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蚁族:特殊的80后群体无处安放青春和梦想

14年前 [12-01 06:05 周二]
导读:“蚁族”状况: ●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

广州“蚁族”聚居区四处可见的招租广告。

“蚁族”聚居处

北大博士后调查实录《蚁族》,聚焦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高智却弱小、热情而焦虑,聚居城中村

近日,北大博士后廉思的调查实录《蚁族》,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这本书关注毕业无法找到工作而聚居在城乡接合部的大学生群体。他们高智、弱小、聚居,他们生活在城市的夹层,无任何保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丁宁宁读完该书后表示:“含着泪水阅读了廉思的报告,这本书是无需推荐的。”该书即将出版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作者廉思,并对广州大学城“蚁族”现象进行了调查。

作者对蚁族的心理状况、性爱婚姻、收入状况、职业状况、教育状况等逐一进行了剖析;“蚁族”中的典型人物和调研员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80后”群体的“碰撞”与“冲突”。

特殊的80后群体:无处安放青春和梦想

当我们被以“农民工、下岗职工、流动人口、校漂族”为主题的各式媒体报道所吸引的时候,却忘了这一群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被埋没在各种字眼之下,也很少出现在学者、新闻记者的视野之中。

“这是一个被漠视和淡忘的群体!这是一个少有人关注和同情的群体!”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和他的助手们历经三年调查,在北京唐家岭——北京海淀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看到了和他同属于80后的年轻人真实的生存状态,他们令人担忧的现状、年轻脆弱的心灵以及无处安放的青春和梦想。

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蚁族》一书将目光投向了这一群体,这是一本大学毕业生聚居村的实录,之所以称之为“蚁族”,该书主编廉思有这样的解释,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的强者”: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2岁~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本书是迄今为止对这一群体最生动、最贴近的描述。

性状况:仅23%与异性同居

廉思告诉记者,他们的跟踪研究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西安等城市,每个城市的蚁族聚居的人群数量都相当惊人。与就业、教育相比,该人群的性危机凸显。作为80~90后,他们处于性活跃期,然而,蚁族婚姻状况与同居状况对比。未婚的人数占到被调查总体的93%,结婚的为7%,与异性同居的只有23%,这比农民工性危机还令人忧虑。

廉思表示,“‘蚁族’的性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93%未婚人群中有恋人的人占51%,其中的23%的人选择了同居的生活方式,只有33%的人在最近一个月内有过性生活。就全国成年人而言,平均性生活频率是在每星期1次左右。然而该群体的67%的人最近一个月没有性生活。对比之下,‘蚁族’在性需求方面难以得到满足,人际性活动的缺失很可能会通过独自性生活(如:自慰)或其他途径进行宣泄,如果通过其他途径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社会问题。”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