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被“爱”困扰的日子---高中生恋爱的现状、动机及对策探究(原创)

14年前 [06-03 10:53 周三]

高中生恋爱的现状、动机及对策探究

杨化涛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  青岛   266700

摘要:高中生的异性交往问题有其特殊性,一直是家长、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比较敏感的话题。有专家称这异性不正当交往原因之一是应试教育造成中学生精神压力大,他们通过恋爱寻求解脱。但现在,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下他们会不会有所收敛?因此,素质教育下,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之初,更应关注孩子的恋爱问题。本文旨在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研究高中生恋爱的现状、动机,并提出了正确处理好青少年恋爱问题的一些有益对策,以期让学生、家长远离早恋的困扰,实现教育的理想。

关键词高中生;早恋;动机;对策

《中国教育报》2009211日、12日连续两个头版头条,以《让教育回归原点的变革》和《再艰难也不走回头路》,报道了山东省推行素质教育一周年的探索。三个还给三个全面,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但是规范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的同时我们惊奇的发现,校园里出双入对,双休日大街上、超市里搭肩搂腰的小情侣们渐渐多了起来。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经吹向了我们,在如此开放、前卫的社会氛围下,在如此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育理念下,如何看待高中生早恋这个敏感的话题呢?

 

1.孩子和家长对待高中生恋爱的态度及现状分析

1.1高中生的恋爱观及分析

1.1.1我们利用学校的社团活动搞了一次调查(平度一中高二社团活动--总结三):

1、你认为高中生可以谈恋爱吗?A:可以B:不可以 C:无所谓D:根本没想过

2、你现在或曾经是否有过男(女)朋友A:是B:否

3、你认为早恋对学习影响A:负作用很大 B:有不利影响,但不大 C:没有 D: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E: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F:根据各人情况而定

4、你会对周围早恋的人A:羡慕,想尝试 B:羡慕,但仅此而已 C:排斥 D:没什么感觉

5、你所知道的早恋的男生女生对待感情A:很认真 B:不放在心上 C:不清楚

6、你认为早恋的结果是A: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分手 B:高中毕业就分手 C:将来会保持下去,但最终不会有结果 D:将来会保持下去,修成正果

7、请用一句话概况你的早恋观

1.1.2数据统计与分析

135.50%的高中生认为高中是可以恋爱的,只有27.60%的学生认为高中生不可以谈恋爱。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同学思想还是很开放的。有近1/3的学生承认自己曾经有过男、女朋友,虽然学校明令禁止,家长也反对,还是有1/3的学生成了漏网之鱼

2、从问题3的调查,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认为恋爱与学习毫不相关的仅占3.90%,也就是说,有96.1%的同学是认为这两者是有关系的。同时,分别有34.2%19.7%的同学认为恋爱对学习持消极的负面和积极的正面影响。另外有高达46.10%的同学持辨证观点,认为这将视各人情况而定。

3、关于高中生对早恋的看法的调查,有接近4/5的学生对周围恋爱的同学感觉无所谓,他们认为,别人早恋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有14.4%的同学羡慕这一行为,当然其中的大多数同学也只是羡慕而已,他们并不至于去付诸行动。而仅仅有5.30%的同学对周围早恋的同学持排斥态度。

4、通过调查显示,仅有6.60%的同学认为拥有的是一份真正的感情,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份朦胧而不成熟的感情,另外有9.20%的同学认为早恋的学生只是随便玩玩。可见,并没有太多的人认为早恋者是多么地真心诚意。

5、调查中还显示,有11.80%的同学认为早恋会修成正果,而认为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分手和高中毕业即分手的同学分别占到了31.60%36.80%。可见,在高中生心里,早恋可能只属于一个年龄段的游戏,如同孩童时的过家家。这份朦胧而不成熟的感情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下面是他们的一些观点----早恋面面观。

1、个体发育到这个时期,的确会产生种种朦胧的感觉,甚至是困惑。与异性同学交往目的:想更多的了解异性;排解压力;谈开心,甚至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2、早恋与非早恋之间隔着高考,高考之前男女生交往就是早恋,并被视为洪水猛兽,然而高考之后,便百无禁忌,这确实是一种思想僵化的表现。

3、正常交往可以促使同学间更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技巧,可以互相吸取优点,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自身素质。

4、或许“早恋”是我们宣告独立的旗帜。

5、男女正常交往时我们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把这种好感也抹杀,我们成长是不完整的。

