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上海 一教师复原诸葛亮“木牛流马”似变形金刚(图)

14年前 [01-18 07:55 周一]
2010年01月15日 13:54 来源:新闻晚报
 

  机械专家称其为目前最接近原物的作品 有望在世博会展览馆展出

  □晚报记者 郭宇 摄影报道

 

  2009年12月26日,上海。

  有一句话让曹励华泪流满面——“很荣幸,我能认识你。 ”

  说话者是中国机械行业协会泰斗级人物,郭可谦,86岁,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机械史》编纂者。曹励华,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东方绿舟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老师。他复原了1700多年前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郭可谦教授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程度接近诸葛亮“木牛流马”的作品,所以可用“复原”字样。部分业内人士甚至称,其作品可以为“木牛流马”的复原工作画上句号。据了解,该“木牛流马”将在世博会展览馆展出。

  “木牛流马”是两件运输工具

  国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多依据《三国演义》的记载。

  《三国演义》第102回,诸葛亮与司马懿对阵川山山区。为解决军粮问题,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司马懿获悉后大喜,派兵截获该器具,并效仿大批量生产,用以运粮。殊不知,诸葛亮在制造中暗藏机关,趁魏军使用“木牛流马”运粮时,突袭并按下机关,致“木牛流马”全被固定,最终魏军大败。

  这其中,“木牛流马”作为一个独立词汇出现,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件运输工具。不过,曹励华事先声明,其实“木牛流马”是两件运输工具。

  打开旅行包,两件木质器具展现在眼前,外形像牛和马,分别为木牛、流马,其中在木牛侧面刻有“蜀”“汉”以及年代字样。 “这只是模型,完全可以按比例放大。 ”曹励华说,木牛模型长50厘米,宽18厘米,高25厘米;流马模型长32厘米,宽22厘米,高16厘米。曹励华说,木牛运输需四人;而流马一人即可。

  从个头上看,木牛较大于流马,据介绍,木牛是重载慢行、具备轮步行功能的陆上运输工具;流马是轻载快行、具备水陆联运功能的两栖运输工具。根据文献记载,木牛可载600斤,可解决一个士兵一年军粮;而流马的载重量约有200斤。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然而,诸葛亮却利用这两件工具,一举解决了军粮运输的难题。

  木牛颇似变形金刚

  记者注意到,木牛似牛形,有头、双角、四条腿和尾巴,牛身为长方体,中空,牛尾两侧设有两个木柄,即“辕”。四条牛腿上均有轮子,而在牛身中间部位,有一个悬空的轮子。在外围处,一条绳子从牛鼻处一直延伸至牛尾,即缰绳。

  曹励华介绍,牛身所置空箱即为装粮所用。运输时,前后各两人,利用辕和缰绳,可以前行后退或者转弯。根据曹励华展示,在平坦道路上前行时,可使用四条腿上的轮子推行,很轻松;如遇稍有坡度的道路,前两人牵扯,后两人可按下辕,慢慢迈行;而在转弯时,利用缰绳,降下中间悬空的轮子,形成独轮车样式,可使木牛轻松转向。独轮或出或隐,颇似变形金刚。

  不过,木牛动作缓慢,据史书记载,木牛军队日行20华里,不过,曹励华认为,步法多样的特征使它完全具备了在栈道上通行的应有功能。

  当然,流马也恰如马形,两侧各有一个木箱,同样有辕,不过,流马的设计并没有腿,而是四个车轮,在中间部位,有个三脚杠。流马可在40度角的山路上,或上行或下行,此时,按下马尾巴,立起三脚杠,起到制动效果。曹励华介绍,两个箱子为载粮所用,不过装粮时,不可装满,可确保遇到河道时,利用水的浮力,将流马浮起,顺利使粮草通过河道。

  为了证实“木牛流马”的效能,记者利用木块设置障碍,木牛和流马都能轻松越过。

  作品较接近诸葛亮的实物

  2009年12月26日,曹励华作品鉴定会在上海举行,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专业学会机构学专业委员会组成的联合专家鉴定组审核了曹励华的《“作木牛流马法”文献及“木牛流马”结构解密文件集》,观看了他自制的“木牛流马”实物模型演示,认为曹励华的 “木牛流马”与历史文献记载最为相近,体现了象形仿生原理,其作品基本实现了历史文献记载的相关功能和外形艺术处理。

