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新加坡华人女子的传奇人生:三次从零开始(组图)

14年前 [02-11 13:24 周四]
2010年01月19日 09: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车祸前两个月,张凯妮抱着两个月大的小女儿拍全家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月19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把自己从故乡连根拔起,转移到全新的土壤去生长,是件艰难的事;没有什么英文基础,却在三年内考获O水准和A水准两张文凭,重重困难可以想象;而在刚刚有所稳定之时,却又遇车祸以致全身瘫痪。人生三次从零开始,一个瘦弱女子是如何应对的?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新加坡华人残疾画家张凯妮的身上。

  零1 放弃家乡工作 来新学美容化妆

  从15年前来新加坡谋求发展,惊觉自己几乎等于零的英文水平被人漠视,到咬紧牙关在三年内考获O水准和A水准两张本地受承认的文凭,再到车祸后重拾荒废的画笔,人生三次从零开始,这条路踏踏实实满都是张凯妮的脚印。

  35岁的她生得一张瓜子脸,身材也很苗条,是个标准的美女。职业高中毕业后,在家乡青岛当酒店前台,在90年代初的中国是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可是她想要更好的未来,于是在1994年决定来新加坡学美容化妆。

  张凯妮说,那个时候中国来的新移民还相对少,加上自己的英文不行,所以刚开始觉得很有挫败感。

  比如,到邮局寄信时,排到跟前,异族的工作人员说不会讲华语,叫她重新去排另一个柜台,她也觉得同学不大理她,然后有无数次的迷路经验,总是在商场里打转找不到出口。

  她说:“可能也是心理作用,总觉得一开口,人家就不大瞧得起我,如果是说英语,人家可能还会觉得我是台湾来的。”

  遇到来自香港的真命天子

  很幸运的是,她来新不久,就在朋友的聚会上遇到了真命天子,也就是现在的丈夫汤志伟(48岁)。他1985年就从香港来新当工程师,可说是“老一辈”的新移民。

  汤志伟说,他对妻子一见钟情,虽然他来自殖民地时代的香港,张凯妮又是大陆人,但因为他是贫寒出身,父亲是普通工人,在香港也算底层,所以“没有资格看不起别人。”

  张凯妮做了两三年化妆师后,觉得自己应该找份更稳定的工作,而且,自尊心很强的她,也希望自己能跟丈夫和他身边的朋友那样,说流利的英语;既然她的酒店管理文凭不受承认,她干脆去考本地受认可的文凭——O水准和A水准水平。

  零2 三年内考获O水准和A水准文凭

  张凯妮做这样的决定不容易,毕竟当时她已经20多岁,而且有了家庭。

  不过她说,自己的性格就是如此,一旦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她在教育部的安排下,在1997年开始修读O水准的五门科目,白天她教补习,晚上有时去夜校上课,多数时间自己温习。

  强迫自己每两三天写一篇作文

  当然,英文对她来说困难最大。她还记得,自己刚开始上课时,夜校的老师摇摇头,说她这样的水准,怎么考O水准英文?

  她说:“我还记得,短短一篇理解问答,200多个字我读了两个小时,急得想哭。”

  在这样的压力下,她开始用笨办法学英文。比如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前先背15个生词,订阅《海峡时报》,专门找有英文字幕的西片来看,把“快译通”(电子词典)用到脱色……

  她也强迫自己每两三天写一篇作文,不管是谁,包括邻居,只要对方会英文,就请他们帮她看作文,八个月内写了100多篇。

  她的先生汤志伟在一旁作证:“她真的很用功,我晚上下班很累了,她还叫我帮她改作文。”

  结果,八个月下来,她的O水准英文考了个C,华文得优,数学A2,商科B4,美术则是B3。

    在家人的支持下,张凯妮现在作画已经很纯熟了;汤志伟却说,没有老婆支持,他和女儿都活不下去。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产前参加会考

  她又再花了两年念A水准,连一些本地学生都喊怕的“理解与写作”(General Paper)也考到C,华文仍旧是优,数学A2。

  对于完全没有在主流学校受教育的她,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考到这样的成绩,应该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不过,张凯妮并不满意。

  “我的准备不够,白天要教补习,那时大着肚子,距离考试还有两个星期就要生第一胎了,否则还会更好。”

  访问中,她不断提到,自己要做就做,不会放弃,不是个“青采”(闽南话,指随便、没有原则)的人。

  顺利报考国立教育学院

  有了这里“通用”的文凭,张凯妮很顺利报考上国立教育学院,先是在小学实习一年,再去念两年的教育文凭。

  在教育学院的时候,她的成绩也很优秀,她当年的老师、退休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王永炳博士也告诉记者,对她的印象就是勤奋和聪明。

