让每个材料发挥到极致。

   现在令人着急的是,拥有钻石的人,不懂得钻石的价值,拥有石块的人,偏偏要把石块变成钻石。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就做什么?没有自己,没有方向,没有出路,这样的怪圈,谁进去了?谁出来了?

   “神童”不是造出来的,是靠孕育引导出来的。知识上的超前发展,必然会导致孩子其他方面的暂时落后。而作为一个人,真正适应社会,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适应。“木桶原理”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实际的意义。一项调查表明,中国近10年来的高考状元,为什么很少有成绩卓越的?为什么外国一些知名大学不愿意录取我们眼中优秀的状元?这些问题的背后,值得我们去深思。一味地强调学习、强调知识、强调分数,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而我们失去的这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来说往往是弥足珍贵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我们该怎么面对孩子?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是我们每个家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愿你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能拥有心的宁静,愿你在热闹的制造“神童”活动中能保持一份清醒,愿你在浮躁的教育大潮中能守住自己教育孩子的原则。

  其实,我们家长要做的,能做的,就是激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孩子不做“神童”,做自己的主人!

 

附录

北京  早教界出现“张悟本” 欲“批量生产”神童

u/9361/archives/2010/2010628182839.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