  机械专家郭可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近百年来,全国各地甚至美国日本都有不同的人或机构研究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不断有人称对其进行了复原,但在实际上都不够科学严谨。而曹励华的作品让他很惊讶,“以最科学的态度,曹励华复原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虽然诸葛亮所制作的木牛流马无实物流传,但从目前情况看,相对而言,曹励华的作品较为接近诸葛亮的实物。”说这话的同时,他强调了“复原”二字。

     

曹励华复原的“木牛流马”

  郭可谦老师说,曹励华的作品不敢说完全复原,但无论是从主要构架还是形质等方面都传递了古文献记载的“木牛流马”制作方法的精髓。有业内人士认为,曹励华的作品基本上可以为“木牛流马”的复原工作画上句号。

  “感觉与诸葛亮心灵相通”

  “1700多年来,中国有太多的人想还原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都没有成功。现在我却较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也不太相信。 ”在向记者展示时,曹励华很激动,双眼满含泪水,说到动情处,几度落泪。

  曹励华现在是上海东方绿舟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一名老师,今年58岁,其个人经历颇为传奇,复兴中学毕业,在上海师大修体育专业,工作期间自学物理,后改为教授初中物理,原中学被撤后,他于2001年至东方绿舟任教。已从事一辈子教育的曹励华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很感兴趣,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搞研究。曹励华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材问题,而在创造性方面,他觉得诸葛亮就是最好的教材,于是便就“当初诸葛亮究竟做出了什么”展开研究。

  根据文献,诸葛亮最具有实物性质的智慧结晶就是“木牛流马”,但现在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实物印证。 “越探索发现奥妙越深。单就这481个字的古文,我研究了6年。”曹励华说,他边研究边动手制作,但总是问题连连,不够协调,只好重新研究古文,细化到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木牛流马”制作之法的精髓逐渐被他领会,“武侠小说里说,打通任督二脉后,就会成为顶级高手。 ”曹励华说,有时候他研究透一个字时,也有类似的感觉。

  2008年10月1日前,曹励华终于完成制作了第一个木牛。“当时我感觉穿越了时空,与诸葛亮心灵相通,能与古人对话了。 ”年过半百的曹励华说,他领会到了诸葛亮制作 “木牛流马”的精髓。

  曹励华的作品在受到业内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外界一片赞誉。据了解,目前已有世博会场馆向其提起展览事宜,现各项工作还在协商中。

  据了解,相关单位看好其作品的原因是,一方面该作品可向外国人展示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与智慧,另一方面,可作为青少年活动教材,让他们认识中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创造力。

  解密木牛

  木牛体积外形有何依据?

  原文描述:“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后代也有简称“一岁粮”的解释。

  据史学专家研究当初士兵军粮发放标准,结合度量衡换算得出结论,此数折合现代约600斤即300公斤。再根据对汉中历史上农作物耕种的考察结论,采用稻米密度,推测出存放300公斤粮食的应有容积。容积推算完成后,根据一般牛躯体部分长宽高的比例函数关系,寻找一组适合产生上述容积的数据,作为体积长宽高的依据。

  五轮车依据是什么?

  原文描述了“脚”和“足”两种行动部件,一四配置,和数为五。另有“转者为牛足”之语,证明一足司转,四脚司行,数量与功能交待明确。

  由于诸葛亮在“做木牛之法”中充满了仿生的描绘,后人一般不愿意看见木牛有轮子的做法。本设计依据原著完成行动部件的仿生,采用具备步行功能的脚作为形象主体。同时依据对原文中“双者为牛脚”描述的破解确认:在已经描述了行动部件的数量以外,原文再提示“双”的特点,就只能理解为脚是具备“双功能”的,并据此配置了脚的双功能,即“轮行与步行双功能”。当木牛正在使用脚的轮行功能,同时以足轮在行进中承担配合时,就出现了“五轮车”的形象,这是木牛行进中多种可变形象之一。

  操纵系统布置有何依据?

  原文描述:“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轴。牛仰双辕”。

  “细者为牛鞅”提示了采用传统的牛缰绳功能。牛缰绳的功能在于转换牛的方向。“摄者为牛�轴”则进一步提示了所采用的仿生技术:通过牛�轴这个关键节点实施控制。缰绳在与牛�轴连接以后经过内部走向安排,最后系在负责执行转向的一足上,实现控制。

  “牛仰双辕”则以一个“仰”字(取“仰仗”意)概括控制前进与制动、改变前进方式的所有功能全部集中于“双辕”的设计成果。使用时双手握住,上下摆动以驱车前行。双操纵杆也是选择前进方式的“换挡器”:双杆下压至极限,是全轮式;双杆上下同摆,是牛奔式;左右交替摆动,是步行;迅速上提是制动等等。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