  2003年12月,张凯妮的大女儿3岁(现在9岁),小女儿四个月大(现在6岁),她还有一个学期就毕业,可以正式开始教书。用张凯妮的话说,自己来新加坡这么多年,终于觉得一切开始有了头绪,不那么茫然,有理想,有亲人,有朋友,感觉自己站在“top of the world”。

  如果说,故事到了这里,已经接近“圆满大结局”的话,对张凯妮来说,之前的一切才只是铺陈,真正的考验还没开始。

  零3 车祸后用嘴执画笔

  六年前,丈夫驾车载她出门时,为了驱赶一只飞进车窗的飞蛾,车子失控撞向灯柱后侧翻,把她压在下面,脊椎第四五节神经断裂,从颈项以下瘫痪,也就是说,只有头可以动,头脑也清醒。

  突然之间,吃饭、穿衣、写字、大小便、翻身,之前所有理所当然的事情,全从她身上剥夺。她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又到社区医院做了四个月的复健。

  张凯妮曾经学过用细棒控制键盘,也躺在病床上苦恼过一段时间,真正开始振作起来,是在四年前。她小时候到少年宫学过画,开始用嘴作画,仿佛找到了纾发自己的缺口,慢慢建立起信心。

  她每天花至少三个小时坐在床上,把画架放靠近脸。刚开始时嘴巴使不上劲,含着的笔会颤抖,把笔削太短,贴得太近又会变“斗鸡眼”,作画的面积也有限,含久了牙床酸痛,吃不下东西。

  她用的是亚克力(acrylic)水彩作画,这比油画快干,味道不重,适合近距离作画。她喜欢色彩明快的风景,画风偏向写实,而且线条细腻,不说很难想象那不是手拿笔画的。

  获国际口足画家协会奖学金

  四年来,张凯妮已经创作了100多幅,甚至拿到国际口足画家协会的奖学金,连续三年每个月资助她一笔作画费。接下来,她希望开始画油画,并在技巧上进一步加强,她的梦想是能找到赞助商,帮她开画展。

  漂亮的张凯妮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如果要出门,她会打扮,穿上得体的衣服,戴上项链,叫女佣帮她化妆。她也自创食谱,叫两个女佣把家里打扫得井井有条。

  去年12月的体障人士协会义演“真情无障爱”,艺人王禄江还特地到张凯妮家里拜访,向她学用嘴作画。当晚演出时,她也亲自到幕后指导。

张凯妮坚强地面对未来,家庭的幸福不因车祸而减少。

  丈夫在香港移民风中来新工作

  张凯妮和丈夫都是新移民,两人在异乡打拼,虽然遇到不少挫折,但还是觉得新加坡好,因为这里安全,不复杂,什么都讲规矩。

  汤志伟在香港大学念工程系,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确定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香港刮起移民风,那年他刚好毕业,很多同学跑来新加坡找工作。

  他说,自己原本并不打算移民,乖乖地到港府工作“回馈”政府,不过,同学们纷纷劝他来新加坡发展,他想想就接受了挑战。他1985年来新,加入建屋局当机电工程师,三年多后转向私人工程公司,现在是一家国际大型顾问公司的执行董事。

  骨子里还是香港人

  汤志伟说,自己当年很土,连飞机都没坐过,来新加坡时,这里的一切也很简单,人口少,乌节路上连义安城都还没建。

  他说,自己虽然是个香港人,但并不喜欢花花绿绿的生活,放工了只想回家,所以新加坡很适合他。

  “香港以华人为主,其他种族要迁就华人,新加坡不同,所以我有朋友不适应这里,去了别的地方。我从小生长在朴素的环境,现在能跟大人物坐在一起开会,但小人物我也能沟通,下属骂我我也听得懂。”

  他强调,自己骨子里还是个香港人,走路很快,遇到问题会先自己解决,不会先想到政府,但也很欣赏新加坡的制度,因为“这里随时可以见到自己的MP(议员)”。

  两人的女儿先后都进入莱佛士女子小学念书,张凯妮负责为孩子补习华文,他们觉得这里的环境适合孩子成长。

  这里的制度有时太死板

  车祸发生后,汤志伟忙进忙出,虽然在这里无亲无故,但也遇到不少好心人,比如六年来每个星期都来探望的教友;在拥挤的商场一路为他们“开路”,把他们送到停车场的保安,以及公司的同事老板。

  他也谈到一些缺憾,有时觉得这里的制度太过死板,比如太太车祸后得坐轮椅,需要把双层公寓式组屋卖掉,或者是太太住院时,要安排他的小姑来探访时,由于相关部门的官员只按规矩办事,让他碰了不少壁。

  说到这里时,自认很好强的张凯妮开始跟老公争辩起来,“我就喜欢有规矩的地方,有规矩才不会有人去break the rules(破坏规矩)。” (杨萌)

http://www.chinanews.com.cn/hr/news/2010/01-19/2079145.shtml

  搜集:陈应俊 整理:肖庆兰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