6、虽然是把双刃剑,处理恰当,也可能成为学习和成长动力。

7、交往过密,容易引起别人的猜测和家长老师的怀疑,整日提心吊胆,使自己承受了数以倍计的心理压力,还会使得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恶化和同学关系疏远。

8、生理上的大人,心理上的小孩,对友情和爱情没有认清前,应学会控制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

9、分散精力,想入非非,注重外表,爱慕。

10、男女同学交往顶多是一种游戏,时间一长新鲜劲已过,游戏就结束。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孩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适当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特别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

1.2家长对待孩子“早恋”的态度及分析

据调查,有76%的中学生家长没有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家长们普遍不懂得怎样与孩子沟通。认为中学生恋爱危害身心、危害学业、危害前程、危害将来的幸福。平时对孩子的管理尽心尽力,对异性交往尤为关注,稍有风吹草动、蛛丝马迹就调查、访问,“认真”对待。这种做法对孩子的监护人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少家长方法欠妥,总是把青春期的中学生当小孩子看待,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私拆他们的信件,查看日记,偷听电话。如果发现孩子真的陷入早恋之中,家长多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把双向沟通变为父母单向的训斥、辱骂,甚至殴打,轻易给孩子贴上“早恋”的标签,让孩子心寒而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的做法通常存在三个误区:

一是“草木皆兵”,只要看到孩子们男男女女一起接触多了、男同学送给自己的女儿贺年卡了、男女同学经常一起做作业了等等,就大惊小怪,一律冠名为“早恋”。

二是“洪水猛兽”,家长一发现孩子与异性有过多接触,或者出现了所谓的“早恋”,就不问青红皂白,如临大敌,把问题想得过分严重。

三是“暴风骤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把“早恋”问题当作非常重大的错误来处理,甚至采取盯梢跟踪、侮辱责骂、查看日记、设计隔离,把所有能够使用的手段都使用出来。

可想而知,上述做法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把“相恋”的双方反而越推越近。2.高中生“早恋”的动机分析

高中生早恋的动机也是比较复杂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出自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希望能够获得最高尚、最伟大的爱情,但其中真正为长远打算者极少。表现为:“觉得他(她)好”、“总希望看到她(他)”、“控制不了与他(她)的相处”等。这是把青春期异性的自然吸引当作爱情的典型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范围的扩大以及异性神秘感消失,这种“爱情”多数会宣告结束。

2.2出于好奇、模仿和从众,看到成人和同伴的恋爱行为而产生实践的冲动。

2.3出于“自我价值”的试探,把异性的追求或对异性的追求作为体现自己能力和试探自我价值高低的一种手段。如“别人不听我的,但他(她)却言听计从”、“我就是想叫父母知道我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高不可攀的某某,被我俘虏了”等。这种自我认定(包括从众)一旦获得满足,“爱情”也就会夭折。

2.4遇到挫折或在苦闷的时候想找一个异性朋友聊聊,得到心灵的安慰。

高中生由于学习、家庭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受挫而选择恋爱得以缓解或抚慰者,如“与父母谈不拢,但他(她)理解我”、“班上我一无是处,他(她)却是我的抚慰者” “他(她)特别理解我”、“与他(她)在一起特开心”、“心情不好可以得到安慰”等。这是典型的青春期焦虑问题,恋爱者一旦外界的压力消失或是从别的途径获得心理的满足,“爱情”的原动力消失,“爱情”也随之消失;

2.5由于缺少家庭的关爱。有的学生父母双方,有一方病故,或父母离异。缺少父爱或母爱,在家庭里享受不到完整的爱,因此渴望得到异性伙伴的关心、安慰。另外,现在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他们渴望交流,渴望亲情,便会在同伴中寻找谈得来的人结成异性兄妹,从而发展成恋情。

2.6有极少的学生还抱有不道德的恋爱观。他们只想在学生时代寻找一些刺激,把恋爱当游戏,“玩玩罢了,又不缺斤少量!”这主要是受社会上庸俗文化的影响而追求低级趣味。这种人虽是少数,但对社会的危害和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极大。

3.高中生恋爱疏导与对策

总的原则:让别人失败的案例成为孩子的借鉴---预防,对走近禁线的人---稍带艺术性的喝退;踏上禁线的人---再暗暗地唤回;真正踏越禁线而无法挽回,则要将失败的教育价值发掘到最大。

