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最有“童趣”的压岁钱:一分钱看一本小人书

14年前 [02-23 14:18 周二]
2010年02月20日 14:54 来源:燕赵晚报 

  最“童趣”:一分钱看一本小人书

  “过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拿着压岁钱买好吃的糖果、零食还有好玩的鞭炮。”网友“007”说到拿着压岁钱快乐“消费”的童年趣事。70后网友“土豆”回应说,四五岁时收到的压岁钱也就是一元钱。孩子们就会去买爆竹,最爱吃的是小贩叫卖的麦芽糖。压岁钱还能“文化投资”——租小人书,一分钱看一本。

  80后:开始发钱了

  随着80后集体进入“奔三”时代,今年派发压岁钱的主力也变成了这些“年轻的长辈”。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红包也是越来越厚,一方面让这些80后觉得“不堪重负”,一方面也让他们恍然间有些“角色错位”:“觉得自己还没长大呢,就从收钱的变成发钱的了。”

  “我今年都30了,谁还给我压岁钱啊,就是给,我也不能要啊。”吕先生说。据了解随着压岁钱的行情水涨船高,红包也是越来越厚,一位网友总结称“80后当年收压岁钱都是2位数,现在给出的都是三位数,走亲访友一圈下来,简直是‘大出血’。”

  80后从“收钱的变成给钱的了”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在发展论坛上,网友“良子”表示:80后过年发压岁钱标志着我们老了。不再青春年少,不再无忧无虑,已然走在了“奔三”的路上了。家庭的责任、生活的烦恼、工作的艰辛,一齐压来。不过网友“晚霞落尽”表示:不是80后老了,而是考虑以后的生活了,现在再也不是孩子了,现在是父母的支柱,是孩子心中的榜样了,因此一种责任感也来了。而网友“真功夫”则表示:如果你是80后,就把你发出的第一个红包献给父母吧,从中你肯定能体会到长辈们的艰辛与不易。

  90后大学生:懂得用心花钱

  二十啷当的大学生们可不再坐等收红包、藏红包,而是拿红包作“种子”,小钱生大钱。更牛者,化被动拿红包为主动给红包。坊间,已经有几个生动的版本——

  600元赚到6000元

  “我在南京,贼忙。晚点再回你电话。”今年春节期间,记者给浙江理工大学大三学生张佳丽的每次通话,得到的都是这样的回复。自从去年春节起,连着两年假期,张佳丽都离开嘉兴的家往南京跑——不是去旅游,而是去摆地摊做花灯生意!

  问起今年的收成,张佳丽在电话那头没忍住就笑了出来:“嘿嘿,600元的本,年前就已经赚了差不多6000元。”

  给爸妈包了个红包

  康康今年大四,从大二开始,就开始用压岁钱小成本炒股,并且过上了“小康生活”。“自己赚钱了,也不好意思拿爸妈的辛苦钱了。”从那时候开始,康康就断了“奶”,每年春节拒绝大人的这点“意思”。

  今年康康更是做大了,在股市摸爬滚打一年下来,加上做各种兼职,除了自己吃用之外,还结余下了5000多元。年前,他又顺利落实了毕业后的工作,所以今年过年一回家,这个大孝子首先就给爸妈每人包了2000元的红包。

  给小辈包点心意

  小胡同学身处一个庞大的家族,今年仅20岁的她,已经排到了姨婆的辈分,年纪最大的外甥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这不,过年一进老家的门,就有个小家伙朝着小胡“阿婆,阿婆”地喊上了。还只是个大一学生的她,也忍不住拿出了自己省吃俭用、准备“淘宝”的200元钱,包了个红包给小家伙。

  “钱是小事,我也还在拿长辈的压岁钱呢。只是我这么大的辈分,给小辈个红包表表心意也是应该,过年大家图个开心。”小胡的话道出了很多大学生对压岁钱的新理解。

  本报综合

  //相关链接

  压岁钱的由来

  为什么孩子会得到压岁钱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肖庆兰搜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