3.1恋爱前的预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重要的是在青年小伙子对姑娘产生爱慕之前,就应该教育这些未来的男人正确对待姑娘的美,也就是把这种美作为人的美来赞美,对这种美充满尊敬的感情。而姑娘也应该从多方面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提示我们,为了防止学生早恋,必须主动采取措施。

3.1.1及早开展家庭性教育。

性教育的缺失是中学生发生早恋,甚至诱发性犯罪的重要原因。“性教育”是一个很多人羞于提及,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又不能回避的问题。计生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很多青少年的性知识“来路不正”,只有5%来自于初中的生理卫生课,多数孩子都是从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接受各种性信息,特别是直接和间接描写、展示性行为的小说、录像、电视、电影(特别是外来电影)、挂历、广告等文化娱乐形式。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大容量的存储播放设备MP3MP4的出现,使得一些刺激性更强的不良视频能够迅速在孩子间传播、更有甚者手机上网点播不良网站或下载黄色电子书,它们根据隐蔽性。

孩子性知识的相对缺乏,家庭性教育先天不足是关键,当然这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有一定关系。家长要改变以往“羞于启齿”、对孩子的性困惑“顾左右而言它”的做法,否则孩子们的困惑始终得不到应有的解释,错误的一知半解的性知识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烦恼和心理压力。其次,学校性教育普遍开展得太晚,而且至今没有专门的教材,家长不能把性教育推给学校。

家庭教育开展性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进行性心理的基本知识教育。比如,让孩子了解人的性意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无知期、朦胧期、敏感期、恋爱婚姻期。"早恋"即发生于敏感期,在经济及生活独立之后才能进入恋爱婚姻阶段。

第二,加强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教育,培养孩子的理智感。父母与孩子交流沟通时,顺其自然地给孩子讲述一些自我身心保护的一些常识和技能技巧(比如,男女之间相互接触的距离,自己隐私部位的保护等等),以及对他人负责和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思想和意识(比如给孩子讲一些这个社会表面思想开放,实则传统保守,特别是在对待性方面90%以上的男性有处女情结,80%以上的女性希望自己的配偶是第一个,这个问题直接牵扯到我们未来的幸福、愉悦和快乐等),使孩子在愉快的情境中领悟到真谛。

    第三,进行良好的性心理适应力训练,培养道德感。

3.1.2适时进行爱情教育

爱情教育不仅仅是面对“早恋”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办法,它还有更多更深远的意义,它不是去教孩子们如何谈情说爱,而是教孩子们如何在做人的过程中去拥有人世间这份美好的感情,去获得幸福的人生。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有着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那我们就不是简单地去阻止所谓的“早恋”的发生,而应该热情地去面对孩子们这个时期出现的情感困惑,引导他们去思考爱情这样一个严肃的情感课题。

3.1.3 不时关注恋爱伤害教育

和孩子一起分析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案例,让孩子了解中学生恋爱的特点和危害,让他们具备对过早恋爱的准确完整认识,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自觉产生免疫力,远离恋爱,防止受到伤害。同时要加强技术指导,如学会拒绝,合适的拒绝既保护了自己也尊重了别人。

3.1.4帮助实现自我教育

家长应该为孩子的交往,特别是异性之间的交往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帮助孩子自己判断:对与错、张与弛、该与不该、值与不值、做与不做、……。比起他律来,自律的效力会更显著、更持久,也是孩子自己乐于接受的方式。同时引导学生珍惜爱心,明白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之所以宝贵,就在于它正处于人生发展曲线的高峰时期,心理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在教育中既不要压抑异性交往的欲望,又要帮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理智控制情感,进而达到“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情感比否定它们要好”的目的。

3.2恋爱中的疏导

为什么有些父母会比另一些父母更担心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呢?除了没有真正理解男女之间交往的意义,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家长们把自己的问题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因为自己的经历与问题,家长们很容易把孩子的问题想得比事实上更严重。

3.2.1典型案例疏导

1、“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这是家长们反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我们往往举一反三来来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诸如某某人因为“恋爱”而没有考上大学之类。其实,如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许多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的人,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学校家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应。

异性交往本身并不会造成学习负面效率,相反还有可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情感心理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又有非常高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当然,在与异性交往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遇到某些挫折,影响人的情绪。但是根据特例而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只能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起不良的诱导或阻碍。

只知道制造读书的机器而不知道创造情感丰裕的人,他只能对社会贡献残、次品。在一些名牌大学里,有不少人最终因为情感问题而痛苦不堪,前程自毁就是证明。因此,成功的教育应该兼顾智力提升和情感发展升华,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

2、“整天在一起,还偷偷写信,送礼物,这不是谈恋爱是啥”

这不是亲子间平等交流,缺乏信任。建议家长专门抽出一个时间来心平气和、和谐融洽的与孩子进行一次长谈,在长谈过程中首先肯定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但是我们仍然把她当作幼稚不懂事的孩子来看待,这显然有一定的错误;另外要坦然承认孩子间的确存在友谊,但是我们却过于敏感的把它当作是谈恋爱了,情急之下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其实这是爱心之切引起的过失,希望女儿能体谅父母的苦心;……。通过同理心来达到平息逆反心理,取得孩子对父母信任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的交流和探讨,才可能是有效。

3、“你已经下过多少次保证了,怎么就是反反复复改不了”

这种做法否定了孩子“自我教育”,忽略了中学生恋爱的动态性(感悟、经验、探索)和成长性(实践、总结、创造和升华)。这就要求我们以最佳的策略——等待孩子成长,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承担责任。

孩子是在生活的体验中逐渐达到心灵丰润、健康与成熟的。对家长的教诲,同学、社会的影响,他们同样会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在对不同观念和情境进行比较、选择、批判和整合后,他们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由此逐步树立自己独立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后再外化为行为。这一过程说白了就是自我教育过程,所以孩子的自我教育过程应该得到尊重。

4、“当下多听听课、多做作业,考上个好大学最要紧,至于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兴趣、独立性、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等,等上了大学,甚至到了工作岗位上再去培养也不晚”

这种观念显然有问题,人的成长与发展是有关键期的,如果高中阶段的教育,不为孩子们打下这些宝贵品质的根基,那么,孩子们的一生都无法挽回!孩子们情感世界的积极建构,对于孩子们今天的认知世界的发育与成长,具有积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一位大一的学生写道:“高中时父母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考上大学踏上工作岗位,父母往往又期望我们独当一面,这就仿佛在一次大型考试前有人突然告诉你,考试内容与平时所学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玩笑啊。”

3.2.2具体对策

3.2.2.1给家长的建议

1、注意方式,事半功倍

对于恋爱的学生,绝对不能简单地禁止,更加不能粗暴地扼杀,或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批评,羞辱他们,要理解尊重他们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他们的信任,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

在发现学生有恋爱迹象,或经过认真观察确认学生是在恋爱时,一般不要急于去处理,而先要冷静地进行分析,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可以个别谈心,也可能在符合孩子本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日记、书信等说悄悄话。做到不斥责、不辱骂,与孩子心地相融,信任谅解,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和利比兹曾作过一次调查,他们惊奇地发现,父母的干预程度愈高,男女双方竟会产生愈强烈的爱.他们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2、晓之以理,束之以规

我们应成为孩子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在沟通中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他们终身幸福的问题。由于中学生自我克制的能力较差,在通过说服教育,学生心悦诚服的前提下,可帮助学生订出自我约束的守则,并帮助督促他们自觉地履行守则,一旦形成习惯,他们便会自觉的遵守,并逐渐把目标放到学习上来。

3、教育孩子,远离伤害

对孩子行必要的贞节观教育,将婚前性行为和意外怀孕的危害明确地告知孩子,有条件的最好请专业的妇科医生辅导。现在不少的医院广告严重误导着,如某医院的人流广告说人流就像摘除一个苹果那样没有痛苦。据报道,每次寒暑假结束,都是学生人流的高峰期。这说明恋爱中的孩子在这方面观念极其淡薄。

教育孩子,在彼此的交往中,如果出现了动听的山盟海誓,有可能是猜疑、危险的征兆。其实,山盟海誓的出现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自己开脱,二是感化对方。殊不知,这常常是一些情场高手玩弄的小把戏,所以,许多时候,光用耳朵听是不够的,要用心去听,用眼睛去听,用大脑去听,而且越是甜言蜜语你越要加倍小心,仔细的听,这时候如果心太软是要吃亏的。

4、转变观念,成才多样

据中国青年报2009529日报道,今年除了广东、江苏、重庆等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超过一半省份高考人数减少,就业太难,一上大学就能就业的就业神话破灭,我们不得不开始质疑大学高考在新时代的就业含金量,一些学生和家长已经开始转变观念,试图在高考之外寻求突破口。高考人数减少,社会的成才观也将逐渐从“高考一元论“转变成”多元并存”,部分地方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大学生上技校。

3.2.2.2给孩子的建议

1、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早恋情结

要给自己的“感觉”打问号。不少人把爱情看得很神圣,很浪漫,不断的编织着美好的梦幻,而且越遇阻力越加痴迷,越加固执。为什么?恋爱中的人大多是弱智。情人眼里出西施,哪怕是满脸的麻子,在她(他)看来那麻子也赛过满天的星斗,光彩照人。心理学 家认为,感觉只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中的一种初级形式,它所反应的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因此往往会对事物产生不正确的反映。产生在感觉基础上的爱情只是一种感觉感情,与真正的理性的爱情不可同日而论。所以,当你感觉到某一位异性同学的温情时,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进行冷静的思考,切莫过份相信自己的感觉,免得作茧自缚

2、要分清“爱情”和“友谊”的界限

爱情错觉的产生往往是自己爱上对方,而对方也从言行上表示出对你好感的趋势时才会产生,但对方对你的好感,也仅仅是好感,或者一种友谊的表现。虽然好感和友谊在一定条件下能发展为爱情,但它决不是爱情本身。其实,好感和友谊是有着明显特征的,它们明朗大方、公开多向,如果你冷静地观察和分析一下,是不会将它们与爱惜弄混了。
  3
、要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爱他(她)

真爱他(她),就不要去干扰他(她)的学习生活,因为他(她)和“你”的处境一样,——一个还不具备生存能力、还不能对自己、对自己的父母以及其他人负起责任来的人,他(她)正需要安心地学习为他(她)的未来做准备,干扰他(她),就不是真的爱他(她),极有可能破坏了他(她)的前程。所以“你”必须暂时将对他(她)的那份美好感情的种子小心地珍藏于心底,加倍努力,为将来适宜它萌发的时候积聚能量和创造条件,让自己变成他(她)将来唯一选择的那一个。若干年之后,如果“你”仍觉得他(她)还是世界上最好的,我建议“你”到时候赶紧选支最好的玫瑰花去送给他(她)!

4、要坚信自己是最有远见的,要能够激流勇退

自己不是一般的只知道脚下路边风景而不去抬头远望欣赏风景的人,自己的目标在前方,想方设法去抓住前方自己想要的。多到大片的树林去看看,比较一下,某一棵单独来看还比较不错的树,在大片的树林里或许只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棵,比它好的多的是,何必只盯着这一棵树看呢?将眼光放远,不因某一棵树影响了自己对更多美好风景的观赏。

5、要学会向他人求助或自助

利用多种方式向专家求助,如青春咨询热线,或到专业网站或论坛咨询,如中华家庭教育网(www.zhjtjyw.com)等。

总之,雪景常常能给人带来诗意的浪漫,但我们谁也不愿再看到2008年初那场因大雪而起的灾难;水,是生命之源,但我们谁也不愿再看到1998年那场洪涝灾害;火,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没有火,很难想像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我们谁也不愿再看到一场场大火吞噬成百上千的生命……感情,是美好的,但感情的泛滥往往也是灾难!任何东西,不足和过了头,都不是好事。

结题总结:与其他所有事情一样,孩子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都不能改变孩子要成长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学习与异性相处是青春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出现问题也是他们成长中必然经历的过程,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的。惟一的办法是与孩子一起去接受新鲜事物,去看、去理解、去接受现实。当然,我们仍然可以表达我们作为家长的意见,但同时我们更要与孩子一起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因为爱不仅需要传授,更需要影响、点拨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高中生恋爱的心理动机分析与教育疏导》 杨永龙

2.陈慧瑜; 家长对高中生异性交往的态度和做法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04

3.何流芳.中学生性知识水平和交友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1997,19(1):34.

4.陈晶琦 孔艳秋.中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5. 教育早恋子女的艺术  顾晓鸣  (中华家庭教育网)

6.《面对儿子的早恋,家长应该怎么说?》 王慧辉(中华家庭教育网)

7.《“早恋”,聪明学生的游戏 》  黄宏明  (家庭教育网)

8.《对“中学生恋爱”的思考》  徐霞   (中国家长教育网)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